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中医固护脾肺,透解营热治愈。有一女孩子,刚六岁。
扁桃体肿大:中医固护脾肺,透解营热治愈。有一女孩子,刚六岁。常发扁桃体肿大,重时几乎食难下咽,常常输液达半月之久,后渐出现咽痒,咳嗽,气短,口唇干裂,睡眠差多梦,全身怕热,食欲差,大便干燥如小球状,脾气急躁,右侧腘窝皮癣等一系列症状。予方如下:柴胡、 白芍、生地、知母、 白术、生黄芪、厚朴、两周。前症均转轻,且咳痰出,前方加:杏仁、桑叶,至今诸症又轻,面色红润,一直不用再输液。 反复肿大扁桃体中医上可属太阳营分证,因为治疗不得当转而入里,会出现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的症状,因为病邪在气血阴阳经之间,所以在调整枢机的情况之下,固护脾肺,从营分把热透解出去。证一解,大量症状也都随之好转。扁桃体属免疫器官,治疗反复发作扁桃体的患者时,增强其自身体质很重要,体质好了免疫系统增强了,就得以好转,且手术不是解除重度扁桃体肿大患者的好方法,扁桃体为人体第一道防线不应轻易舍弃。 现如今扁桃体增生、肥大病症是越来越多见了。很多家长都不知道,除了西医的手术,中医其实对于孩子的扁桃体肥大,也是可以消的。手术并非唯一的选择。 中医治病的核心,不是治疗眼前的症状,而是深入到病根的层次,病根层次,一般来讲,就是体质这个层次。辩证重在病史,而论治重在体质,体质是否异常,决定着人体是否生病、是否生病复发的根本因素。 体质是一个人的身体的质量,体质正常,身体质量就高。身体质量高,就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痊愈的速度也会很快。 现在的孩子,饮食丰富了,寒凉之性的食物吃多了,脾胃则呈现出一派虚弱的现象;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的盛行,以至于孩子们的身体,多呈现出一派内热的现象,脾胃虚弱体质和内热体质是当前孩子最常见的两种体质。 脾胃虚弱的体质是导致孩子胃口逐渐变差,挑食,饭量少,身高偏低,体重偏低,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的常见因素。 内热体质的孩子,是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皮癣、湿疹的常见因素。 病是在体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尤其一些慢性病症,基本上都是体质异常的问题,这种体质的异常,是长期的,隐匿性的,普通人很难发展,日积月累,则成了疾病的源头、成为了病根。 从中医角度的角度来讲,患者之所以会出现扁桃体肿大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风热外袭、肝火旺盛、虚火入侵、肺胃热盛等因素导致的,因此中医在治疗扁桃体肿大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辨证施治,根据疏风清热、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养阴利咽、凉血利咽的治疗原则来进行治疗。 扁桃体肿大应尽早治疗。很多扁桃体肿大的患者不了解,所以在症状发现初期没有及时治疗,导致扁桃体肿大的病情扩大。扁桃体肿大可采用以下中医治疗。 1、化扁汤 黄连、黄芩、连翘、桔梗、射干、蒲公英、牛蒡、冬瓜仁、夏枯草、砂仁、甘草等以上12种水煎3次。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差异,每次剂量为15ml~30ml,每天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疗程3天。 2、“清咽汤”方剂成分:赤芍6g~20g,生地l0g~20g,寸冬10g~15g,桔梗6g~10g,牛蒡子5g~9g,黄芩8g~9g,双花10g~15g,山豆根3g~9g,半夏3g~6g,甘草3g~6g,板兰裸l0g~15g。 用法:急性发作期,儿童高烧,扁桃体Ⅲ°肿胀甚至化脓。在基础上加生石膏15g~20g,双花30g,板蓝根15g~30g。慢性期低热,扁挑体Ⅱ°肿胀、充血不足时,基本方服15剂~30剂。如果孩子控制在月内不发烧,扁桃体也会明显减少(约Ⅰ°肿胀),精神良好,可在黄芪、党参、防风、砂仁的基础上加入,增强免疫功能。这方均为水煎服,每天l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