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迟到的凭吊

2022-04-24 15:22 作者:唯有缄默方永恒  | 我要投稿

——看着手中的青团,我知道已经没有时间再拖下去了……

艰难的将共享单车顺着滑道推上人行天桥,一边踱步一边看着来往车流由此穿行,阴沉的天空、拂过不算清新的风,让我的心有了一丝焦躁的感觉。

反复掏出手机查看时间,突然想起那二十世纪早期英伦的绅士们,为表儒雅而端详着他们做工考究的怀表,尽管如此,我不知二者有何异同,但看着那时间的秒针一刻一刻前进,那仿佛铁锤一下一下无声的敲击着我的理智,指针旋转再也容不得半点喘息,在那个瞬间,我想要将全部的感想记下。

可好笑的是我无数次描写时间,而最终选择了无数次中最差的一次……

从对历史的遥望、到对节日的凭吊、再到对情感的纪念、然后是学业压力终结的宣泄,最后被时间消磨,什么都不曾剩下,只有一丝缥缈的思想和一片空洞的文字。

夜晚总给人宁静的感觉,而遥望星空则让人沉浸得神秘且深邃,每次回想起梦想的原初,虽然没有太多后悔,但免不了许些唏嘘:总是在确定目标后,从起点出发的行径就开始急速偏转;总是在自信与自负中左右横跳;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观察世界、揣测他人。

让我惊恐的是连最基本的义务,我也无法轻松尽到。或许嫉妒是让人变得脆弱的原因,或许本就不应该纵容情绪宣泄而影响我那敏感的内心。最痛苦的是:明明知道那一切都是对的,可因为现实中的总总原因,所有人都在偏离那个正确的选项,也许吧,错的只有我这个“与众不同”的人。而我觉得最愧疚的便是,自己所学从学费开始,就没办法为这个国家的前进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最微小的,与我们的先辈相比,我有愧于自己的身份。而更加愤怒的是,本应承担这一荣誉的人就是一群贪图享乐的虫豸,成绩?那是什么?不过是那些人粉饰自己的门扉,对,那一部分仅仅只是一部分,却并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我仍然深深厌恶着自己,厌恶着这个群体。感到愤怒与悲哀?是,那又有什么作用呢?事实不会随着普通人的意志而改变,非常现实,也非常令人厌恶。

我不敢奢望未来,并不代表我会接受令我厌恶的一切。虽然不能肯定五年、十年后我依然会坚持,也许那时的我会成为所述虫豸的一员、会看着现在的文章、嘴角会扬起轻蔑的笑容:嘲笑这时的天真。

纯粹的天真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与幼稚等同。

在略硬的床板上屏住呼吸、咬着牙一下一下做着俯卧撑,脑中弥漫着这些散乱的情绪:已经是多少次开始?又是多少次结束?和多少次这样颓然的想到未来?我明白:多少人想要将一切都交给时间来潜移默化,可是如果现在不做,那么要等到十年之后再开始吗?看着灯火辉煌的隔壁楼房,想着前段时间有人向我发着私信,说我的文章还不错,被人认同的感觉真的不错啊,可梦想被给予他人的希望,变得越发沉重,慢慢的我觉察得出,这似乎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一个了,背负他人的愿望已经足够沉重,为什么还要用利益、虚荣去苛求?会沉重的喘不过气,直至放弃……

试着用他人的气息来沾染“我”的那一刻,“我”便不再纯粹。

过于炽烈的愿望会被时间磨损,过于灼热的情感会被时间修正……

但有总比没有要好。

甜蜜的、苦涩的都成了记忆,剩下的只有“虚妄”的寂寞,他们的一切努力把我衬托得混账的不像话,如果游戏不能给人带来快乐,那么它便是痛苦的源泉,他人就此放弃,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如此一意孤行的劝人留下,反倒不尽人意。我脑子里的画面变得单调且可陈善乏了,我们之间仍然是陌生人,关系比之昨天,或许变得更加陌生,可无论这个“朋友”最后变成什么样子,我也只是希望不要死在开头,不想再次重复那永恒不变的梦魇。但从它们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也就代表一个又一个『先例』,刻印在后继者的基因中无法根除,每当环境允许便再次冒出,所以啊,对于人来说只有『坏』与『更坏』有据可依人便不会迷惘。

没有想过相见的可能,自然也没有计算过相见的概率,一切对我来说不过是坐地铁时流动的背景,只是有些背景的确让我心动、有些让我羡慕,但本质毫无不同。渠道终归是渠道,他们是他们,而我仅能代表我。尽然现在的我还没资格回答,但我相信:未来的我一定会给出答案,哪怕并不完美,尽管时过境迁那时我也会嫌弃那个答案太过简陋,但在此时我的眼中也胜过断续的支支吾吾。

我确信又看清楚了一些东西,但迷茫的部分更多,有了一个虚妄的目标,至少使得麻痹的人也有了继续“虚伪”的动力,只是问题在目标破碎后,或许得到的是更多的迷茫,也说不一定……

我总相信,人的责任是对等的,尊重是相互的,信任是需值得珍惜的。无论是感情也好、日常交互也罢,以自己的意志专断行事,因为处于网上、是陌生人而肆意妄为,我实在不忍心去想象那现实生活中的面孔——虚伪的彬彬有礼、板着脸的热情……

这文章大概率会石沉大海,不会引发一丝波澜……

但我无意教任何人做任何事,因为文章空洞而缺乏灵魂,我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下,当太阳再次升起,我仍是我,你仍是你,除了网上多出一团数据外,整个世界没有任何不同。

想起有先哲曾说过:人的肉体必然会湮灭,但精神却会永远存在。但就这样吧,我并不想去探究那无尽的可能,精神的扩张始终有无形的边际。

打量着这个路口的东南西北,这里的一切与我的记忆大相径庭,我突然想起在十年前的校庆上,当时的学校也与那些黑白的相片毫无关系,不是吗?

成长会失去灵魂的,变得无趣、变得现实、变得势力。

或许没的边缘无限接近悲剧,但悲剧本身并不是美的具现,既然是故事就不应过度去追查它的真伪,只是我不太习惯说假话。坚持和珍惜那些我们认为美好和正确的,并为此而付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而他们所做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关于每段文字记录,或许背后有什么难以言喻的情绪,可是当忘却再铭记,多出来的恐怕是新生的灵魂,情感并非一成不变,只有『恨』才会永恒。

——二零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迟到的凭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