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家庄学德职上:社工站介入乡村振兴服务案例

2022-10-28 15:07 作者:钱来钱来8888  | 我要投稿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各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会川镇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西南部,国道212和316线交汇贯穿,兰海高速临渭段途径并设有出口,是通往四川、漳县、岷县要道,交通便利,当地有中药材之乡的美誉,主要农作物以中药材、马铃薯、小麦、蚕豆、油菜等为主,是全县最大的当归种植和加工贩运基地,建有多个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中药材加工园区。

社会工作者根据观察、走访了解,会川镇服务对象对于乡村振兴相关事物高度关注,因时间和文化程度限制加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务农中,对于乡村振兴的福利政策、种植技术的缺乏,普遍存在成本投入高,产出低等现状。对此,社工站以服务对象需求为本,发挥专业价值,链接整合资源,搭建学习平台,通过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等,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在农村用得上、留得住、扎住根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需求分析

(一)服务对象对于乡村振兴政策了解的需求,在繁杂而农忙的一年中,服务对象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观看和阅读乡村振兴的政策知识,从而导致服务对象不能及时精准的了解相关政策。

(二)服务对象对于学习新知识和种植技能的认知需求,在种植知识技能学习上面,可以使服务对象获取需要信息,了解科技,反思问题,并且习得的知识可以落实到自己身上,提升自身技能,做一个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在农村用得上、留得住、扎住根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

(三)服务对象对于农业技术交流平台的需求,服务对象因在日常中除了农忙,更把大把经历放在了家庭老人赡养、子女抚养中,在服务对象农业种植交流上面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大大减少,归根结底是缺少一个良好的、持久的交流平台。

三、服务目标

在乡村振兴社会工作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知识及方法技巧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聚焦于服务对象们主体性和社会力的恢复,促进服务对象们更好地自我实现、建设和发展富有生机活力的美好家园,以打造宜居环境、农业技术培训、组织队伍建设、人才发掘培育为主,带动服务对象增产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四、服务实施

(一)政策宣传

以通俗易懂、风趣的语言,采用“线上+线下”的循环式的持续性宣传方式,为服务对象宣传讲解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便于服务对象及时掌握各项利民惠民的政策,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提升服务对象对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提高了广大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为居民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奠定基础。

(二)环境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了七条之路,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乡村服务中,主动参与,发现乡村的问题,及时反馈乡镇、村委会共同针对性的开展服务,常见的有“环境整治”、“院落微改造”、“服务对象议事”、“厕所改造”等,提升服务对象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服务对象参与村上事务和环境治理。

(三)人才培养

社会工作者以入户走访发掘或由服务对象推荐乡村乡贤、科技人员、农业能手等组成农业种植骨干队伍,由他们为服务对象进行内部的种植经验分享;其次,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开展各类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预防、销售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提升服务对象的专业技能;同时,村社为农业专业类的大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吸纳返乡大学生在农村扎根基层,培养出更多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参与乡村的振兴之路。

(四)平台搭建

通过发展和培育乡村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和管理机制,定期召开多方联席会议,搭建互助交流平台使服务对象交流商讨乡村的各项事物,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将原来的自上而下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公益服务,开展业务交流,推动乡村振兴平台的完善。

(五)产业发展

社会工作者结合乡镇,以乡村振兴政策为依托,发挥专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鼓励本地各向重点产业发展,如中药材加工、乡村景点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支持服务对象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引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等,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多个方面助力服务对象实现产业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社会工作者力量,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发展。

五、评估总结

(一)评估方法

社会工作者在五个方面的服务开展中,通过观察法了解服务对象的参与度与参与状态的;用访谈法了解服务对象在政策上的学习收获和知晓度;用问卷法反馈了服务对象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学习掌握情况,进一步了解了服务对象在乡村振兴服务中的目标达成情况。

(二)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达成,通过宜居环境的打造、服务对象农业技术培训、社区组织队伍建设、人才发掘培育、产业规模的扩大,实现了服务对象的增产增收,推动了乡村的振兴。

(三)社会工作者反思

1、服务的专业性

乡村振兴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对服务对象时刻保持尊重、鼓励的态度,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做到不歧视、一视同仁,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链接资源、整合资源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出发点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2.服务的不足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部分服务对象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类服务不积极,兴趣不高;在农业能手经验分享中,出现有意愿学习的服务对象因时间冲突无法前来学习、分享中存在表达意思不清,对此社会工作者因在服务前告知服务对象共同商讨确定时间,并在学习前二次确认,确保有需求的服务对象都能到达现场参与学习,对于村上的农业能手在分享前做好准备内容熟悉。


石家庄学德职上:社工站介入乡村振兴服务案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