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1914的奇妙历险
好嘞,上期说了德子对法国跟英国的“一战版闪电战”,现在说回战争开始的塞尔维亚战场和东线南部战场。
塞尔维亚拥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西边有奥匈虎视眈眈,东边是贼心未死的保加利亚,东北是跟同盟国走的近的罗马尼亚,南边是中立的希腊,西南是国小力微的黑山跟阿尔巴尼亚,更别提首都贝尔格莱德在最前线。难怪当时美国一个大企业家说“塞尔维亚首相恨不得去跳伏尔加河”(注:伏尔加河说的是俄罗斯境内的,他想说的估计是多瑙河吧……)。
因此,奥匈帝国对它是百般看不上。本来,奥匈帝国拥有三个计划——对塞尔维亚作战的B计划(Balkan或者Belgrade)同时对塞尔维亚和沙俄作战的B&R计划(Russia),和同时对赛俄意开战的B&R&I(Italy)计划。9个军被分配与沙俄作战,三个军准备进攻塞尔维亚,而3个军留作预备队。这就犯下了第一个错误(德国人不建议他们留超过一个军的预备队,他们正确地指出意大利当时没这个胆子或者脑子)。、
第二个错误就是铁路网分配不规律。德国施理芬计划严重依赖铁路线。理论上,为了运输方便,应该先让距离沙俄远的4个军上火车,近些的可以急行军,结果奥匈帝国反其道而行,导致后面的军队没有火车,运不上去……这个我们稍后再说。
先说回塞尔维亚战场。奥匈帝国策划了一个三路并进的策略——先在塞尔维亚西北跟北部压制塞尔维亚,再在西南部发动青春版黄色方案包围整个塞尔维亚军队。只不过进攻时,出现了一些小变动——由于加利西亚方向实在顶不住了,6万步兵和一半的骑兵(原定准备展开奇袭)被拉去跟俄军磕一下。关键是,在这之前奥匈帝国做过无数次军事演习,全是塞尔维亚获胜……(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鼓励,但是你们不觉得你们菜的有些过分了嘛)。
多瑙河北岸的领土塞尔维亚本来就没想着守,于是迅速撤退,但是在8月12——8月25号间,3500-4000名塞尔维亚平民死亡。非常离谱,一个自称天主教堡垒的国家居然对平民下手。甚至2584名奥匈塞族还被囚禁在匈牙利。奥匈帝国的军官如此宣传——塞尔维亚的军队十分野蛮(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楚),对我们有十足的恨意(你猜猜为什么),士兵不穿军装(塞尔维亚没签过公约啊),甚至民众也对我们不友好,我们只不过侵犯了他们的国土,带走了他们的姐妹并且杀死了他们的兄弟而已啊,至于吗?塞尔维亚会阉割战俘,取出内脏下酒,挖去眼睛当战利品(纯属扯淡)
奥匈帝国的残忍行经招致了塞尔维亚人的怒火,本来打算暂避锋芒的塞尔维亚军队发动全面反攻(可能也在奥匈帝国的考量里面吧,想让他们主动送死)。8月24日,奥匈帝国损失2.8万人,撤出塞尔维亚的每一寸领土,对方损失约1.6万人……事已至耻,本来想下来摘桃子的保加利亚跟罗马尼亚表示“您谁啊我不认识您”,吹着口哨冷眼旁观。可以说,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是真的丢脸丢出地平线。
东线的另外一个战场在加利西亚
在这个战场,120万奥匈帝国军队跟2000门火炮对阵约160万俄军。加利西亚东部的罗塞尼亚(现在乌克兰西部各州,代表为利沃夫)更亲俄,沙俄的“大斯拉夫联邦”的宣传对象主要就是他们,就像德国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其实更亲法。正因如此,战前本来还比较忠诚的罗塞尼亚人跟塞族人一样受到了最多的排挤,基本上优待是根本没有、权利是不如猪狗、打仗要冲锋在前,队友就完全靠吼。在这种款待下,罗塞尼亚人被迫彻底亲俄……
奥匈帝国的进攻一塌糊涂。首先是骑兵的使用,因为东线地区宽广,士兵初期很少挖战壕,骑兵不像西线一样容易被打成骨肉相连,按理说挺好用的吧。但是,奥匈帝国忽略了一个常识,他们没有意识到,骑兵是需要🐴的。他们配的鞍子对马来说非常不友好,短短3周就有一半的马不能作战了。而本来俘虏了两万人的科马鲁夫大捷,却把他们本就长的战线拉地更长了。值得注意的是,奥匈帝国对本国罗塞尼亚人就像对待塞族人一样,而实际上他们所谓的沙俄创建的“罗塞尼亚兵团”就是把自己的“波兰兵团”计划套了个皮,据说本来是地方官骗经费用的……该说是东欧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嘛。8月23日奥军第一,第四集团军重创俄军第4,第五集团军,迫使他们后撤。而五天前,负责掩护他们侧翼的奥匈第三集团军遭到俄第3,第8集团军围攻,被打的落花流水。而在塞尔维亚被反复爱抚的第二加强集团军加入战场,又被布鲁西洛夫(记住这个名字)将军带领的第八集团军爆锤,正在包围俄第五集团军的奥第四集团军仓促后撤,但正所谓宜将剩勇追落水狗,刚刚逃出生天的第五集团军也发起反攻,奥军全线溃退。9月4日,奥匈再次全线溃退,逃过天险科尔巴阡山脉,在那里建立最后一道防御阵线(能把入侵打成卫国战争的鼻祖就是您吧)。俄军围住普热桑梅尔要塞,朝着克拉科夫(波兰克拉科夫州)挺近。
俄军的哥萨克人厌恶犹太人,而俄军占住的地区又有很多犹太人定居点,最惨烈的一次大屠杀大概死掉47人。我本人不是缺乏对犹太人的同情,但是我很好奇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杀的4000人怎么算。而俄军抢劫犹太人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拉上当地的罗塞尼亚跟波兰人一起零元购,这也算一种“民族团结”吧。俄军距离克拉科夫只有12公里·,同时已经开始围攻科尔巴阡山脉中的要塞,奥匈帝国危在旦夕。
总结就是,奥匈帝国是真不怎么样,不过沙俄,奥匈都不是啥好鸟,这俩玩意就是榴莲跟鲱鱼罐头,一个比一个难闻。沙俄错失了围歼更多奥匈帝国军队的机会,导致后期反攻时他们打的很差,而奥匈帝国不用多说,单说这玩意能被孤立无援的塞尔维亚反推,也算是奇耻大辱了。沙俄损失23万人,而奥匈帝国损失约40万,加上很多精锐军官死在进攻中,后期奥匈帝国层次不齐的军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说了这么久,德子呢?两线作战的他又将如何应对咄咄逼人的沙俄呢?沙俄又有什么整合斯拉夫人的计划呢?奥匈能不能收复故土呢?且等着看下期——《东线1914之帝国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