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黑魂研究】宗教狂热与恐怖,日本无意义时代的必然结局(四)

amzlj的邪教特征,极度富裕的教徒,都市环境,诞生于现代甚至后现代语境。
其没有单一宗教起源,是一个完全由人为捏造出来的邪教。(这标志着其与传统任何宗教都不相同)是御宅族的一个极端形式(御宅族因为对社会的失望而宅,而对社会的失望的极端形式便是报复社会)
日本人眼里的amzlj形象:行为与目标高度未知与模糊,充满敌意。
神户大地震与amzlj的出现是决定当代日本国民气质与时代精神的两大挫败性事件。
amzlj的教义无论对于外人还是教徒都是高度模糊,不确定和扭曲的。因此,它在早期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amzlj的出现是日本虚构时代的集大成现象。
拟像的出现和泛滥加剧了日本人意义的丧失。日本人意识形态强迫症转化为符号囤积强迫症。这种消费主义的狂热来源于现代社会的物质建设,超现实的隔绝会让现实世界的入侵和突然的死亡变得更加可怕。
超现实主义的主要问题是人生活在其中缺乏意义。
消费主义的“群众基础”来源于意识形态的幻灭所带来的政治幻灭感。
拟像:不指向封闭符号系统之外的符号(一个人穿西装,指向这个人有涵养,一个人有涵养,指向这个人受到的教育好,所以西装是一个拟像)
现代化城市隔绝了人与城市的烦恼,把人放到了一个超现实的虚拟空间里。这里没有意义,但可以尽情的消费和享乐。
两次灾难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人们本来在超现实空间中进行的符号囤积的游戏虽是虚幻的,但仍有快乐感,而这种快乐感的基础之一是相信现代社会的物质建设可以避免灾难。但大地震打破了这个幻象。而毒气袭击向日本人介绍了潜藏在他们同胞中的充满恶意的他者。进而进一步打碎了日本人的社区感。简而言之,这两件事打破了城市的超现实换季ing,把人们从符号收集的游戏拽回到现实,并正式宣告虚构时代的终结。
反讽,冷漠,玩世不恭,以及一种新时代信仰体系(即邪教)是对当代现状的普遍反应。
这种信仰体系鼓励信徒服从一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即位做作和夸张。所以,它是虚构时代的最有力象征。
这种邪教强调世界的无意义(破除了意义后再给予意义,同时,对教义的理解虽不尽相同,但尚在讨论范围之类所以可以给予社区参与感)其核心是一种世界末日式的叙事,目的往往是逃离或毁灭这个世界。
尽管日本邪教成员生活舒适,极易获得满足,但这似乎并不能填补现代社会的结构性缺陷所导致的意义的缺失。
amzlj是御宅族最极端的表现。
amzlj是对意识形态幻灭的情感反应,随后逐渐愈发反社会。
敌意和未知是90年代日本人对ADC(amzlj)的直观感受,而这在社会中创造了焦虑和恐惧。
ADC是一种意识形态(废话)所以其宗教实践具有秩序。
各个意识形态的目的都是消除世俗烦恼,而各个意识形态的区别就是他们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不同(自由市场,完全gczy)而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入世流意识形态,想要通过直接改变现实世界来达成目标。(强调信徒在现实世界中要怎么做“
二,出世流意识形态,强调精神世界的改变。(强调信徒在精神世界中要怎么做)
但ADC与两种意识形态都不同,他追求的是灭世。
这种差别来源于ADC不承认人活在这个世上的意义,以及对苦难的意义。
在意义缺失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将自己封闭于虚构世界中寻找意义。
而一个人愈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变态行为的可能性便会增高。
ADC教徒完全不能容忍真实世界,因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太久了。而这种对虚构世界的迷恋,彻底导致了一种虚无主义式的,对整个世界的拒绝。
两次灾难彻底动摇了他们生活的稳定性和对政府的信任。
因为现代超现实空间在日本人不可渗透,所以在现实的压倒性力量面前,日本人才会遭遇如此巨大的精神创伤。
逃避到现代都市这样的超现实空间会导致一种心理脆弱的状态。
记忆是基于意义之上的对经验的有机重组(意义判定经验是否有意义,而后有意义的经验形成记忆)
失去意义会让人们自我欺骗,以放弃思考这一沉重的负担,进而彻底放弃了生活。
当你把主观能动性交给他人,你的生活就会简单许多。
两次事件施害的主体都是极为神秘的。并且这两件社会标志着日本在社会与物质建构上的根本性不稳定。
而对社会和物质建构不稳定的焦虑构造了一种弥漫在日本上空的怀疑的气氛。深刻侵蚀了日本的旧有价值体系。
日本的后虚构时代是一个维系人类生存的社会组织全面崩解的时代,并且充斥着怀有敌意的他者的时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他人即地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