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高达】支援炮火----RGC-80吉姆加农

在联邦军初期的MS开发计划V作战中,军方经过一系列摸索才拟定了由三种机体合作行动的运作构想。但随着研发、生产和前线运用等各方面实际因素结合后,这种三机结合的构想也变得来越不现实。
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以及部队对MS运用道路的摸索。联邦军也发现在进行作战时,当充当主力的吉姆冲锋在前时,也需要中/长程火力支援MS进行支援。而RB-79铁球某种意义上便是这这种定位的机体,并凭借着自身造价的低廉而被大量投入到前线作为重要的战力。
而一年战争中联邦军所部署的中程支援MS也不在少数,钢加农、量产型钢加农等机均是这种机体,而RGC-80吉姆加农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从外观上看很容易被认为是吉姆的加农型,但实际上的定位却是RX-77钢加农的简易量产型。在支援用MS中生产效率也较高,并利用右肩加农炮的支援炮击获得了不少战果。

吉姆加农的出现则是源自于钢加农的量产计划受挫,虽然RX-77钢加农本身已经有着很高的完成度,但在量产型号的规格制作业方面却陷入困局。即使到了吉姆开始量产后,如何量产钢加农的计划还尚且不明朗。因此钢加农的量产计划最终因生产性和成本等原因而告吹。
于是为了尽快生产中程支援用MS,联邦军便转换路线,开始尽可能地制造沿用吉姆零件的简易量产型号。最终这个计划以RGC-80的形式获得批准后,贾布罗工厂的技术团队便开始着手制造试作机。
在量产化方面,联邦军的构想是保留核心战机原先的逃生系统,只有上半身拥有加农炮的中距离支援型。随后第一台试作机RGX-80-1,即吉姆加农原型试作一号机于UC 0079年10月被制造出来用于测试。吉姆加农试作一号机在吉姆的基础上配备了两门加农炮,头部也被换成了钢加农的型号,而且背部单元改为模块化结构。但是下半身却未经修改,可以说还是相当粗糙的设计。这样的造型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头重脚轻。

而且即使是采用了低后坐力炮,但机体还是承受不住射击时的后坐力。因此在试验过程中也获得了重量分配不均以及开火时不稳定的评价。而对MS来说,头重脚轻的问题还和运动性息息相关。而且正是由于会导致开火时的不稳定,这种问题在重视武器命中率的支援用MS中更为严峻。

为了针对解决这一问题,联邦军在测试五天后便在其一号机的基础上改修而来了二型。虽然解决了一定问题,但仍旧无法达到需要的性能标准。不过在这一型号上已经能看出日后吉姆加农身上的一些部件结构设计。

于是在根据机体测试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了改良针对问题难点的试作二号机。试作二号机的加农炮被削减为仅剩右侧一门,基本解决了试作一号机出现的问题。而且加农炮也换成了M-79E1这种长炮管型号。
但是在陆战的测试中又被指出有着稳定性等若干问题。而解决这种头重脚轻的方法便是对增大膝盖以下部位的质量。具体方案是把膝盖以下的部位换成和钢加农同样的规格。不过了确保在实战中装甲的整备和互换性,因此采用了容易拆装的左右分割式结构,即简易装载型的装甲。

经由一系列修改设计,最终RGC-80成功确保了稳定性,再进一步变更头部组件的设计后,量产型号的规格也被确定。而量产规格的吉姆加农自然不会忘了生产性,和吉姆之间的零件通用率达到了60%。随后便开始运用贾布罗的吉姆生产线开始生产,并被逐渐分配给各条战线上的部队。
因此之后量产定型的吉姆加农仅安装一门加农炮,并增设腿部装甲平衡机体高低重量。

吉姆加农的头部包括传感器和取景器在内的主要部件单元和吉姆通用,而头部后侧有两根天线的构造则继承了钢加农的结构,并采用了锡79-A式天线。不过联邦MS传统的头部两门60mm火神炮还是得以保留。
右肩上搭载的360mm加农(也有一说口径为240mm)作为支援武器,这也是吉姆加农最具特征的武器。因为吉姆加农原型机搭载的型号缺乏重量平衡和稳定性,因此通过弹匣化和加长炮管后,使得成为了优秀的中距离支援武装。
虽然火炮数量从钢加农的两门减为一门,但相较于钢加农使用的加农炮采用运用液态炸药的无壳弹式设计,吉姆加农这种更加单纯的可拆卸式弹匣供弹结构提高了操作性。而且炮管相较于钢加农延长了近一倍。因此在各方面来说,特别是运用时的稳定性都大为提高。

吉姆加农除了右肩的加农炮以及增设装甲的腿部外,外形几乎和普通的吉姆一模一样。不过可能是收到钢加农的影响,因此髋关节的部件也被大型化。而且除了右肩挂载加农炮的空间外,腰部正面形状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钢加农。据说机身内部具备了非变形式的核心部件。
吉姆加农的下半身基础设计几乎完全保留了RGM-79 吉姆的构造。但为了让射击更稳定,因此下部骨架沿袭了钢加农的设计后重新设计。外装零件也采用了和钢加农类似的版本,小腿背面中央部分有着外露的边缘,属于内骨架的一部分,可将抑制射击后坐力的之家或配重物装设于此,算是一种具有扩充性的构造。

而保护踝关节的装甲通常只遮挡正面和侧面。但是吉姆加农却在后部增设了一块装甲作为稳定重心的配重物。这部分则会对装甲连接基座的驱动马达造成较大负荷,因此该处也成为了整备时的维修重点。
而从背面来看,吉姆加农和原型机以及钢加农不同,加农炮的尾部和弹舱外露。推进背包采用了方块结构。特征便是确保加农炮可动区域的切口以及左侧的防弹装甲板。除此之外,腰部设有挂载额外弹药的挂架。虽然一说这种挂载方式似乎需要友军机体来完成加农炮弹匣的更换。但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吉姆加农的自动程序中含有这种动作,能让臂部以超乎人类可动范围的动作更换弹匣。不过右手拿不到挂载在左侧的弹匣,因此必须先用左手取下,然后交给右手,接着再装到加农炮上。这也使得换弹过程需要多花大约3秒完成。

而且由于吉姆加农的装甲并非钢加农采用的月神钛合金,也不似钢加农那样身披重甲,因此装备盾牌来保卫自身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而手持装备除了可以使用地球联邦军MS广泛装备的像BR-M-79C-1光束喷枪或是BOWA BG-M-79F-3A光束步枪这样的光束武器外,还有像HWF GMG·MG79-90mm机枪也自然是机体的可选武装。不过在之后的战役中,也有以宇宙战为中心的情况下装备巴祖卡型380mm火箭筒的情况。不过吉姆加农似乎并未考虑近战的情况,光束军刀并未作为标配。

作为对标钢加农地位的机体,吉姆加农并非没有考虑过拥有钢加农同款光束武器的规格配置。可惜的是到战争结束为止仅完成了5架。估计没有进行实战部署。
而在战争中,除了传统的光束喷枪,包括白色野狗小队在内的许多地面部队也采用了YHI YF-MG100 100mm 机枪。而且白色野狗小队还曾驾驶吉姆加农时使用过一款试作型光束步枪,外观上和陆战型高达使用的光束步枪有一些相似,但该小队使用该种光束步枪的战例并不多,仅知道在苦战中,白色野狗小队的队长机使用该种光束步枪射击两次摧毁了卡乌级空母的引擎,并将其击坠。

而在格林普斯战争中,当奥古空降贾布罗时,守卫贾布罗的吉姆加农还使用了吉姆II的标准武装:BOWA·BR-S-85-C2光束步枪迎敌。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吉姆加农的性能很难和当时更新换代的MS相抗衡。

当然吉姆加农的运用并不会随着格林普斯战争的结束而停止,这种联邦MS开发历史上的著名机体总能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打打酱油。比如在UC 0090年时,FSS的大楼大厅就放着一台吉姆加农用作装饰。

而到了UC 0094年时,还有吉翁残党不知道从哪搞来了吉姆加农这种机体。不过可惜的是这种旧式MS遇到了由包括量产型ZZ、量产型Z以及量产型百式和努贝尔吉姆III等先进机体编组而成的噬尸鹫小队迅速消灭。

不过作为钢加农后继者开发的吉姆加农在生产数量上也有着各种说法。比如生产数量就有着48或58台两种说法。其中14台被分配给雷比尔和提安姆舰队,19台被调到非洲战线,6台被分配至北美的南下路线部队并在随后分配至非洲战线,还有9台则被分配用于保护贾布罗,剩下十台状况不明。

至于北美战线上,吉姆自然也在其作战中有着活跃的身影。在一年战争后期,联邦军执行的多个大规模反攻作战来夺回被吉翁占领的地区,而在北美地区发起的41号作战也是其中之一。41号作战的战况非常激烈,艰苦的作战甚至持续了一个多月。

而当时尤古则是作为以RGM-79吉姆为核心,RGC-80吉姆加农为辅助的混编部队的队长,带领手下作为夺取吉翁在北美最大军事据点加利福尼亚基地的先头部队。在尤古强大的个人能力下,他所指挥的部队也成为了当时唯一一支突破了加利福尼亚基地防线的联邦军部队,虽说左右的吉翁部队被正在进攻的吉翁部队所牵制,但依旧可能会被陷入三面夹攻的困境。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联邦军主攻部队的指挥层则发挥了传统艺能,可能是嫉妒尤古的个人能力而将其召回指挥部,并告知了大部队将从西南方向进攻加利福尼亚基地,而至于撕开吉翁东部防线的尤古队则被当作诱饵充当被包围的敢死队。其最终结果便是当尤古急急忙忙赶回部队后,整支部队被消灭殆尽,仅剩下尤古一人幸存。而在两周后,联邦军夺回了加利福尼亚基地,41号作战宣告结束。至于尤古,则因为联邦军想要模糊民众对死伤惨重的焦点,而把尤古捧为战争英雄大肆宣传,宣扬着正是因为有着这等英雄才能夺回北美。但实际上联邦军能夺回北美还是依靠着一众联邦军官兵的浴血奋战才能做到。

非洲战线则是被分配到最多吉姆加农机体的地区。在UC 0079年12月时,联邦军也开始对此地残留的吉翁军展开扫荡作战。其中日后成为联邦军击坠榜第三的利德-沃尔夫便是驾驶吉姆加农的一员。当时作为联邦军急速开发了MS,但对于MS的机师还是有着很大的缺口,因此很多MS机师都是从空军这样的其他单位选拔优秀人才转任而成。

其中在驾驶战机时就获得“飞舞的黑色死神”这一称号的利德-沃尔夫便是其中之一,并被分配到非洲方面军驾驶吉姆加农。在分配到该机后,利德也将机体涂上了自己专有的黑灰色涂装。然而和之前驾驶战机的风光相比,利德在转任为MS机师后反而战绩不佳。几乎一架敌机都未能击坠,只能傻愣愣的被动挨打,而且每次出击都把MS搞得伤痕累累。这其中既有着黑色涂装显眼而被敌人追着打的缘故,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则是因为机体的性能问题。在作战中利德也抱怨过机体的脚步迟钝没办法顺利活动。当然这里当然看不出沃尔夫的技术如何,但当他换装量产型钢加农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战法后,仅一周内便击坠21台敌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王牌机师。

澳洲战线的特殊游击MS小队白色野狗小队也是吉姆加农的使用者之一。作为联邦精锐,白色野狗小队所使用的吉姆机体也是经过当地适配的改装后的,比普通的吉姆有着更高的规格。而该小队使用过机体也很符合自身精锐部队的定义,除了吉姆外,吉姆加农、量产型钢加农以及狙击型吉姆II在该小队使用过机体的榜单上榜上有名。

相较于最后在休恩登攻略战前夕才换装的狙击型吉姆II,以及在在中途换装的量产型钢加农外,吉姆加农其实加入小队备选机体名单的时间也并不短。精干的专属整备人员、对机体进行监视但朴素的战地改装,再加上机师的优秀素质,也让白色野狗小队的吉姆加农具有有着相当多的击坠数。之后在测试使用一把试作型光束步枪来狙击卡乌级空母。可惜的是在作战过程中遇到了吉翁部队的袭击,在战斗中白色野狗小队的吉姆加农和吉姆也展开了极快的应变能力和战斗力。在面对多台马杰拉坦克的突然袭击时,队长驾驶的吉姆加农迅速转身,用身后的盾牌面对炮口,从而这次突袭中幸存下来。虽然顺利完成了任务。

至于那些进入宇宙的吉姆加农中不少都参加了阿巴瓦空战役。当尤古在参加该战役接收补给时,便能看到在这个小小的补给舰队里就存在着数台吉姆加农。这些吉姆加农正停靠在萨拉米斯级的底部接收补给。机体上伤痕累累的信息也诉说着这些机体刚刚参加完的残酷战斗。

另外需要提一嘴的就是不死之身第四小队里的查普也曾驾驶过吉姆加农,不过和其他机体不同的是,他所驾驶的该机涂装则是之后守卫贾布罗同款的红头配色。而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也使得他之后换装的机体则是RGC-83吉姆加农II。
而在这参加星一号作战的14台吉姆加农里有一部分采用了和地面上不同的配置。不过具体数量尚且未知,也有说法认为其中一半均被这样改装,还有的则认为大约有5-6台被改装。而这些被改装的吉姆加农则被称为RGC-80S 吉姆加农空间突击型,并在阿巴瓦空战役中发放给王牌驾驶。这种改装版本去掉了原先地面上作为360mm加农配重的腿部分割式装甲,并换装成和RGM-79SC 吉姆狙击特装型同款的推进器。而且背部的推进器尺寸也被加大,以便宇宙中发挥更强的机动性。

因此相较于原版,空间突击型有着更强的姿态控制能力。而且作为新装备,吉姆加农空间突击型还将巴祖卡型380mm火箭筒正式作为宇宙空间用的战斗装备。不过可惜的是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确认幸存的RGC-80S,因此认为大部分这种吉姆加农的改进型号在阿巴瓦空战役中损失殆尽。

不过接下来一些吉姆加农的命运则有些不同的过程但终点相同的旅程。比如有观点认为之前被改装成可以使用钢加农使用的XBR-L-79狙击用光束步枪的吉姆加农换装了更高输出的发电机,这些变更规格的机体至少制造了5台,然而因花费不少时间调整而没赶上实战。这些机体之后在战后进行了加装线性座椅等现代化改良后被发放给贾布罗的俘虏部队使用。当然这些俘虏部队作为吉翁在战争期间投降的部队在战后被整编为联邦部队后,其待遇自然也不怎么好,因此自然会被派往守卫贾布罗和空降于此处的奥古对唱空城计。不过这点是真是假就见仁见智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UC 0087年的格林普斯战争期间,当奥古空降贾布罗时,贾布罗的联邦军确实也拿出了不少在战争期间也算是比较罕见或是高性能的机体。比如RGM-79SC 吉姆狙击特装型或是RX-77-3钢加农重装型等,而吉姆加农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这些保卫贾布罗的吉姆加农在涂装上以红色为主,不过头部涂装也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虽然这些吉姆加农使用BOWA·BR-S-85-C2光束步枪这样的新型武装和奥古交战。但是当卡缪驾驶的Mk-II高达突入其中并和其中一台吉姆加农交战时,这台吉姆加农很快就被Mk-II高达击破头部拿下。在实战中也说明了MS不断更新换代的情况下,吉姆加农也逐渐落后于时代,逊于新一代高性能MS的事实。

画廊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