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县级变态反应学术组织在江阴成立!
为进一步适应变态反应学科的最新发展,提升专科建设水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过敏性疾病规范化诊治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工作者对过敏性疾病相关诊疗规范及最新诊疗技术发展的认识,更好地促进变态反应疾病诊疗领域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6月16日,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成立大会暨过敏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正式举行。此次大会邀请了来自江苏省内以及全国变态反应学科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变态反应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成果、典型案例分析、诊疗技术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授课与经验分享。通过整合学科优质资源,集聚一流专家学者智慧,推进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持续加强江阴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进一步带动该领域学术研究氛围提升,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相关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加快过敏性疾病防治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引进,助力构建覆盖基层的过敏性疾病规范化临床诊疗和防治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江苏、服务广大过敏性疾病患者贡献力量。此次大会由江阴市医学会、江阴市中医院共同主办,来自江阴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多家江阴地区医疗单位相关科室的专家代表共同参与了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江阴市中医院副院长花海兵主持。江阴市中医院院长、医疗集团总院长刘文清代表江阴市中医院致欢迎词,刘文清院长对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与莅临指导表达了诚挚欢迎与感谢,并预祝此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变态反应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症状容易反复,且学科覆盖面广,基层医疗单位对于变态反应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水平亟待提升。近年来,在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程雷主委的倡导与帮助下,江阴地区基层医疗单位主动开展变态反应疾病临床研究,积极推动科普宣传,让过敏性疾病家喻户晓,并通过强化多学科合作、加强临床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规范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治,深入各乡镇卫生院挖掘人才,组建专业的变态反应疾病诊疗团队,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开创了江阴变态反应诊疗的新高度。
刘文清院长还介绍说,江阴历代名医辈出,素有“中医之乡”的美称,中医药事业源远流长、名医辈出,目前,江阴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已成立了程雷教授名医工作室和全国中医药特色非遗项目疗法流派黄氏喉科工作室,通过深入研究并探索实践,传承创新中医耳鼻喉科精髓,秉承中西医并重的原则,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与广泛口碑,同时积极开展各类鼻窦鼻息肉手术、喉显微手术及耳内镜手术等,不断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希望以此次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成立为契机,在织密变态反应“监管网”,共筑抗敏“防护墙”的同时,大胆探索加入中医适宜技术,彰显中医特色,形成基于现代医学又结合中医药特色的优化治疗方案,帮助提升变态反应的治疗效果,让广大百姓受益。

江阴市医学会主任孟国忠致辞表示,变态反应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人体对各种外界因素的免疫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变态反应疾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此次江阴市医学会不仅迎来了变态反应学分会成立,同期还开展了过敏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并且邀请到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程雷主委、魏庆宇教授和张焕萍教授两位副主委及多位常委前来参与指导,在各方共同助力下,医学会更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变态反应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在学习汲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江阴本地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和防病治病的重点,大胆探索,努力开拓,认真做好全市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通过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使广大卫生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的医学技术,促进队伍成长和提高,力争在专业学科优势领域取得突破,推动江阴市医学科技水平走上新台阶。
江阴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顾敏华致辞表示,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年来,江阴市卫生健康委紧扣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中心,大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提升医疗服务环境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和发展,全市医疗服务软实力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制高点,也是医院打响品牌的着力点,是提高医疗技术的保障,也是树立品质建设的关键。变态反应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涵盖了耳鼻咽喉科、儿科呼吸科、皮肤科、检验科等多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变态反应学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的成立,对于推动当地变态反应学研究的发展,提高基层变态反应学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她还就提出变态反应学分会成立后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希望,首先是明确目标,提高江阴地区变态反应相关学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复合型的专业医学人才。此外要端正学风,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在临床工作中把变态反应学做强做大。同时积极引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参与和支持学会建设,配合好各专业分会的工作,共同为江阴市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程雷教授致辞表示,变态反应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现代医学围绕该领域的研究只有百余年历史,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已经拥有了祖国医学文化的积淀,加上现代医学相关理论和最新技术的推进,推动我国的变态反应学科建设走上了一个发展快车道。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成立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见证并推动了我国变态反应学科和专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由于变态反应学科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仍需要集智聚力,坚持不懈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在专科学会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江阴市各级领导与医疗单位的大力的支持和关心,相信大家同心协力,一定能把该学科的各项事业做得更好。程雷教授特别提到,目前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建设已经覆盖了省级和大部分地级市的专科分会,而在县级专科分会方面,江阴还是第一家,这不仅值得骄傲,更将激励江阴地区广大学科同仁继续保持昂扬斗志,推进学科建设,以分会成立为新的起点,在未来的学科建设新征途上取得更多好成绩,迈上发展新台阶。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首届委员证书颁发仪式并合影留念。在随后的过敏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环节,四场专题培训讲座陆续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变态反应学科各个细分领域的研究,从各自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总结出发,为参加学习的全体基层医务人员呈献了精彩的专题讲解与分享,自始至终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术交流研讨氛围。

在第一场专题培训讲座中,程雷教授首先作了《嗜酸性鼻息肉:临床应关注什么》专题授课。此外,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任魏庆宇教授作了《尘端在AD中的致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专题讲解,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委、山西白求恩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张焕萍教授作了《过敏性气道疾病舌下免疫治疗个体化剂量调整临床实践》专题讲解。
在第二场专题培训讲座中,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骆肖群教授,中国医促会过敏科学分会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研究院副院长兼耳鼻喉科副主任李华斌教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儿童过敏疾病学组副组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郝创利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青年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过敏诊疗中心副主任陆美萍教授分别围绕《变态反应性疾病的MDT管理》《过敏性鼻炎的诊疗进展》《儿童花粉症诊疗策略》《CCAD研究进展》作了专题讲解。
此外,在第三场专题培训讲座中,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委、江阴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小兵,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委、江阴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侯昕珩,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委、江阴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万俊分别围绕《江阴市变态反应学分会构建经验探讨与展望》《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治》《生命早期营养与免疫》作了专题分享。
在第四场专题培训讲座中,江阴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委、江阴市中医院儿科主任欧阳冰,江阴市医学会皮肤科学组副主委、江阴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羊剑秋分别围绕《2021年中国儿童过敏源检测临床专家共识的再解读》《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探讨》作了专题分享。
在专题培训讲座结束后,还进行了培训学员考试及交流讨论,参与此次学习班的基层医务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参与学习,聆听资深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讲解与传道解惑,拓展了学科眼界,深入了解到变态反应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加深了对规范化临床诊疗的认识,收获颇丰、获益匪浅,与此同时,通过参与学习交流、汲取先进经验,也将极大的帮助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提高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的临床技能水平,最终造福于广大过敏性疾病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