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奥健康知识科普:高血压防治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系统综合征,可造成心、脑、肾、血管及其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损害,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在没有吃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如果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90 mmHg,则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每5个成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达50%左右。目前我国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快速上升,城乡差异明显减少。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儿童高血压不少见,往往被忽视,高血压发病低龄化值得关注。女性在更年期和更年期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
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异的自觉症状,而且病人的主观感觉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才引起重视,这时已造成心脑血管损害。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诊断的一般参考
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超重和肥胖: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
2、饮酒: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增高,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时间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
3、高盐饮食:摄入过多食盐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人群平均每人每天增加摄入食盐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mmHg及1mmHg。我国北方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较高,高血压患病率也较高;南方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北方,高血压患病率也较北方低。
4、心理因素: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恼怒、嫉妒、生气、精神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血压骤然升高;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坦然处世,心胸宽广有利于血压稳定。
5、环境因素:拥挤、噪音、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血压控制。
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还可以提高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1、戒烟限酒:提倡高血压患者戒烟,有饮酒习惯者要减少饮酒量,每天最好控制在饮低度白酒50-100毫升或啤酒300毫升以内。
2、合理膳食:控制每日膳食总量,做到营养均衡,坚持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和适量高蛋白饮食。
3、坚持适量运动,保持理想体重:适量运动可以调节血压和控制体重,降低肥胖风险,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
4、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对维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