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怎么安稳存笔钱?

2021-08-05 23:50 作者:二姐聊保障  | 我要投稿

大A,几乎每年都会来一次进ICU级别的风险教育。

一个朋友和我说,听你的话买了50w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现在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怕股市一直跌。

我说,你买了两套房子,价值大概是400万,买了100万的储蓄险,还买了50万的沪深300基金,总资产就是550万。

沪深300跌10%,你亏5w,对你的总资产而言,只是亏损了0.9%,无伤大雅。

但是,如果你买的房子下跌10%,那就是损失40w,对总资产的影响比基金大多了。

其实,这个朋友的资产组合,抗风险能力还是很强的。

100万的储蓄险是十分稳固的。

未来不管是生病了,还是养老要用钱,都可以从里面拿。

两套房子,都是自住的需求,涨跌也不用太在意。

50w的基金,即使波动再大,对总资产也没什么影响。

反而那些没有为未来做好储蓄,没有给自己存一笔安稳钱的朋友,需要多担心。

就投资而言,不管房子、股票,还是基金,都不能带给你确定性的未来。

因为没有人和你签订协议,未来你的房子会涨多少,你的基金每年的收益能到多少。

如果你的大部分钱,都买了房子。

最近你一定过的很不舒服。

今年全国上下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

从年初的严控涉房贷款规模,到后面限制住宅土拍次数。

再到打破学区房的确定性,而后多地又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格。

目的就是降低房子的流动性。

以后房子交易周期越来越长,持有成本越来越高。

如果你的大部分资产都买了基金股票,今年波动比较大,就更恐慌了。

今天听这个大V说,市场放量要上涨。

明天听那个老师说,中美关系恶化要下跌...

每天晚上辗转反侧,明天该不该买,明天该不该卖?

人性从来都是喜欢确定性的。

绝大多数人都没法和人性对抗。

面对房子、基金,这种波动极大、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品种,难免会陷入恐慌。

低落和失望的情绪,不光会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还会影响正常生活。

想要解决这种情绪带来的困扰,只能在自己的资产组合中,增加确定性强的品种。

也就是存一笔能带来固定收益的安稳钱。

说到这里,大家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一定是银行存款。

当然,也有可能一些对理财了解多一些的朋友,会想到债券、信托。

之前还有朋友来问恒大的债券。

我的回答是这些东西——碰都不该碰。

买债的收益率本来就不高,但要损失的话,就是全部的本金。

另外,其实购买债券的99%都是机构投资者。

你要买债券,你的对手就是经验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很广的机构。

和这样的对手干,你赢的概率太小了。

最近几年信托也打破刚兑,屡屡暴雷。

无论什么信托产品,最重要的是要看底层资产的风险控制和兑付保障。

很多人认为信托产品有房子托底,有政府背书,安全性没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盘点一下超过20万亿的信托。

延期兑付的,恰恰多数是房地产行业和政府信用类项目。

这类项目资产投向非常集中,几亿的资金都投在一个项目里。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部分政信类项目收不抵支,只好延期兑付,导致信托公司与地方政府对簿法庭,最终一地鸡毛。

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知道,投资里有一个不可能三角。

说的是任何投资品种,低风险、高收益和高流动性,这三者不可能同时存在。

但最近我发现,资本市场上,却有一个投资品种,能够尽量兼顾这三者。

它们就是用来做资金增值的储蓄险,比如年金险和增额类终身寿险。

首先是风险程度。

年金险和增额类终身寿险的安全性,甚至比银行存款要高。

很多人可能觉得,把钱放在银行更靠谱。

其实这是不对的。

极端情况下,如果银行破产。

你存在银行里50万以内的存款,是不用担心的,有存款保险制度兜底。

但是超出的部分,就不能保证了。

如果保险公司破产了,《保险法》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将你的保险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

如果保险公司自己办不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指定保险公司来接盘。

出自保险法第九十二条

也就是说,把钱放银行,个人可以获取最高50万的赔偿。

而放在保险公司,遇到极端情况,还有国家兜底。

其次是收益性。

在我看来,年金险还有增额类的产品,本质上就是披着保险外衣的投资品。

和银行存款相比,还有几个优势。

第一、收益率更高

现在银行的大额存单,三年期的利率大概在3.25%-3.5%。

这种是单利。

银行存款利率对比

增额类终身寿险,真实年利率接近3.5%,而且是复利。

增值30年,折算为银行存款单利有6%,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多了。

第二、长期锁定高利率

银行存款的利率,长期看是下行趋势,这个逻辑我们已经说过了。

就算你去存一个三年期的存单,也只能锁定未来3年的利息。

过3年你再去存一次,利息大概率又降低了。

拉长时间看,过个十年八年,再去银行存钱,估计最多也只能存个2%的利率。

增额类终身寿险关键看现金价值表。

这个代表你真实能够拿到的钱,比如我之前给自己投保的那份增额寿险。

我的增额寿险现金价值表

根据现金价值表,30年之后,投入的100万变成了239.9万。

如果这笔钱不取出来,再过30年之后,现金价值是673.1万。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钱,写进合同里的,有法律效力,保险公司给你兜底的。

这样算出来真实年利率在3.4%以上,按照接近3.5%的年化复利增值。

时间越久,折算成单利就越高。

持有30年后,单利有6%。

如果持有60年,单利能达到11.46%。

所以存银行,你吃到的利息,越来越少。

而这类储蓄险,你吃到的利息,越来越多。

第三、帮助你储蓄

很多人没有记账的习惯,很多时候,钱花着花着就没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没的。

买了增额险以后,每年都需要存一笔钱进去,相当于强制自己攒钱了。

类似房贷,能够无形中催着你存下钱,换成资产。

现在市面上的储蓄险很多,选择比较麻烦,一不小心还容易入坑。

根据优中选优的原则,我推出了一个“养鹅计划”。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为什么叫养鹅呢,这是源于一本小白理财的经典著作《小狗钱钱》。

养大一只金鹅——就是投入我们的本钱。

然后源源不断的下金蛋——就是我们的收益。

我把这个养鹅计划分为两部分:

计划一:闲钱养鹅计划,每年投入1w,累计30年。

计划二:金鹅养成计划,每年投入5w,累计投入10年。

核心的理念就是年轻的时候,每年都攒下一笔钱。

等年纪大的时候,每年都可以取出更多的钱来。

比如计划一,30岁的时候开始,连续30年每年投入1万加入养鹅计划。

30年之后,自己不知不觉分批投入,已经存了30万元。

60岁开始,你每个月都能领到3千,只要活着就能一直领,没有上限。

它还有保底机制,最差也能取出73万。

比投入保费翻了一倍还要多,接近3.5%左右复利,比银行的收益高多了。

30年里,每年投入1万,每个月就是800块,其实也没什么压力。

这1万不强制自己买储蓄险,也可能悄无声息地花没了。

所以这个计划适合攒不下来钱的年轻人。

计划二每年投入的金额比较大,交费时间短,现金增值速度更快。

比如每年交5万,交10年。

如果一直不用这笔钱,它就继续复利增长,等到了88岁,可以一次性领取304万。

适合为未来孩子上学准备一笔教育金,或者给父母准备一笔养老钱。

关注二姐,每天进步一点点,为你科普保障生活~




怎么安稳存笔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