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商朝屡次迁都致使我们现代人很难明白真相,这是为何呢?

2021-07-06 09:27 作者:鸣说历史  | 我要投稿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迁都次数最多的朝代,《尚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就是说商朝在建立以前,商部落就迁徙八次。张衡《西京赋》“殷人屡迁,前八后五。”是说商朝建立以后又迁都五次,最后盘庚迁殷也就是迁移到今天的河南安阳才稳定下来,之后再没有迁都。


商汤之前的商部落是如何迁徙的呢?我们从商的老祖先契说起,契被封于商地(今河南濮阳),成年后尧使契归亳,其部仍称商这是商的由来。



1.契后期将治所迁于bo(今河北省平山县)。
2.昭明时期将治所从蕃迁至砥石(今河北省元氏县)。

3.昭明随后又迁回到(今河南郑州或商丘)。

4.相土时期徙归

5.报丁将治所迁回
6.商汤西迁治所于(今河南郑州)。

商汤建立商朝后迁都同样八次也可以说是五次。


1.中丁时期考虑水患以及统治稳定的需要,将商都从亳迁到了其更具统治基础的敖都(今河南省郑州市小双桥村)。



2.河亶甲时期商王室势力衰微,对南方势力日益忌惮,无奈之下再次跨黄河北迁都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
3.祖乙继位后同样面临水患困扰,将都城迁至(今山西运城河津市)。
4.没过多久同样遭受水患侵袭,祖乙便选择继续向北迁徙,将新都设在(今河北省邢台市)。

5.元气恢复的商再次南下,将都城由迁到(今山东省郓城县)。

6.南庚时期商的王权势力弱化,都城由迁至(今山东省曲阜市)。
7.盘庚继位伊始便再行迁都,将治所重新迁回了汤王时代的(今河南郑州)。

8.盘庚经深思熟虑都城由迁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这一年是公元前1300年。

这次迁都在商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史称“盘庚迁殷”。这是商契以来的第十六次迁都(迁徙),代夏以来的第八次迁都,同时也是商政权最后一次治所迁易,自此以后的254年间,商都就稳定了下来,因此商朝也叫殷商、殷朝等。

以上我们梳理了商汤建商朝以后迁都8次,为何张衡《西京赋》上说:“前八后五。”意思说5次迁都呢?我想张衡是按天子数量以及都城的稳定性来划分的。商汤建商朝后的迁都经历五位天子,分别是中丁1次迁都、河亶甲1次,祖乙3次,南庚1次,盘庚2次。因祖丁和盘庚时期迁都频繁且间隔时间不长而算作一次迁都的原因。

商朝迁都次数如此之多这是为什么呢?

  1. 贵族在旧都生活奢侈腐化,迁都是为了节俭。

  2. 洪水泛滥,冲毁旧都。
  3. 商是游牧民族,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都城也迁来迁去。
  4. 农业落后,土地肥力耗尽,须迁都更换耕地。

  5. 贵族之间长期争夺王位。

关于商朝迁都就介绍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共同学习。


商朝屡次迁都致使我们现代人很难明白真相,这是为何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