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隔着车上的玻璃,我看到这样一对特别的父女——父亲半秃着顶,仅剩的半边青丝悬垂至肩,黑色的眼圈蔓延了半张脸,蓝色的风衣披挂在身上,往下则是一条洗的发白的牛仔裤,女儿个头不高,大概只有10岁左右,穿着同她父亲一般的粉色风衣,甚是可爱。 二人一同从市南区的小急诊里出来,女儿在父亲身边说说笑笑,而父亲却直直的望向前方,只是拉着女儿的手向左方走去。 大概女儿得了些小病,被父亲拉到诊所看看。夏季温度不比春季凉爽,住在市里空气浑浊,况且是小孩子得病染病更容易些。每每这时候,做父母的少不了担心一番,每次敲开房门,都会带来一份温暖,温热的开水,新鲜的水果,几句滋润心田的话语。这个世界所能给予的温度也大抵就是如此。 我所诞生的地方,我所成长的地方,这温厚的土地孕育而出的人,千姿百态,可偏偏愿真情流露之人如今已消失殆尽。而千年前的人们又是如何度过这短暂又漫长的一生,如何宣泄上天所给予的情感? 亲朋好友?孑然一身?柴米油盐?放浪形骸?究竟怎样,史书给不了我答案,父辈的经验给不了,师傅的智慧给不了。我今后会成为谁?这我更不知道。 人们只是遵循着亘古不变的铁律而前进——活下去。但这太过冰冷,太过空泛。因而有了“虚空”。对么?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这样一个洞,它吞吃你的一切记忆,消磨你的一切情感。它让你害怕,让你敬畏,迫使你逃避它,在茫茫世间寻找外物满足它,可这又怎能够?或许我们可以勇敢的回过头去,平和地注视这个空洞,它本就在那里,填不上,也抹不去,更忘不掉。既然如此,又为何逃跑? 本就该如此,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