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七天
你应该听说过蝴蝶效应吧。
2019年,一个人在玩微博,当时还是个在听术力口的南北组和鱼葱人,那段时间刚玩上明日方舟。那时,那个人一边苦恼v家日益低下,一边靠着fz女通讯录文学充饥。
那一年算是年底的时候吧,那个人一直关注的鱼葱大佬转发了一首叫“姬雏鸟”的歌的视频预告。这人看了眼后感觉:哇,调得真好,mmd也很不错。
后来的2020年,在fz画师圈出了一堆反h破事、各种“正义”出j的破事、cp党打架的等等破事后,这个人感觉:算了,看无语了。
于是这个听歌党跑去网易云,搜了姬雏鸟这个名字,关注了“HIMEHINA”这个账号,听起来了“琥珀的身体”,然后发现不对劲:好像...是真人哦……
于是看了一下网易云评论,去b站关注了,那天是9月10号。第二天,b站有了她们的新投稿。
一个dd的无心转发,让一个人从此以后开始慢慢变成酒姬民。
带着方舟破事导致的防备心,那个人一开始选择保持距离,即使刚入坑的时候,也无比向往传说中氛围非常好的酒姬民群体。但是还是耐不住对资源和同好的向往,进了群。
进了群,聊了天,认识了人。
甚至一腔热血地把演唱会的轴给打了填了。
那个人感觉自己像在家一样。
但是却也慢慢感觉不对劲。
被男性群友明示暗示要拿对方的红包,还要叫爹妈。那个人联想到了,还没接触的社会人士,即使那只是粉丝群,但也出现了。
看着画师不理起因经过,挑字眼出j。那个人联想到了 方舟那堆破事。
看着日新月异的流行语,和莫名其妙的亲昵又调笑。那个人联想到了微博很常见的粉丝圈。
算了,无所谓。那个人选择无视。虽然对无理取闹的人不客气,对想讨声爹妈的人不理睬,给自己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那个人继续待在群里,和群体渐行渐远,思考着逐渐不被那些群体接受的东西,比如粉丝圈,比如人气,比如被引流,比如那些不磕百合贴贴的酒姬民,比如真正的交流。
直到2021年6月9号的一件事情,对那个人来说很严重的事情,对一些人来说,当然只是娱乐资本的谈资。
你经历过应激反应吗?
顶着应激反应的那个人,把那个家当作是最后能找到些许共鸣的地方,最后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暗示、警告、嘲笑(当然,还被当初不给面子甜甜喊爹妈的人落井下石)。本来只是不敢再看她们视频、不敢开电脑——怕会看到蓝之华电脑桌面、不敢开手机相册、不敢穿hh那件衣服的人,感觉那几天好像真的没了,什么都记不住,一看到有关她们两个人的任何东西都会害怕、胃痛、头晕,只想着怎么逃出这个困境,怎么彻底忘记她们和有关她们的一切人事物。
你经历过应激反应吗?
其实也可以说,那个人在那几天过后,已经不复存在。因为那个人感觉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当时那个人的发现是:原来自己在家里,不被需要,不被反馈,到最后原来不是人类,是皮球,被踢着乐;又像旺财一样,被骂着玩;也像蟑螂一样,被盯着防。
于是那个人浑身发麻地,缺着氧地离去了。
几十个小时后,一个新的人,醒了过来。
单干吧,反正我有好多事情想做,反正我当时每次说想做的时候,总会被嘲讽。
单干吧,反正我想做的事情不会被支持就算了,现在已经在那个地方,我都不是人了,我也没有必要和他们交流。
单干吧。
于是这个自诩是酒姬民,被他人判定为不是粉丝的人,下定决心离开已经融不进去的粉丝圈,感觉到就像丧家犬,却无那份骄傲。
却不曾想因此又遇到了新的朋友们,这个人希望这一次能好好维系,希望能好好交流,希望能感受到,姬雏二人所说的灵魂。
几十个小时过后,这个人踏上前往了2021bml的现场 的路上。
作为学生的人,在机场上遇到了一个去过心灵怒吼现场,去过歌学革命宴现场,行李箱里拉着1stBD、蓝之华CD,准备去上海自家店里轮播的超级酒姬。被他带着和另一个陌生人一起,7.8的下午,航班因天气取消后,直接飞杭州,半夜动车到上海。
作为学生的人,看着已经踏入社会的/还是学生的/当地的酒姬民们,无偿地组织活动,欢迎所有到场的酒姬。彼此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只要是酒姬民,那就拍个照吧,吃块糖吧,来瓶水吧。
你应该过蝴蝶效应吧。
严格来说这也不是蝴蝶效应,只是我硬扯而已。
经历过bml现场的这个人,回到了广东。看着现在的bml群还时不时聚餐,这个人有了不大不小的想法。
想和大家一起看live,想和大家保持线下的联系,想和酒姬民见面。希织歌?
于是这个人决定在b站live公布后的第二天,开始寻找能一起在广州看live的酒姬民。
毕竟有多少酒姬这辈子能去现场呢? 起码,感受一下那种氛围吧,感受那个能让人忘记苦恼,忘记悲伤,完全被自己心爱的两个虚拟歌手触摸心灵的体验吧。
如果可以的话,让大家今后能彼此联系和帮助吧,像姬雏她们一样。
我被一个朋友夸奖说,我是个很难得的酒姬民,浓度又高对不起现在D神椿D得很上头,又在坚持产粮流水账阿西,又会不随波逐流,不断反思自爆式反思。
但其实一直在担忧,我能做什么呢?我害怕我还没学会吉他呢,还没画出东西呢,还没做好各种整活呢,我害怕我(大三狗,打算考研)还没毕业呢,她们就毕业了。
但是现在想明白了,及时行乐吧,已经注定会发生的遗憾,不妨就这样坦然接受吧。
回看那个人在半周年时写的,已经在b站删除的半周年纪念,我莫名有些好奇。
我好奇我今后会因为himehina遇到什么,做了什么。
我这个人啊,还在不断成长,对吧。

你说我要不要把当时的半周年纪念文再放出来呢?

我目睹了很多酒姬(也包括我),因为他人莫名其妙的抱团排挤。
譬如一个“权威人士”就能带动一批人跟着指指点点,一个“主流想法”就能把其他正常但小众的思路认定为“错误”,一个“有钱人”给了一部分人钱之后,那些人对于他公然地骚扰其他群友也觉得习以为常,因为他们自己也被这样骚扰,但不觉得那是骚扰。
这是大部分圈子/粉丝圈的通病,很可惜,酒姬民圈子也有这种问题。而且也和其他圈子一样,大部分人在无视、甚至希望说出问题的人闭嘴(比如我,当然还有其他人,但是不方便说是谁对吧)。
当然了,小画师出j、民间组织自成一派,这些情况,其实起初都是没问题,但是谁都说不准,将来会变成什么状态。人多嘴杂,树大招风人。
几十个人的酒姬民群都能对“知名人士”擦边球的x骚扰习以为常,更别说其他简中酒姬民群了。(x骚扰我不理睬还觉得委屈,那我在知名人士的权威下 ,也只能卡其脱离太了)
引用一位观测者的话“只能说任何圈子刚开始的时候都很纯真。”
那么不妨换个思路,沉默的大多数往往更多,沉默的大多数往往才是,被可见的主流排挤的一方。那么被排挤的人,沉默就可以了。和我一样沉默就可以了。
何必渴望融入一个在自己看来已经畸形的圈子里呢?

我带着一身教训和经验,而现在,我只想回归最初的想法,那便是与人联系,关注现实。
联系、互助。
不需要金钱来往,不需要骚扰性文字,不需要莫名其妙抱团。我们彼此是酒姬民,所以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我们有机会一起做好玩的事情。
回到现实。
包括我在内,被hh拯救过心灵,但是也有人因此沉迷虚拟。进步嘛,这样的酒姬民才给hh长脸是吧,而且努力后让现实生活变得积极,对hh的喜爱才不会是逃避。
我希望我能做好,我也更希望能帮助到那些被主流酒姬民排挤的人。当然,如果能让那些主流圈子里的人能接纳我们,那更好,不过我感觉这是白日梦,毕竟圈子文化就是这样。

hh是很多人的避风港,很多人的家。外面的风雨大了,回来躲躲雨,外面天气晴朗了,就带着家的叮嘱,像hh和工务店jp一样,带着心灵和爱,去面对现实,接受失败,勇敢地迎接每一件好的坏的各种事。
走啊,不要停。但存生命,她们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