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兽总论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兽类与猛兽
兽类,通常用于称呼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从进化的程度来说,可分为原兽类,如鸭嘴兽、针鼹等卵生动物,它们是兽类中最原始的一类。其次是后兽类,这一类动物虽较原兽类进化程度高些,但也属于古老低等的一类,如有袋类动物,它们虽然是胎生,但没有胎盘,幼兽是在母兽的育儿袋中发育成长的。最后是真兽类,它们是现生兽类中最高等的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甚至整个动物界中进化地位最高的类群。
兽类主要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第一,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第二,身体表面被毛。
第三,胎生(鸭嘴兽、针鼹除外),哺乳类动物。
第四,恒温。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也能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从而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扩大了分布范围。
第五,脑颅扩大,大脑相当发达,在智力和对环境适应上超过其它动物。
第六,心脏左、右两室完全分开。
第七,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颊齿。
兽类对周围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因此,在它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兽类几乎占据了地球上陆地、天空、海洋所有的空间,并使它们在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异,衍生出许多特化的种类。
兽类对周围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必须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方能生存下去。因此,在它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兽类几乎占据了地球上陆地、天空、海洋所有的空间,并使它们在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异,衍生出许多特化的种类。
兽类从分类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啮齿目、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灵长目等20多个类别,分别适应了不同的生存环境。其中有些类别生存得非常成功,在全球范围均有分布。
猛兽,通常用于称谓食肉目下的裂脚类。以前食肉目分为裂脚亚目与鳍脚亚目两个亚目,后来有一段时间又取消了这种分类法,这里沿用这一名称。这是兽类中人们最熟悉的类别之一。但是也有人认为,小型食肉动物并不算凶猛,只有能对人造成严重威胁的动物才真正能算猛兽。
食肉目的一些成员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重要性无可替代,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几乎所有的顶级食肉动物的生存都处于濒危状态,小型的肉食动物也有不少受到了一定的威胁。食肉目成员适应从海洋到陆地的不同生存环境,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食肉目的最主要特点是具有裂齿,裂齿由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的第一枚臼齿构成。
裂脚亚目从分类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猫科、鬣狗科、犬科、鼬科、熊科、浣熊科、灵猫科、獴科等。但是对于狭义上能对人造成威胁的猛兽来说,一般只包括猫科、鬣狗科、犬科、鼬科、熊科这5个科。所以其它的科就不做介绍了。
第二节 自然斗兽与人为斗兽
动物,特别是猛兽,因为领地重叠等原因,在自然条件下即有可能产生冲突。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冲突,我们称之为自然斗兽。不仅不同科的动物会产生冲突,如老虎与狼群,或是狮子与鬣狗等,同一科的动物也会产生冲突,如灰狼与郊狼,棕熊与北极熊等。因为动物的种类很多,猛兽的种类也很多,因此自然斗兽也是多种多样的。
与自然斗兽相对的,就是人为斗兽。人为斗兽是人类用人为的方式让自然状态下无法相遇或相遇难度较高,相遇机会较少的两种动物近距离接触,从而引起争斗的斗兽形式。
与自然斗兽的多样性不同,人为斗兽的对象一般较少。自然斗兽中,猫科动物与鬣狗科动物、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猫科动物与鼬科动物、猫科动物与熊科动物、犬科动物与鼬科动物、犬科动物与熊科动物、鼬科动物与熊科动物均有发生争斗的情况,而且每一科都有多种动物发生了争斗。而人为斗兽一般都是老虎与狮子之间的虎狮斗,原因在以后会提到。因此,如果不是特别说明,狭义的人为斗兽一般就特指虎狮斗。
第三节 动物迷与狮吹
喜欢动物的人,就是动物爱好者,也就是动物迷。动物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生态动物迷,一种是斗兽动物迷。
生态动物迷就是关注动物生态的动物迷,比如关注动物保护情况,以及著名的动物的生活现状等的动物迷。斗兽动物迷就是喜欢斗兽的动物迷,更关注动物的强大。换句话说,生态动物迷更关注动物之“美”,而斗兽动物迷更关注动物之“力”,两者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动物,都有力和美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我们既不能脱离动物之美而空谈动物之力,也不能脱离动物之力而空谈动物之美。因此,生态动物迷与斗兽动物迷也是动物迷这一个群体的两个方面,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两者统称为动物迷。
既然生态动物迷与斗兽动物迷是统一的,而不是敌对的,那么有没有某个群体是与动物迷敌对的呢?有的,这就是狮吹。不过我们要注意,这里的狮吹指的是广义上的狮吹,而不是狭义上的狮吹。
狭义上的狮吹,指的是过分夸大狮子的斗兽强度的群体。而广义上的狮吹,则包括了狭义上的狮吹、狭义上的熊吹、狭义上的野猪吹等等一系列动物吹,任何动物吹都可以列入广义上的狮吹的范畴。这是因为,熊吹、野猪吹等等,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从单纯的狮吹分化出来的。有关狮吹分化的内容在第五章会涉及到。因为最早只有狮吹这一种动物吹,后来才分化出这些多种类的动物吹,所以这些动物吹都可以被称作狮吹,也就是说广义上的狮吹包括了所有类型的动物吹。
狮吹与狮迷存在区别。狮迷是动物迷的一种,喜欢狮子的动物迷都可以叫做狮迷。即使是更喜欢老虎,也有一点喜欢狮子的人,也可以被叫做狮迷。狮迷是一个正常的群体,有生态狮迷和斗兽狮迷两种,但都比较客观。因为狮迷是一种动物迷,是一种喜欢动物的人,所以狮迷都是客观的。
生态狮迷,就是喜欢狮子生态的狮迷,经常发布一些著名的狮子或是狮群的生态、动态信息等等资料,让更多的动物爱好者了解到狮子的行为。斗兽狮迷,就是喜欢斗兽的狮迷,因为狮子的强大而喜欢狮子。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虽然狮子不如老虎强大,但在猫科动物里面,也算是一种强大的动物。狮子放在现代陆地食肉目动物里面,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动物,除了老虎以外,现代没有面对单只雄狮胜算超过50%的单只陆地食肉目动物,甚至胜算超过10%的都没有。而且,狮群可以捕杀非常大型的动物,如河马甚至是犀牛等等。所以,因为狮子的强大而喜欢狮子的斗兽狮迷的存在,是很自然的。
但是前面也提到了,狮迷是一种动物迷,具有客观性。所以,狮迷是认可老虎比狮子更加强大的。如果否认客观事实,那就不算狮迷了。否认事实的群体,就是前面提到的狮吹,是与动物迷敌对的一个群体。
狮吹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在百度贴吧的很多贴吧里面都存在。狮虎斗吧、猛兽吧、斗兽吧、棕熊吧等贴吧都有着大量的狮吹。对于狮吹,首先要明白一点,狮吹不是狮迷。因为狮吹不客观,狮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造假。为什么要造假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狮子的强度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要求,所以通过造假来使得假资料中的狮子达到他们心中的强度。
但是,假资料中的狮子,还是狮子吗?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和真实存在的狮子肯定或多或少存在着差距。相比较真实的狮子,狮吹要远远地更喜欢假资料中的狮子,所以狮吹并不能称得上喜欢狮子的动物爱好者。甚至更进一步,狮吹根本不能算动物爱好者,因为狮吹喜欢造假,经过造假的动物也就不是现实中的动物了。因此,狮吹不能算动物迷,自然也不是狮迷了。
假资料是狮吹的精神支柱。假资料的来源,是大约十年前,一个id叫做北极风神的狮吹首领通过ps软件制作的一些图片。后来的狮吹虽然数量众多,但是造假水平没有超越北极风神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沿用这些假资料。
狮吹就像传销组织,喜欢通过假资料来洗脑新人。狮吹通常都把这些假资料存好,随时都可以拿出来。一旦发现新人对虎狮斗感兴趣,就会立刻抛出大量事先准备好的假资料,以造成“科学理性、资料丰富”的假象,用以迷惑新人。尽管有一定阅历的动物迷都不会相信狮吹的假资料,但不可否认,对于辨别能力稍弱的新人,还是有一部分会被洗脑的。
虽然相信狮吹假资料的新人也不算多,但是狮吹还是会每天坚持传播假资料、坚持给新人洗脑。这是因为狮吹基本上现实没有事情,时间成本很低。对狮吹来说,给新人洗脑就洗脑了,不洗脑呢,也没别的事情。如果新人不信,最多浪费一点时间,反正狮吹的时间不值钱。如果新人信了,即使是暂时被洗脑了,这对狮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从狮吹的角度来看,如果给新人洗脑,就有小概率得到收获,即使没有收获,损失的时间也是一文不值。如果不给新人洗脑,就肯定没有收获。这就是狮吹每天坚持散播假资料的原因。
狮吹素质低下,行径下作。除了造假、传谣之外,还喜欢骂人和滥用权限。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客观的动物迷会阻止狮吹的传谣。相比较狮吹的假资料,客观的动物迷的言行自然可以打动更多新人,因此,客观动物迷是狮吹传谣的阻碍,自然成为了狮吹的眼中钉。前面说过了,狮吹的时间不值钱,所以狮吹既然把客观动物迷视作眼中钉,经常辱骂客观动物迷也是很自然的。即使辱骂没用,也不过损失了时间,如果把客观的动物迷恶心走了,那对狮吹来说可是大收获,甚至是比洗脑成功新人还要大的收获。
滥用权限呢,也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假的永远是假的,如果假资料和真资料同台展出,即使是新人也很难被假资料吸引。狮吹为了让假资料可以洗脑新人,就必须减少真资料。所以,在狮吹占领的贴吧,比如狮虎斗吧和猛兽吧、斗兽吧等,狮吹就会通过权限来禁止客观动物迷发言,以消除真资料,为传谣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