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结构:解锁故事能量的钥匙》——读书笔记
个人建议
不是很建议。
开始时间2022年10月30日完成时间2022年10月30日。
第一部门 结构之爱
结构就是你提前做了一些规划,一些事件一些关键节点。(有结构的讲述你的故事,先讲什么在讲什么)
1. 消出一些错误想法
结构不是公式化。(懂了,就可以随意使用了。)
路标的概念
结构相当于路标,引导你后续怎么写。
为三幕式结构辩护
三幕式结构还是好用的。别排斥。你也可以自己尝试新的结构。
2. 论情节设计和直觉式写作
一个是写大纲,一个是不写大纲。(不多说。)
3. 如何运用超级结构
在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看看。(结构嘛,他会告诉你,这里应该写啥,那里应该写啥)
4. 写作时的创造力
在写作的时候,有几种方法能够让你保持创意思维不中断。
小说日记
就是开始这个项目(这个小说)。
正式开始前,写一篇这个小说项目的日记。比如:目前这个小说我的进度,各种出现的问题……巴拉巴拉
地下室的孩子
带着你的问题睡觉,然后记录梦。看看对你的作品有没有帮助
运动
写累了休息休息,运动运动再写。
思维导图
自己画一画
向前跳
这个地方写累了,换个地方写。先写写让你感兴趣的情节。
5. 场景的结构
一个场景需要具备以下要素:目标、对立物、结果、意外。
目标
场景的目标,目标就是动力。(人物在这个场景要干嘛)
哪怕场景里面就主角一人,也会需要一些东西(目标):安慰,宁静,一杯酒。
对立物
对立物就是阻碍主角的一切。比如人物、地点(场景)、时间或者环境。(比如,反派的兵卒,桥断了,时间锁来不及了,环境人群忽然爆发了冲突)
还有就是人物内在的。(她明知道她和他是世仇。冲突)
结果
主角在这个场景达成了目的吗。
意外
思考一下场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不是场景中的意外也行)(根据需要加入你的故事)
6. 情感结构
展现情感的方式。大致五种:
1. 给它命名。(小强此时很害怕。)
2. 通过行动来呈现它。(小强紧张的四处张望,周围是一片漆黑。)
3. 通过身体的反应来呈现它。(小强打了个寒颤。)
4. 通过内心的想法来呈现它。(我就不应该来这里,不应该为了好奇心而探险。)
5. 通过对话来呈现它。(“王兵,你刚刚看见那个黑影了嘛?”)
第二部分 十四块路标
结构的五根“帐篷撑竿”(重要的支柱)是:困扰、1号不归之门、镜像瞬间、2号不归之门和最后的战役。
结构就是用来参考的。(不用较真)
感觉和《救猫咪》作者的节拍器差不多。(改天我买来看看,比对着看看)
以下是它们的自然发展进程:
第一幕(不超过小说的20%)
困扰--->爱心包裹--->反对转换的论点--->制造麻烦--->1号不归之门
第二幕(占大幅中间部分,主要情节再此发生)
踹小腿--->镜像瞬间--->抚摸小狗--->2号不归之门
第三幕(解决冲突)
增长的力量--->熄灯--->Q元素--->最后的战役--->转换
1. 困扰
主角有什么麻烦(挑战、改变)。
巧妙地让读书去关注角色,靠的就是那些对他们构成威胁的麻烦、挑战或改变。
作者举例,
改变《暮光之城》,女主去了新环境
即将到来的麻烦(未来的麻烦),坏人溜了进来,主角不知道。
2. 爱心包裹
爱心包裹是主角与其他人的一种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他的言语或者行动表明他关心那个角色的幸福。
这个是指主角珍爱之物,比如:女儿妻子家人、宠物猫狗、有特殊意义的物品(项链)
3. 反对转换的论点
这个怎么说呢。
就是主角先做一个和论点(主题)相反的声明。
比如是,家庭更重要,开始的时候主角说,家庭不重要重要的他的工作。(这样的反面表达)
故事最后肯定还是家庭更重要。
作者举例:《卡萨布兰卡》主角一开是表示我不会为任何人冒险,最后帮助了别人。
4. 制造麻烦
一个麻烦。类似预兆的小事。大事前的小事,导火索。
举例:灾难片。地震前的一些预兆。(不寻常的小事)
正常的剧情片也有类似的,出门各种不顺利。(隐隐约约有暗示,接下来会发生更加不好的事)
5. 1号不归之门
贝尔的其他书籍也有这个概念。(分别叫,无法折返的门,关口)
这个门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事件又变大了,得让主角抽不开身。(没法躲,不得不处理这件事)
6. 踹小腿
踹小腿就是说,你在主角迈入这个门后,就紧接着安排一件迈入门后的麻烦事。(踹小腿)
比如:主角假冒杀手(门后),假装杀手的一件麻烦事。
7. 镜像瞬间
镜像瞬间,是指主要人物在某一时刻不得不象征性的审视自身,就像在照镜子一样。他正在面临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改变或者死亡。
这里是说,有一件事,让主角审视自己,一个契机意识到自己什么什么。(可能自己做错了什么的。)(这里不用改变,但是让他意识到。)
两种,一种乐观,审视自己,我要改变。一种悲观,我完犊子了,没救了。
8. 抚摸小狗
主角做一件好事。(不就是救猫咪嘛,具体是不是一样,得有机会我买来看看。)
比如:打架,忽然发现角落里有个小女孩。救出小女孩,主角还受了点伤。
9. 2号不归之门
就是事情已经发展到不可调和了。主角认识到,必须要和反派干一架了。
引起主角要和反派正面对抗的一件事。(比如证据确凿了,该抓你了)
10. 增长的力量
让事态更加恶劣。(主角更惨了,反派更强了)
11. 熄灯
主角彻底“无路可走”了。主角心中也要有这个念头。
陷入了困境。比如线索断了。
12. Q元素
简单来说,是发生了某些事,让主角从自己的道德和情感的积淀中获得了勇气。
Q就是主角要觉醒的情感动力。(觉醒真正的力量,真正的良知。)
13. 最后的战役
就是真正的和反派打了。(孤注一掷)
14. 转换
转换就是,人物之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人物成长了。抠门的人最后大方了。
作者书中举例的一些电影《卡萨布兰卡》《亡命天涯》《星球大战》《暮光之城》《斯巴达克斯》《勇敢的心》《致命武器》《月色撩人》《饥饿游戏》等
个人举例
最后我个人在举个例子,帮助理解
困扰(麻烦和挑战)——主角是个警察,妻子要和自己打官司争孩子。
爱心包裹(珍爱之人)——小女儿和主角更亲近
反对转换的论点(反向的主题表达)——比如主角喜欢女儿但是假装不喜欢。“我才不喜欢你呢,跟你妈过去吧,去国外发展吧”。
制造麻烦(大事前的小麻烦)——主角有什么什么事耽误了,接女儿放学。
1号不归门(不得不介入之中)——主角没接到女儿,女儿被绑架了。
踹小腿(介入之后的麻烦事)——这件事可能主角警察的权限不够、不让他插手之类的
镜像瞬间(审视自己)——都怪我去迟了。我早上怎么能那么说女儿呢。
抚摸小狗(做件好事)——去学校帮助了其他同学,也获取了一些其他信息
2号不归门(不得不做个了断)——取的了重大进展了,知道坏人是谁了
增长的力量(事态更加恶劣)——反派也知道了,增加武力值。主角随着深入也越来越惨,各种受伤。
熄灯(困境)——主角不听话被革职了,回到家里冷清清的,没有女儿弄饭。线索断了。
Q元素(觉醒)——主角意识不能没有女儿,女儿是我的生命。拼劲办法从同事那里搞到了反派地址。
最后的战役——和反派正面决战。最后赢了,制服了歹徒,救了女儿。
转换(人物的转变)——大方的表达爱意(之前不表达,还假装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