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婚姻状况对我们的影响
这几天因为是国庆假期,好些朋友有了时间也都回家了。就跟我吐苦水,说自己爸妈还是吵架,不管是买菜还是房屋里的东西布置,没说两句就开吵。他感觉自己跟姐姐到现在都没结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自己父母的影响。
他说天天就看着两个不合适的人在一起生活,对婚姻没有任何期待。不是说沟通的问题,是根本没有沟通,脾气都不好,没说两句就还是吵,然后就是不依不饶,感觉就是两个人在用语言相互残杀,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开住。
他跟妈妈、姐姐一起吃饭还能说说家长里短,跟爸爸没什么沟通。他担心妈妈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固执,爸爸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偏执。
我想想这些年母亲跟叔父的关系,或许是因为母亲脾气比较好吧,尽管叔父脾气有时候很暴躁,答应了的事情没做,母亲回来问一遍,不吭声,再问就暴起吼一句——你看你那熊事儿事儿。
感觉弟弟以前的暴脾气是受叔父的影响来的,现在好多了。叔父曾经因为家境不好,心里难受常说别人家短,进两年话少了,没事儿就坐在那里刷视频,然后跟他的发小们出去钓鱼,我回家这大半个月跟他说话有时候也不回,早上给他开水冲鸡蛋,刚回来还问他,也不吭声。现在我都直接不问了,冲好了放那里,他喝就喝,不喝放着。然后基本就是中午之后他就出去钓鱼了,晚上七八点钟回来。
再想想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基本到最后都是她一说话都觉得自己对,我说也不是,劝也不听,我只好闭嘴,最后没办法,只能离开。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爱你的人做的多说的少,骗你的人说的多做的少。
一旦两个人关系稳定,步入婚姻,大多数男人心里家这个概念是很强烈的,就是家庭责任感,他可能就不再浪漫,外面打拼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看孩子,结果女方来一句你看谁谁谁家老公……
也可以反过来,女人贤良淑德,上孝下慈还有自己的事业,结果回到家男方来一句你看谁谁谁家婆娘……
就这么时间长了,甚至会有对立的思想。一见面,一想到对方,不管ta说的对错,自己先对立起来,ta就是错的!
说到底,就是不知足引起的。尤其是现在一些三观不正的偶像剧也好,公众号也罢,拿所谓的“女拳”主义去“熏陶”受众,加剧了我们现在夫妻关系紧张的这么一个局面,也是导致当今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的一个原因。
要说怎么解决?
唯有沟通。两个人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把话说开了,都设身处地的去看待问题。
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面这一行字很难做到。作为晚辈,我们几乎不能帮着长辈们解决他们的问题,毕竟我们跟长辈之间的沟通还有问题。
《易经》中第32卦恒卦就是讲如何维护夫妻关系的卦象。(第31卦咸卦是恋爱择偶的卦象,有人遇到问题找我吐苦水我都会推荐他们去看,当然他们看不看,是他们的事儿了。)
致恒之道,很难。恒心难得,何况生活之中各种琐事,妯娌关系……我想起来广告词里的——恒久远,实话实说绝对的恒久是不可能的,人本身就是在时刻变化的,心态、爱好还有其它种种都在不停的变化,这个恒,是相对的。
婚后两个人要保持这一份相对的恒,就要跟随着变化而变化。既然成家就要有一个恒久的打算,首先就不能动不动就来一句——不过了,离婚吧。有了这么一个不好的心态,就像种下一颗悲剧的种子。
两个人相处久了,都没有变化也会相互厌倦的。我自己的例子,我给前女友做了五六年的早中晚饭,突然有一天她就跟我说——我吃腻了,我不愿意了。一旦有了厌倦,就不会长久,更何况父母相处了几十年。
婚后生活的调剂是什么?
是两个人随时合理的变化变通,要持经达变,在该坚持的坚持之下去变通,还得是真诚,心神安定的去变通,这个是很困难的。一方面男女双方都要守贞,另一方面又要随遇而安,同甘共苦。再看现在媒体报道也好,短视频也罢,报出来的事情,不是男人理直气壮的保养小三,就是女人趾高气昂的劈腿出轨……回头再看一眼朋友家的状况,只是吵架没有离婚没有这些乱七八糟,我反而感觉还好。他们家里父母能沟通了,也是蛮幸福的。
人跟人往往只能同甘不能共苦,但只有共苦过的才是真情。这句话我深有体会,经验之谈。两个人一辈子的关系是在相互扶持的这么一个状况下奠定的,基于物质或者名利的相处,非常难长久。
还有就是在决定跟对方结婚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下对方的父母,你要娶妻,最好多了解一下未婚妻母亲的脾气性格,因为你的妻子往往会变成她的样子。反过来你要嫁汉,就要多了解一下未婚夫父亲的脾气秉性,因为他往往会变成那个样子。
父母之间抱怨的原因,主要是大家都工作,在外面已经很辛苦,回到家里身体很累,心里也烦,于是最亲近的人成了吐苦水的泔水桶。父吐母也吐,闹翻了,久而久之就觉得对方不关心自己。忘了初心,忘了让两个人在一起的那个始,那个因。
现代大多数人都看中果,其实更重要的是那个因。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社会太注重物质,疏忽了精神文明的构建,没有一个去培养大众心学,或者说让大家去修心的一个措施或者政策。我常调侃一些人是修外不修内,修图不修心,就这么个理儿。
夫妻之间就这么相处时间久了,最终望而生气,对坐无言,儿女的心理肯定受到影响,那句话怎么说的,日常恐婚。
其实我们在关心父母之间关系的同时,完全可以去从古人智慧的结晶里去汲取知识,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帮助父母改善相处方式,修身齐家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