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预测,中国GDP将于本世纪40年代超越美国!人民币将更具价值

由于今年复苏的疲软和与通缩的风险,中国可能推迟她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间。根据预测,中美之间的差距在2023将超过8万亿美元。相比去年这个数字变得更大。根据我们姊妹机构EIU(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经济学人智库)的最新预测,中国可能到40年代才会超过美国。

如果中国真的上升到世界第一,它会是以什么方式到达那里呢?她的长期经济轨迹将会受到三个变量的控制:人口,生产率以及价格。过去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对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将不会再次复演。EIU预计在接下来的2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将减少12%。在健康状况改善,寿命的延长和延迟退休的合力下,中国有望从老年人群体中挤出更多的岗位。但是如果接下来的几十年唯一改变的是新生劳动力的供应,那么它的GDP已经触及峰值(见表)。

生产率为增长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尽管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但她仍然是一个追赶型经济体,仍需下定决心消化世界其它地方的技术成果。美国与中国的脱钩努力将会使它自受其害,但美国不会停止,仍将继续下去。中国一些落后的公司也有许多要从国内的龙头企业学习的东西。例如,中国的国有企业相比私人企业,资产回报率更低。
中国仍有投资空间。尽管在房地产和基建方面的投资过重,但中国仍有广阔的空间给他的工人提高机器、设备和其它生产要素的数量,直到人均资本存量达到富裕国家水平。据EIU的预测,新技术的创新、学习和积累将帮助中国在接下来的20年每年实现3%的生产率提高。
但人口和生产率的改变可能仍然并不足以让中国的经济超过美国(见表格)。于是第三个要素价格就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市场汇率的换算下,中国现在的GDP在购买力平价计算下只有美国的60%。这是因为中国的价格和货币相对更加便宜:18万亿美元能在中国买更多的东西。(例如,在中国买一个巨无霸汉堡只要花费在美美元的63%。)
EIU预期,因为价格的演变和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中国的货币将在接下来变贵。EIU认为,接下来20年人民币将强势升值大约15%。汇率市场条件下,这会让中国的GDP体量在转换成美元后被放大,从而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在货币升值下,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