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后金军:攻城时前锋被队友坑到全军覆没,三百人在战场上失踪
有一句话叫“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也不知道是出自于辽金战争时期还是明清战争时期。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后金军在明清战争中的表现确实有资本让别人感叹一句“满万不可敌”但你要说后金军每一仗都打得顺风顺水吗?那也不一定,哪怕是在萨尔浒大战之前,后金军在对阵张承胤部、攻击抚顺时,都吃了不少亏,甚至还出现了一整个牛录在战斗开始前失踪了,战斗结束之后,整个牛录(三百人)的人才跑回来。

关于努尔哈赤在正式发动对明朝的战争时手中可动用的兵力总数在10万上下,这个已经不需要多赘述了。早在快30年前,也就是万历朝鲜战争时,建州女真政权所掌握的精锐兵力就已经达到了15000名,这个数字已经是明朝抚顺守军的10倍以上。在30年之后明清战争正式爆发时,后金政权的实力对于辽东来说,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所以当1618年四月十五日清晨,后金的大军来到抚顺城下的时候,这座只有1100名明朝守军的城市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当读完了努尔哈赤派人送来的招降书之后,李永芳穿上官服登上城楼喊话说愿意投降,但同时又令兵士准备作战,后金军竖起云梯登上城墙,李永芳这才骑着马出城投降,与他一起投降的还有中军赵一鹤,守备王命印在巷战中牺牲,抚顺沦陷,守军被俘598人。

在此之后,后金军就攻克“东州、玛根丹二城及小堡、台、屯共五百余”按照李氏朝鲜史料《光海君日记》记载引用后金使者的话“去岁四月十五日,我将领兵,抚顺等四镇,一时尽击,一处聚兵,所得牛马、布物、弓箭及所擒唐人点阅, 不知其数。抚顺镇将,则乞降生擒,我将有末女许嫁,时在奴城。又于五月晦间六月初生,欲向如许击破后,仍向辽东、广宁记料,而日炎霖雨,草树茂密, 时未定夺。所擒唐人千余名,則即削其发,服其胡衣,以为先锋”被俘并且编入后金军中的明朝士卒和平民有千人之多。

抚顺沦陷之后六天,也就是这一年的四月二十一日,广宁总兵张承胤又发兵来攻,双方交战于抚顺关外,清初史料满文老档记载“时明军于山上三处立营,掘壕布列枪炮以待。明兵虽如此布阵,我军全然不顾,即刻追击。初刮西风,待临近明兵,风尘骤转向明军,明兵枪炮则喑。英明汗军遂冲入击败之,陈斩广宁总兵官张承胤、辽东副将颇廷相并海州参将及游击五名,并千总、把总等官五十馀人,追杀明军万人四十里,仅三百人得脱得获马九千匹,甲七千副并有军械,是日分赏之”。

而明神宗实录将抚顺关外之战的明军损失记载得很清楚。广宁总镇大营阵亡总兵一人、守备一人、千总二人、把总一人、红旗官四人、夷丁三百三十四人;广宁游击营阵亡游击一人、把总一人、家丁八十七人;正兵营阵亡千总六人、把总八人,损兵一千一百三十四名;左翼营阵亡中军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军丁四百二十七名、右翼营阵亡军丁二十一名。

援辽总兵麻承恩营阵亡家丁五十四名;辽阳副总兵营阵亡副将一员、督阵红旗官一员、千总四员、把总三员、军丁四百六十四名;海州参将营阵亡参将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牢子官一员、军丁二百九十六名;沈阳游击营阵亡中军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军丁一百一十二名;武靖游击营阵亡红旗将官一员、把总一员、新兵攻击二百二十九名。张承胤部虽然并没有满文老档中说的那么惨,一万多人只有300人逃出战场,但也损失了至少百分之五十的作战人员,而且不乏参将守备千总这种中级以及下级军官。

如果从这看的话,努尔哈赤似乎没付出什么代价就取得了这两场战斗的胜利,而且歼灭明军五六千人,获得了非常多的城池以及人口。但是如果咱们细看一下满文老档的话还是能发现后金军是吃了一些亏的,哪怕是在最容易的抚顺战役之后,努尔哈赤还是处罚了一些人“攻抚顺城时,云梯已竖,前人先攻入城,后人未继,先入者殒身。因将二队未冲入之伊赖割耳鼻,贬身为奴”。

也就是说,虽然主将李永芳没有守城到底的决心,但是城内1100名明军还是做出了一些有效的抵抗的,后金军在进攻城墙的时候也出了一些问题,导致刚刚登上城墙的人被明军剿灭,所以这个“伊赖”可能是第二队攻城后金军的将领就被割去耳鼻,罚为奴隶,如此严酷的惩罚,由此可见“先入者殒身”数量应该不少。

在抚顺战役开始之前后金军内部还出了一件事,这件事情并不大,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直接放原文“此次出兵,有名阿齐者,属萨克达部舒赛牛录人,不遵军令,擅离众人,杀鸡烧食,另有四人见而共食之,时遇清河明兵,杀五人。遂斩阿齐,零割其肉,分与各牛录,以儆诸军”这名叫阿齐的后金军,擅自脱离队伍去偷偷烤鸡肉吃,吃独食,还有四个人被香味吸引,也和他一起吃,但烤鸡的香味吸引来的可不只是战友,一支从清河而来的明军小部队撞上了这场蹩脚的野餐,于是“杀五人”当然这个杀五人,我不知道究竟是这几个吃鸡的反杀了五个明军,还是明军杀了除了阿齐之外所有吃鸡的人。

查了一下满档原文,这里说的是这五个偷着吃烤鸡的人全死了,阿齐的尸体被努尔哈赤下令凌迟以儆效尤。这五个美食家应该也算在后金的损失之中。

当然最大的乐子莫过于打张承胤时 后金军的表现,努尔哈赤在抚顺关外之战结束之后,非常不满地说“五牛录额真及牛录额真,凡有委任职事,如能胜任,则受汗所任之事,否则,即以不能而却之矣若己不能而强受之,非止其一身也,管百人者,则误百人之事,管千人者,则误千人之事矣!所谓事者,皆汗之大事也!”翻译过来就是:没能耐管事就滚,为什么他发这么大的火呢?

再说几个人的处理结果“受命辖五牛录之噶尔泰,因管 带不力,革去管带五牛录之职,夺其俘获;常古纳以谎报其五牛录失利情事,革去管带五牛录之职,没其俘获;纳齐布侍卫以虚张声势,将其以五牛录额真名分赏赐之物,尽行免之。伟齐以虚伪急躁,而拟虚伪之罪,未没其俘获”抛去后面那个虚张声势的,前面两个是管带不利和隐瞒作战失利。由此可见,后金军在对张承胤的作战之中,至少有五个牛录作战失利。还有就是本文文首说到的那个莫名其妙消失的牛录“诸贝勒遇敌,前往迎战,舒赛牛录之人,皆不知去向,直到敌退还师,方与其人相会,故革去舒赛管带牛录之职,没其俘获”一个牛录的人“皆不知去向”一直到明军残兵撤出战场,这些人才跑回来,这似乎是临阵脱逃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所以说看完这些信息,只能说后金军为了赢得这两场战斗是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的,但后面人家就是这么写的“其时明军万人,置大炮一百,小炮一千,虽布列枪炮千百,仅击亡我后方役兵二人,数人仅中皮肉,并未致伤,犹有一人弹丸透其暖帽,未见受伤皆乃天神助我避之也!能透二三层铁甲之枪炮,中我赤身或身着单薄者,竟未致伤,皆乃天神之庇祐也,反之英明汗兵所射之箭,所刺之枪,所砍之刀,皆能命中,亦乃天助,转瞬之间,即将山下驻营之许多兵,砍杀殆尽”这一通屁话算是把上文的脸打得啪啪作响。既然只被打死了两个,那“常古纳以谎报其五牛录失利情事,革去管带五牛录之职,没其俘获”是怎么回事捏?

所以总的来说,萨尔浒大战之前后金军实际上已经伤亡惨重,无论是在抚顺还是在抚顺关外都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是问题在于:人家血条厚啊。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