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贴|关于明朝后期城防与居民身份证、女子裹足的疑问

您好,陌生人。
我是查寻型up主阿灯,我喜欢查各种资料。
然而显而易见的,大多数资料我查不到。
可能很少有人看过我去年的作品,当时我还一门心思想一边帮写小说、剧本的朋友们查设定资料,一边做营销号赚点私房钱。
但是很快,我做营销号不挣钱这件事,又一次出现了。



说回正题,去年做过一个“兵书”主体的视频,当时是因为我想写一场攻防战,所以在查找具体的兵书,也就找到了吕坤的《救命书》。
后来为了做一期以《救命书》为基础的“县城城防攻略”,还把全文翻译了一下。
我上高中都没写过这么多字的古文翻译...

后来重新整理资料,删删改改,基础6400字吧,再做口播稿子,估计要第一次冲击万字大稿了(绝不

说一下我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
大概在三方面吧。
其一,缺少城防实景素材。
目前我的图文资料,大概来自这么几本书:《救命书》(吕坤)、《练兵实纪》(戚继光)、《中国古代建筑大图典·下卷》(陈同滨等主编)。



我手里目前没有实景素材,目前能找到的一些纪录片素材,大多也模糊不清。
我尝试学习RPG MAKER,做个示意图出来。
然后第二天我就找不到我的城墙和草地了...

然后尝试使用AI绘图。
结果...我应该还不太会用...

不过这几期的封面图是有了。
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在学Stable Diffusion,感谢秋叶普惠菩萨。
倒是没想能再画个建筑物了,主要是画几个中式将军撑撑场面。


其二,是明末“居民身份证”的文物图片。
《救命书》正文第一页就开始说这个事儿。

但是目前我找到的几个类似功能的文物图片,都和文中所说的不符。


“宽六寸、长一尺二寸(明 营造尺1尺=31.1厘米,即18.6*37.3),白粉油面,上面写家长多大岁数,脸上有没有疤痕、麻子,几个儿子、几个孙子”,其内容倒是更接近《练兵实纪》里的手牌。

总之目前确实没有找到相关的图文资料。
能翻的论文啊什么的也都翻了,研究都是集中在皇室、官员等上层人物的身份证明,偶尔有军务相关的,但是老百姓这种“居民身份证”,目前阿灯是没用查到。

其三,是城门检查时,女人只查看脚丫子的疑问...
《救命书》提到,有敌情将近的时候,城门守卫人员按照牌子查验身份。如果是面生的人,递上来的牌子没有姓名,或者牌子内容和本人不符,都会直接捉拿送审,以免细作进城,成为内应。
因为牌子上没写女性的信息,所以对妇女进行查验的时候,只看两只脚。但是具体怎么查验,没有提。这就说明,“看脚一眼假”这种事,在当时是常识中的常识。
但是常识也就意味着,没有人会专门记录下来。这方面资料查找,可能更多的会体现在明清小说里...然而我目前没有查到。

我个人是有几种猜测的。
①明末的良家女大多裹脚,没裹脚的就是男人假扮的,或者异族人;
②汉族也存在没有裹脚的女人,那就粗看有没有泥巴、细看有没有疮痕,当时没有裹脚的女子基本都是农家的壮劳力,下地干活难免污垢、冻疮,如果细皮嫩肉,那就不是农家女。
我先自我攻击啊。
首先裹脚是流行的,但是乡下没裹脚的也有啊,第一条似乎不攻自破。
其次看脚是否脏、是否有伤,似乎也有失偏颇,山上的女山贼就细皮嫩肉了?
最后,男女大防啊同志们,当时足部被视为女性私密部位,你没个正当理由,能随便看脚?

当然,以上是猜测上的猜测,其实有个方向是可以直接把以上自我攻击全部破解的,就是吕坤在写《救命书》的时候,是以竭力抵抗,不相信任何可能背叛的人为前提的。
“除了各家可以证明身份,或者主人深信不疑的家仆外,所有被雇佣年份在三年以下的佣人、仆从,以及老幼病患需要其他人照顾的,都要逐出城去。”
也就是说,城防大事,为了防止间谍偷城,首先要对自己狠,那对你外来的人,只能更狠。
看一眼脚怎么了?你进城来要吃我的我的,要帮我给将士做饭,要帮我把战略物资做好,你家适龄的男人还要做一系列工作,甚至上城墙帮我守住城池(外来人不能随意上城墙),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了保住你的命,我的命,更多人的命。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了,越查资料越能体会,打仗和小时候听评书、听故事,完全是两回事。
杨家将,其实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大多数人,只是杨门女将“砍瓜切菜”一般冲阵时,里面的瓜菜...

说远了,这是一个【求助贴】,也是一个牢骚贴。
不知道这个视频最终会用多长时间才能做出来,毕竟折腾这些东西,就已经折腾了一年多了。
以我目前的个人能力,就算做出来,也不会多出彩。
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作品吧,尽力而为。
如果我有幸,您能看到结尾,感谢您的陪伴。
如果我有幸,能获得您一点点帮助。
那不就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