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胃胀不适,一个动作两个穴位来缓解

2023-09-20 16:32 作者:脾胃老中医赵国秀  | 我要投稿

我在门诊经常接诊的胃胀患者中有一位王女士,42岁,她告诉我说:“长期胃胀,餐后加重,伴频繁嗳气,导致食量减少、消瘦。” 其实像王女士这样平时胃胀、嗳气频繁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这种病症发作时,让人难受,却又不至于去医院急诊,所以不少人经常忍一忍、挨一挨就过去了,而不到医院就医。 中医如何看待胃胀胃胀在中医学称为“痞满”或“胃痞”。“痞”就是痞塞不通、堵塞的意思,“满”有胀满不适的意思。胃痞的特点是脘腹满闷不舒,但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常常还伴有嗳气、食量减少等表现。 中医认为,产生胃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粗硬,或偏食肥甘厚味,或嗜浓茶、烈酒及辛辣过烫饮食,损伤脾胃,胃肠动力不足,以致食谷不化,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 2、素体脾胃虚弱体质属于脾胃虚弱的人,会因为脾气不足,无力推动气的运行,造成脾胃气机不畅,导致胃胀的发生。 3、情志失调多思容易气结,暴怒容易气逆,悲伤忧愁容易气郁,这些都会造成脾胃气机紊乱,导致胃胀。 4、痰湿阻滞不少人喜欢食用寒凉、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这类食物进入人体后会使脾胃的负担加重,致使运化能力失常,湿气就不能得到化解,会变生痰湿。痰湿阻碍脾胃的气机,就会导致胃脘、小腹胀满。  一个动作、两个穴位缓解胃胀引起胃胀的原因很多,首先要明确病因。建议先做一个胃镜、腹部超声检查,排除是否有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等。如果是这些疾病,就需要接受医学治疗。如果胃镜没有发现问题,特别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些患者首先需要从饮食方面开始调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汤类等。不要暴饮暴食,每餐只吃七分饱,不喝汽水等产气的饮料。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不要嚼口香糖。适当地运动,如慢跑、快走等,都有助于胃排空,还可以进行饮食调理和穴位外治法。 1 穴位外治法 (1)按摩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除了强壮身体、调节机体免疫力外,还可以调节脾胃。此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10厘米,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要缓解胃胀,按揉此穴的同时,向上方使劲,效果会更好。 (2)按摩太白穴如果平时刚吃一点饭就觉得胃胀,甚至不断打嗝,有呕吐感,可以多按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它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2 调理脾胃须单举单举,是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一个动作,对调理脾胃很有帮助。(1)预备姿势:身体直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脚尖向前,眼平视前方。 (2)动作: ① 左手翻掌上举,五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头向后仰,眼看左指尖,同时吸气。 ② 复原呼气。 ③ 右手翻掌上举,五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头向后仰,眼看右指尖,同时吸气。 ④ 复原呼气。如此反复6~8遍,运动时,注意配合呼吸均匀。 小贴士;这一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肢体伸展宜柔宜缓。两手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地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增强了消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述脏器疾病有防治作用。熟练后亦可配合呼吸,上举吸气,下按呼气。

胃胀不适,一个动作两个穴位来缓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