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思维笔记(认知的形成以及如何扭曲认知)

2023-07-20 17:45 作者:荧惑の  | 我要投稿

学习原因:想要写克苏鲁相关的故事,其中涉及到认知污染的情节。想要对人抗认知污染的能力进行分级,遂进行学习。

 

学前问题:①认知是什么?②认知是如何产生的?③如何扭曲认知?

 

学习开始:

认知:认知是人脑神经元对外界刺激客观存在的反应,而非抽象的虚无缥缈的概念。

认知的产生


①认知是在大量外界刺激下,获取、筛选信息的过程。

例如:认知“人类”。我们通过感官能获取的信息是:人类是体型较大,二足行走,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巴......的生物。

基于此信息,我们对人类就有了一个认知的雏形。

但我们很多时候仅凭借背影就可以确定对方是否为人类。那么在这个认知路径中“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无用信息。我们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认知,是因为“优化”了有关人类的认知路径。

 

②大量的“不同”的信息是认知优化的基础。优化≠简化

例如:1.简化认知路径:我们之所以能通过“双足直立行走”的体态来认知“人类”。是因为对比过大量其他生物的认知路径,得出了“双足直立行走”的特殊体态是人类独有的。

2、深化认知路径:我们可以轻易分辨出亚洲人面部特征,但总是觉得欧洲人长得相似。就是因为反复大量的接受不同“亚洲人”长相的面部信息。

 

③、大量不同的认知构成了世界观,并对新的认知的建立产生影响

 

如何扭曲认知(错误的信息,残缺的信息,片面的信息)

给大脑输入大量单方面的信息,过滤掉用以对比分类的其他信息,会把大脑训练成一个片面的认知模型,从而会错判其他类型的信息。——通过信息过滤,可以灌输认知。

 

 

②错误的信息:我们的大部分的认知都是来自于群体的共识,而非自身实践的产物。在个体对某个概念没有完整的认知时,极其容易偏向于相信群体共识,即使这个共识是荒诞的。——人群的共识会减弱个体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从而灌输认知

 

③残缺信息:以诱导的形式陈述残缺的信息(真实)


思维笔记(认知的形成以及如何扭曲认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