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控制措施大全——第三部分:隔离观察篇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爱德华。随着复工的有序进展,相信大多数小伙伴已经回到了工作地。然而,大部分工作地都要求返回的小伙伴们隔离一周,那么该如何正确安全的隔离呢,这便是今天的主题——隔离观察篇。
今天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①没有疫区接触史的人群;②有疫区接触史的人群;③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对于没有疫区接触史的小伙伴,其实没什么多注意的,只需要做好社区报备,以及前两篇中所说的居家清洁消毒、个人防护等措施即可。下面着重讲讲后两种情况:

1. 有疫区接触史的人群
1.1 隔离要求:
1.1.1 尽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区进行登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1.1.2 从离开疾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 天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每天两次自测体温。条件允许时,尽量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1.1.3 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就诊。

1.2 就医要求
1.2.1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1.2.2 如果可以,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1.2.3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1.2.4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2. 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1 房间设置
家中如果有多套房屋,最好单独居住;如果只有一套房屋,则单独房间居住,并有独立卫生设施。如果条件不允许,其他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至少保持1米的距离(例如可以分床睡);最小化密切接触者活动区域,和其他家庭成员尽可能不产生重叠,可能重叠的区域(厨房、浴室等)需要做好通风(保持窗户开启)、消毒。
密切接触者居住房间应该通风良好,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房间内应当使用木质、金属的家具,避免使用布艺、皮质等不易消毒的家具。

2.2 作为密切接触者应该做的事
2.2.1 自觉隔离观察14天,减少外出活动。除有必要请勿和他人密切接触。
2.2.2 每日至少测量体温2次,密切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自身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如: 发热、乏力等)。
2.2.3 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使用纸巾遮掩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用流水与洗手液洗手,并采取手消毒措施。
2.2.4 密切接触者如果出现症,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肉酸痛等,应立即联系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人员。

2.3 外出和探视
密切接触者应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原则上不得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N95),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2.4 个人防护
家属应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看护人员与密切接触者共处一室时应该戴好口罩,口罩需要紧贴面部,且佩戴过程中禁止触碰、调整。
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时,必须立刻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洁。与密切接触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密接接触者居住空间后,需清洁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清洁双手。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洁。若双手比较脏,则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防止意外吞食用或引发火灾)。

2.5 物品准备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房间内应当准备:水银温度计、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快速手消毒剂、84消毒液等消毒剂、带有盖的的垃圾桶。
2.6 清洁和消毒。
参照清洁消毒篇,并适当增加频次。

下集预告:以上便是隔离观察篇的内容。那么到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的特别篇,已经全部更新完了,从下一篇开始,继续恢复甲状腺疾病的知识科普(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和厚爱。
本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特别篇,我是前甲状腺外科医生,知乎APP(ID:甲状腺医生爱德华)以及微信公众号(ID:健康知识工坊),将于每周三准时发布和甲状腺相关的各类科普知识、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式等。
此外,每周日将于知乎视频、微信公众号(健康知识工坊)、bilibili视频网站(ID:健康知识工坊)更新“甲状腺课堂”系列视频课,讲解甲状腺科普知识,欢迎关注。
如果有小伙伴患有甲状腺疾病想要具体评估个人病情,可以通过知乎官方付费咨询链接向我提问,一定比忙碌的临床大夫解答的更为详细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