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康复角度,如何挑选适合的鞋子?

2023-08-17 06:44 作者:解构运动  | 我要投稿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解构运动


每当客户和训练者询问适合的日常用鞋时,我通常会依照PRI体系的运动鞋列表,推荐更具有支撑性的鞋供大家选择;

以下是从功能性的角度,选择正确鞋款的三个要点:


■ 不要穿五指鞋

在日常生活场景下,我并不推荐五指鞋,为什么?原因如下:

人们推荐五指鞋的原因之一,是认为它的鞋底更轻薄,贴合足底,能够在人体走路时,让足底更好地感知地面,感受行进间足踝侧向的扭转,以及足弓高度的升降;

然而,在当今生活环境中,双脚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行走在平坦的表面上;上班时我们踩在办公室的地毯上,下班路上我们走在平整的马路上,回到家我们踩在干净的地板上;

这些平坦的表面,并不是双脚进行步态间自如切换的理想环境;因此即使穿了五指鞋,在平面上也没有它发挥的空间;

相反,如果你去徒步,爬山,去海滩或草地上散步,此时五指鞋,或赤脚是最好的选择,最大化让你的双脚感受不平坦的路面带来的反馈;

而对于日常用鞋来说,五指鞋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 不要选后跟柔软减震的鞋

为了让身体能够在没有代偿的情况下,自如地向前移动行走,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 脚后跟需要「撞击」地面

● 跟骨需要外翻(Eversion)

● 距骨需要每1-3秒进行一次摆动(Oscillation)

● 足弓需要旋前(Pronation)和旋后(Supination)的运动,以进行升降

● 第一跖骨(大脚趾下方)需要发力推地(Push-off)


在日常走路或站立中,如果脚后跟感受不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就无法引导跟骨产生相应的运动;而跟骨又直接影响了距骨的运动;

距骨对足背屈和足踝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人体没有任何肌肉直接附着在距骨上;因此,确保距骨正确运作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跟骨的引导;

对于足弓过高,或足弓塌陷,都是大脑因弥补距骨位置错误和功能不足,而引发的足部代偿方式;目的是让身体更好地向地面发力,满足人体日常行走站立等功能;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更推荐后跟更结实,没有太多缓震的鞋子,它能够大幅改善足踝的运动能力;


■ 选择带有足弓支撑的鞋

有过力量训练的人都明白,当身体某部位感受到一定的阻力时,往往更能够刺激运动功能的产生;例如,在感受到臀部被向前推时,俯身屈髋的动作会更易于完成;

同样,当足弓处感受到一定的支撑时,内旋功能就更易于产生,足弓就会在下肢发力时正确地参与并下沉;

当足弓无法下沉内旋,我们就无法正常的将身体重心从一侧转移至另一侧;

例如PRI体系中提到的Left AIC模式,就是身体卡在右侧承重状态;此时右脚足弓更高,无法自如地下沉,将重心交给左侧(左侧也无法抬升足弓,来承接重量);

大卫雕像,左侧足弓下沉,将重心交给右侧


一双舒适的鞋子,对脚部,骨盆,甚至全身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它还会加速纠正性训练及康复训练的进程;

这种变化不仅仅作用于肌肉和关节,还能够通过神经刺激,赋予大脑轻松惬意的感觉,从而让副交感神经活跃,管控我们的身体,调节人体的呼吸;

以下是2023年7月,PRI更新的最新鞋子推荐表,看看是否有你中意的款式:

第一名:Brooks Adrenaline (GTS) 23

推荐理由:综合性能强劲,让穿着者能够感受步态中脚后跟,足弓,大脚趾下方的发力变化;适合普通足弓高度人群;


第二名:New Balance 860 V 13

推荐理由:综合性能佳,让穿着者能够感受步态中脚后跟,足弓,大脚趾下方的发力变化;适合前脚更宽的人群;


第三名: Brooks Dyad 11

推荐理由:能够带来极佳的足底反馈;鞋内部材质,能够帮助穿着者感受鞋底下方的地面,减少鞋底的存在感;适合普通足弓高度,及脚后跟长度人群;

更多排名,请参加下图:



从康复角度,如何挑选适合的鞋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