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公共空间的极致运用
《夜·店》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无厘头喜剧片,影片以一家24小时便利店为叙事空间,徐峥作为监制和主演,对于公共空间的叙事和笑点的营造都进行了极致运用。电影是在橙天和中影“青年导演计划”中诞生,作为小成本电影,在影片中却出现了许多明星,这也是这部影片在当时籍籍无名而后又被看到的重要原因。伴随着乔任梁、赵英俊的离开,李小璐负面新闻的爆出,他们在银幕上不多的作品被再次翻出,在重看这部影片时,有许多弹幕感叹影片在“超市”单一空间下的小成本但也输出了许多笑点。 作为15年前的电影,无论是情节内容还是技术手段都显得有些许过时,然而其对空间的运用还是可圈可点的。《夜·店》是讲述以往往便利店某一夜晚的事情,因为老板娘边看电视边工作的坏习惯打错了何三水的彩票,使何三水错失9500的奖金,在讨要未果的情况下,何三水与投靠他的侄子一起讨债,在争执不下中,最终粗暴绑架店员,私自收取便利店营业额,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促销赚钱、与抢劫犯斗智斗勇、收获圆满结局的故事。在影片中,便利店不仅仅是作为城市文化的符码,也并非单纯的消费主义场域,而具有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功能可以将不同职业的人群纳入到便利店这一公共空间,为无厘头闹剧提供叙事逻辑基础。 在影片便利店这一公共领域中,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力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具有表征意味的五类人群。首先是背井离乡打工的店员唐小莲和李俊伟,他们是漂泊的年轻一代,在超市兢兢业业工作,他们建设城市,日夜守护城市,是被老板呵斥怀疑的职场小白,也是遇到困难思念家乡亲人的游子。而老板则就是代表了城市土著,是社会发展中改变与被改变的一批人,带着假发,打着麻将唱着歌,养着宠物,这些时髦的城市印记是老板娘孤独灵魂的证据。轮胎与何三水作为农村流向城市的打工者,质朴老实认死理的性格受到城市洗礼,太过信任别人而被骗、错失中彩票机会。抢劫者和警察作为秩序破坏者和秩序守护者也共同成为“公共空间”的组成者。在汪汪便利店的这一夜可以称为传奇的一夜,所有戏剧性的故事都在这一时间内发生,然而便利店又为这一戏剧性提供了合理的场域,毕竟便店是人人都需要涉足的地方。 从超市的空间入手,电影铺陈了许多细节描写来支撑许多无厘头的行为。首先从空间整体来说,许多超市的场景仅仅是作为电影一个叙事的地点,成为偶遇、消费、生活的表现载体,因为人流量与生活需求为这种叙事提供可能,却不会大肆的在超市进行大段的拍摄,因为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颜色构成与电影美学相悖。而电影《夜·店》却将超市便利店深度还原,并利用超市的摆设进行叙事,电影中便利店的电视机、冰箱、冰柜、KTV工作间、和仓库都为戏剧化的一夜铺垫着合理。 从警察在柜子里找喜欢的饮料,说明了冰柜的不合理到带着头套的朱辽看错门冲进冰箱,警察边说话遗忘的手机成为超市遇到集体绑架的获救关键,而真正从未上锁的真正的门却成为里面人的渴望。KTV与便利店的空间的呼应的,是可以用第三视角注视监控便利店,但也被便利店人员操纵管理的存在,朱辽的歌声既是和轮胎的斗智斗勇,也是为成名、为被赏识埋下伏笔。为了尽快销售商品,拿到钱五折营销的策略以为是电影的顺势而为,而真正的反转引起了抢劫珠宝的事件,而电视也随之更有意味,许多超市装电视机是为了广告宣传,也有为播放监控画面,而影片中是为了到打发老板娘的无聊,因看电视造成的失误也就成为这一夜无法安宁的导火索,电视画面成为确认抢劫犯身份的证据,不安全的电视支架成为隐患观众期待从中看到事故的发生,没想到等来的确实与抢劫犯的奋力相博。 电影的结构与叙事通过便利店公共空间的设施得到了自洽,电影如一场小品一场闹剧,但是在便利店的相互谋算中形成了公共领域中的“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遇到抢劫犯后,成为明星的梦想,扣员工工资的想法、拿回最后的3.5元的执念都没有了,抢劫犯作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不仅对政治社会有深远影响,还威胁着他们和他们“关心”的人的安全,在此情况下,便利店将冤家转换为盟友,再与抢劫犯交流之外彼此间的问询已经从讨论公共事务升华为个人情感,在这一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才会生发出一个新的团体拥有超越警察的勇气来解救人质。 因此便利店的作为影片叙事并具有了多重能指,作为街边小店,便利店是建设城市者的物质补给站,服务茫茫人群,在客观的时空中见证着百态的人生,从深夜坚守岗位的出租车司机、到外国友人,有矛盾的情侣等等,在这天夜里聚集的人群看似奇葩,确也是日常来往超市人群中的甲乙丙丁,他们或怀揣梦想,或纨绔执拗、或者违法乱纪,但是也有内心的柔软,与坚定的公共事务判断,小小的便利店是社会人群的缩影,来来往往,兜兜转转才会发现最在意最珍贵存在。 那天之后汪汪便利店成为水汪汪便利店,多的一个字是何三水收获芳心,也是其管理才能的实现,敏锐的算术和接待顾客的耐心,甚至对设施细节的关注都证明着其加入汪汪便利店的适配性。而这多的一个字也证明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夜确实存在,在警官再次询问店员是否有对象并介绍的话题时梦回那一夜前的安宁。 在这个便利店的公共场所,每个顾客都真实的存在过,他们讲述并选择着自己的诉求,有的人可以在城市的游荡中用物质填充着需求,也有的人在孤独中收获了陪伴与情谊,那一夜的店,不止是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