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安稳存笔钱?
大A,几乎每年都会来一次进ICU级别的风险教育。
一个朋友和我说,听你的话买了50w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现在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怕股市一直跌。
我说,你买了两套房子,价值大概是400万,买了100万的储蓄险,还买了50万的沪深300基金,总资产就是550万。
沪深300跌10%,你亏5w,对你的总资产而言,只是亏损了0.9%,无伤大雅。
但是,如果你买的房子下跌10%,那就是损失40w,对总资产的影响比基金大多了。
一
其实,这个朋友的资产组合,抗风险能力还是很强的。
100万的储蓄险是十分稳固的。
未来不管是生病了,还是养老要用钱,都可以从里面拿。
两套房子,都是自住的需求,涨跌也不用太在意。
50w的基金,即使波动再大,对总资产也没什么影响。
反而那些没有为未来做好储蓄,没有给自己存一笔安稳钱的朋友,需要多担心。
就投资而言,不管房子、股票,还是基金,都不能带给你确定性的未来。
因为没有人和你签订协议,未来你的房子会涨多少,你的基金每年的收益能到多少。
如果你的大部分钱,都买了房子。
最近你一定过的很不舒服。
今年全国上下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
从年初的严控涉房贷款规模,到后面限制住宅土拍次数。
再到打破学区房的确定性,而后多地又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格。
目的就是降低房子的流动性。
以后房子交易周期越来越长,持有成本越来越高。
如果你的大部分资产都买了基金股票,今年波动比较大,就更恐慌了。
今天听这个大V说,市场放量要上涨。
明天听那个老师说,中美关系恶化要下跌...
每天晚上辗转反侧,明天该不该买,明天该不该卖?
二
人性从来都是喜欢确定性的。
绝大多数人都没法和人性对抗。
面对房子、基金,这种波动极大、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品种,难免会陷入恐慌。
低落和失望的情绪,不光会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还会影响正常生活。
想要解决这种情绪带来的困扰,只能在自己的资产组合中,增加确定性强的品种。
也就是存一笔能带来固定收益的安稳钱。
说到这里,大家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一定是银行存款。
当然,也有可能一些对理财了解多一些的朋友,会想到债券、信托。
之前还有朋友来问恒大的债券。
我的回答是这些东西——碰都不该碰。
买债的收益率本来就不高,但要损失的话,就是全部的本金。
另外,其实购买债券的99%都是机构投资者。
你要买债券,你的对手就是经验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很广的机构。
和这样的对手干,你赢的概率太小了。
最近几年信托也打破刚兑,屡屡暴雷。
无论什么信托产品,最重要的是要看底层资产的风险控制和兑付保障。
很多人认为信托产品有房子托底,有政府背书,安全性没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盘点一下超过20万亿的信托。
延期兑付的,恰恰多数是房地产行业和政府信用类项目。
这类项目资产投向非常集中,几亿的资金都投在一个项目里。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部分政信类项目收不抵支,只好延期兑付,导致信托公司与地方政府对簿法庭,最终一地鸡毛。
三
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知道,投资里有一个不可能三角。
说的是任何投资品种,低风险、高收益和高流动性,这三者不可能同时存在。
但最近我发现,资本市场上,却有一个投资品种,能够尽量兼顾这三者。
它们就是用来做资金增值的储蓄险,比如年金险和增额类终身寿险。
首先是风险程度。
年金险和增额类终身寿险的安全性,甚至比银行存款要高。
很多人可能觉得,把钱放在银行更靠谱。
其实这是不对的。
极端情况下,如果银行破产。
你存在银行里50万以内的存款,是不用担心的,有存款保险制度兜底。
但是超出的部分,就不能保证了。
如果保险公司破产了,《保险法》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将你的保险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
如果保险公司自己办不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指定保险公司来接盘。

出自保险法第九十二条
也就是说,把钱放银行,个人可以获取最高50万的赔偿。
而放在保险公司,遇到极端情况,还有国家兜底。
其次是收益性。
在我看来,年金险还有增额类的产品,本质上就是披着保险外衣的投资品。
和银行存款相比,还有几个优势。
第一、收益率更高
现在银行的大额存单,三年期的利率大概在3.25%-3.5%。
这种是单利。

银行存款利率对比
增额类终身寿险,真实年利率接近3.5%,而且是复利。
增值30年,折算为银行存款单利有6%,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多了。
第二、长期锁定高利率
银行存款的利率,长期看是下行趋势,这个逻辑我们已经说过了。
就算你去存一个三年期的存单,也只能锁定未来3年的利息。
过3年你再去存一次,利息大概率又降低了。
拉长时间看,过个十年八年,再去银行存钱,估计最多也只能存个2%的利率。
增额类终身寿险关键看现金价值表。
这个代表你真实能够拿到的钱,比如我之前给自己投保的那份增额寿险。

我的增额寿险现金价值表
根据现金价值表,30年之后,投入的100万变成了239.9万。
如果这笔钱不取出来,再过30年之后,现金价值是673.1万。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钱,写进合同里的,有法律效力,保险公司给你兜底的。
这样算出来真实年利率在3.4%以上,按照接近3.5%的年化复利增值。
时间越久,折算成单利就越高。
持有30年后,单利有6%。
如果持有60年,单利能达到11.46%。
所以存银行,你吃到的利息,越来越少。
而这类储蓄险,你吃到的利息,越来越多。
第三、帮助你储蓄
很多人没有记账的习惯,很多时候,钱花着花着就没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没的。
买了增额险以后,每年都需要存一笔钱进去,相当于强制自己攒钱了。
类似房贷,能够无形中催着你存下钱,换成资产。
四
现在市面上的储蓄险很多,选择比较麻烦,一不小心还容易入坑。
根据优中选优的原则,我推出了一个“养鹅计划”。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为什么叫养鹅呢,这是源于一本小白理财的经典著作《小狗钱钱》。
养大一只金鹅——就是投入我们的本钱。
然后源源不断的下金蛋——就是我们的收益。
我把这个养鹅计划分为两部分:
计划一:闲钱养鹅计划,每年投入1w,累计30年。
计划二:金鹅养成计划,每年投入5w,累计投入10年。
核心的理念就是年轻的时候,每年都攒下一笔钱。
等年纪大的时候,每年都可以取出更多的钱来。
比如计划一,30岁的时候开始,连续30年每年投入1万加入养鹅计划。
30年之后,自己不知不觉分批投入,已经存了30万元。
60岁开始,你每个月都能领到3千,只要活着就能一直领,没有上限。
它还有保底机制,最差也能取出73万。
比投入保费翻了一倍还要多,接近3.5%左右复利,比银行的收益高多了。
30年里,每年投入1万,每个月就是800块,其实也没什么压力。
这1万不强制自己买储蓄险,也可能悄无声息地花没了。
所以这个计划适合攒不下来钱的年轻人。
计划二每年投入的金额比较大,交费时间短,现金增值速度更快。

比如每年交5万,交10年。
如果一直不用这笔钱,它就继续复利增长,等到了88岁,可以一次性领取304万。
适合为未来孩子上学准备一笔教育金,或者给父母准备一笔养老钱。
关注二姐,每天进步一点点,为你科普保障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