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石油要被淘汰了?中国造出“人造太阳”温度达1.6亿摄氏度?

图为核聚变
在全球能源开始减少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战略,希望利用可替代能源,取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但是目前的新能源获取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并不是最理想的方式,科学家认为最理想的就是核聚变能源,与传统大国重器不同,中国造出了“人造太阳”,或将改变全球能源结构,温度达到1.6亿摄氏度?煤炭石油要被淘汰了?

图为核聚变
此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建造出了首个世界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并且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在1.2亿摄氏度的情况下维持了101秒,在1.6亿摄氏度的情况下运转了20秒,使得人类对可控核聚变的研发又近了一步,标志着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已经率先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

图为核聚变装置
可控核聚变是当前科学人认为,人类最理想的未来能源,谁率先掌握了这项技术,就是掌握了打开未来能源大门的钥匙,人类对能源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对能源的需求量也直接反映了科技文明的发展水平,核聚变领域的突破,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可以影响到人类目前的各个领域,堪称是又一次工业革命。 虽然有观点认为,核聚变从理论和试验,再到实际应用,人类可能需要花费50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认为现在就开始研究核聚变是一种巨大浪费,但是如果现在人类不研发,放到以后研发,还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核聚变这种可以对社会发展带来变革的新技术,越早研发对人类越有利,也就能率先得到能源红利。

图为核聚变装置
核聚变不用于以往的核裂变,核聚变是模仿太阳创造无限的能量,目前建造的核电站都需要使用铀235进行裂变,地球上铀的储量只有500吨,按照目前的消耗量,地球上的铀可能只够人类使用半个世纪,但是如果是利用核聚变,它所消耗的是氘和氚,每1升海水中有30毫克,足够人类使用上万年时间。 核聚变发电技术一旦成熟,那么人类今后再也不需要为电力担心,电力能源在上万年内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能,风能,光伏太阳能和核裂变发电,在核聚变技术诞生后也会黯然失色,如今中国已经在核聚变领域走在全球最前端,按照目前的进度,也许中国不需要花费半个世界,再过一二十年也有可能提前进入实际应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