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AB-13步战车,可能是百夫长坦克最后的改装型号

百夫长坦克作为英国设计生产的一代经典武器,在二战后成为英国手中一张外销王牌,不仅多国购买并将其投入实战,而且坦克本身也在不断的升级改装,要说它最后的改装型号,可能是乌克兰的AB-13步战车。

AB-13步战车的装工作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它改装的对象其实是约旦手中一批升级版百夫长坦克。这批坦克被称为“Tarik”,坦克的改动颇大,使用750马力的AVDS-1790-2A柴油发动机驱动,行走装置采用液压气动悬挂,武器系统安装了比利时SABCA火控系统,火炮安装了液压稳定系统。
以“Tarik”改装的步战车没有改变底盘的行走装置,其他方面则进行了大改。底盘前部为驾驶员位置,他配有一个独立的舱口和三具潜望镜。或许是坦克底盘很宽敞的原因吧,驾驶员旁边设置了另一名车组的位置,同时也有独立的潜望镜和舱口。

驾驶位背后是战斗室,延中轴线安装一座平顶锥型的炮塔,炮塔可360°旋转,主武器为一门KBA-2型30毫米机炮,另有一挺7.62毫米辅助机枪,炮塔左前方和右前方各安装有3具烟雾弹发射器,炮塔后部有另外8具。在设想中,战车还打算携带反坦克导弹和自动榴弹发射器等装备。
设计师用一台紧凑型的发动机替换了原先的型号,可能是涡轮增压的6TD柴油发动机或5TDF。在发动机与炮塔之间的空间设置了一个成员舱,里面可以容纳7名士兵,乘客可以通过两侧的潜望镜观察外面,同时还有射击口,该舱室的出入口在炮塔后方,并不是车尾的开合舱门,而是一个类似于沟渠的通道,可能是受到发动机和变速箱等结构的影响。

战车的装甲并不是固定的,它的基础装甲可以抵挡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伤害,不过车体两舷预留了装甲板安装位,炮塔也有额外的围绕外侧一圈的弯曲装甲板可供安装,此举可以提升步战车对常规武器的防御力,在拆除后也有利于减轻重量进行远距离运输。
虽然AB-13看起来似乎还不错,并且当时有不少国家手中的百夫长坦克都已经变得过时,改装成步战车或许是废物利用的好办法。不过并没有引起其他国家的兴趣,在那个时代乌克兰其实开发了不少类似的装备,打算用它们赚点外汇,不过基本没有获得用户认可,AB-13的研制工作大约在2000年左右停止。

AB-13步战车重量约为31吨,车长约7.8米,宽约3.5米,高约2.4米,车组3人,可搭乘7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