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东行的列车
2023年7月20日星期四
吃了褪黑素,可还是半夜失眠,想找人倾诉,苦于没有合适的对象。离职3个月后,开始找工作10天,积压了很多的情绪,却无处排解。想了想,我从来都是一个想法很多,但是实践很少的人,所以今天就以第一篇专栏为起点,希望能改变我的坏习惯,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变成一个想法也多、实践也多的人吧。
第一篇 “清晨东行的列车”
我想以此为开篇,向能够看到这篇专栏的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我是96年的,来自西北小城市,算是个小市做题家,18岁来到杭州读书,一读就是七年。回想往昔,恍如隔世。今日我还清楚记得,当年父母送我上学,先是从小城市来到了西安,父母第一次带我吃《贾三灌汤包》,之前从来没吃过,只觉得汤汁很醇厚,这种滋味之前没有尝试过。从西安到杭州,14年的时候还是绿皮火车,要20多小时才能到。列车轨迹蜿蜒向前,我的思绪也跟着列车方向,飞到东方地平线,那里有刚升起的太阳。我觉得自己就像那太阳一样,耀眼夺目,想象着未来无限的可能,我会在校园里认识很多朋友,我们一起吃饭、打球、上课,最终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
事实上呢,并没有。大学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浑浑噩噩”。基本上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和舍友朋友打打游戏、打打球,上课别的同学7点就开始占前排座位,我是和基友懒懒散散开课前将将走到教室,然后坐在靠窗的最后几排。我喜欢这个位置,这里玩手机不会被发现,而且还可以时不时向外张望看看路过的人。课堂上基本是学不到什么了,于是临近考试时抱抱佛脚。
前三年大学生活就这样,转瞬即逝,还没砸么出味儿来,马上就大四了,要找工作了。这个时候突然发现,好像自己大学啥也没学,什么也不会。其他同学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有的在大二就转专业,有的大三就开始实习,有的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考研,而自己什么也干不了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7月到9月初,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内心无比慌张。直到有一天和父母通电话,父亲给我说,要不然就试试考研吧,12月中才考,现在还有时间复习。于是我接过了室友的考研资料,他已经决定去家乡选调了,我接过他的衣钵,给自己规划了3个半月的考研复习计划,和另一个室友一起,开始每天7点到22点图书馆的生活。当然说是考研,心思也没有踏实。其他的同学这个时候已经拿了offer,或者确定了自己的去处,自己却没着落,我很焦虑。大学三年都没怎么上过课,基础太差,很多东西看起来很费劲,感觉自己大概率时考不上,或许还是早点准备春招好一点?
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到头来还是时间太少,数学基本只复习了一遍,很多题目都没时间自己做,只能看看答案。英语和专业课也是只看了一遍题集。政治算是复习的比较好的,但是这完全归公于肖老前辈,他简直时我的神。肖四肖八,我把所有题目的答案都背了下来,上考场我惊喜的发现,他的答案竟是考试的题目,而他的题目就是考试的答案。发自肺腑的感谢他。
还记得查分的时候,在放寒假,我在家里,忐忑不安的查询我的成绩,360分,心情很低落,因为去年考研的最低分也要380。我没有流泪,我怕父母看见。怕他们担心,我还说这次考的还可以,过了330分的校线了,可以面试了,我考本校老师面试应该会照顾我的。可是我的内心真实的想法是,该去春招了。
转折就在此刻悄然发生。本来360分毫无希望,但是今年考试难度加大,大家的成绩普遍也要低20分,我很幸运的走到了面试。21个人进入面试,有18个名额。我在教室门口和其他同学一样,惴惴不安,等待自己的名字被呼唤。
“xx”,请进。
“好的老师”。
进入教室,面试的所有老师,全是熟悉的面孔。思政老师最先提问:“xx,你是否拥护党”,“xx,你是否信仰’某某’邪教”。“我拥护党和国家,我不信仰邪教”。后面就开始专业面试,老师提到的问题,基本是上课时讲过的,听过一耳朵,凭借记忆和理解,大部分问题都回答了上来。出了教室,我深呼吸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自己又有书可以读了,不用再为未来忧愁了。我想这一次,我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不要再重蹈覆辙。
第一篇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吧。今后如果有机会,我再来为大家讲讲我的故事。并不想单纯发发牢骚,我更想把自己经历过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待若干年之后再来回忆一下这段岁月,或许我还会有不一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