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为什么是肝病?医生提醒:警惕自免肝
杨女士今年39岁,当来医院找到医生的时候,明明是大热天,她却穿着长袖。医生询问他的情况,她欲言又止,面色窘迫地说:“医生,我的皮肤痒了一年多了,在皮肤科看了一年,时好时坏,最近又痒的厉害,有时候晚上痒起来都睡不着,一抓手臂上都是抓痕。昨天在皮肤科一查,说是肝病,让我赶紧挂个号来这里看,还说可能要住院,到底有什么问题啊?”

在医生的询问之下,杨女士表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体检了,除了经常性皮肤发痒,并没有其他症状,只是会感到疲劳,但她总以为是工作太忙,没睡好的缘故。
杨女士的血常规提示正常,生化检查肝功能有异常,胆红素高于正常水平三倍,谷丙转氨酶ALT有轻度增高,碱性磷酸酶ALP增高很明显,有400U╱L多,结合检查结果与患者情况,医生怀疑为自免肝。
进一步检查,果然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正是杨女士皮肤瘙痒的原因。所幸自免肝并不是不能治的,费雁主任根据杨女士的情况辩证后,采用三源免疫平肝汤配伍组方,从源头入手祛邪扶正,调节免疫平衡,清除杨女士体内的垃圾毒素和堆积的胆红素,从而解决自身免疫性肝炎终身服药的问题。

PBC有什么危害?
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胆管炎,可逐渐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和慢性肝功能衰竭。但如果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患者可以和其他健康人无异。

哪些人容易患PBC?
PBC并不罕见,但还没有引起医生和患者的足够重视。数据显示,PBC发病年龄在20~90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主要发生在40~60的中年女性。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万人被诊断为PBC,40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为1/1000。

PBC有哪些症状?
PBC早期患者,大多数无明显不适症状,主要通过体检发现。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出现乏力、皮肤瘙痒等症状。如进展至肝硬化阶段,可出现黄疸、腹水、下肢浮肿、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总而言之,自免肝是极为隐匿性的“肝脏杀手”,因此一定要注意早期筛查,应早发现、早诊断,预防肝硬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