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华云读书第77期】《中县干部》

2023-08-18 10:39 作者:Manser  | 我要投稿

关于本次研究

  • 研究对象:中县的干部 (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 研究方法: 深度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
  • 研究问题:

1.中县县乡领导干部的基本特征

2.中县领导干部的来源,他们进入党政机关的方式和机制

3领导干部的政治轨迹和生涯模式

4.多出干部的机构和岗位

5.政绩和领导干部的仕途

6.关系和领导干部的仕途

  • 研究意义:提供了中国地方政治精英研究的一个完整翔实而又有相当深度和厚度的县乡样本。

构成——四级金字塔

  • 正处:四大家的正职,县委书记、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等。5人。
  • 副处:纪委书记、组织县委副书记部长、i掉政法委书记、县委办主任、统战部长、副具长、人天副全在、政协副主席等等,还包括其他部门一把手等。40人一般包括乡镇领导班子正职
  • 正科:比如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等。280人。
  • 副科:一般包括乡镇领导班子副职比如副书记、副乡镇长、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人大副主席、工会主席综治办主任等。680人

出生:超过半数为农民

性别:男性占绝对优势

年龄:40岁以上为主

教育:中专及以上为主

籍贯:从外省过渡到本省本市

进入

  • 三个来源: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军队转业安置、吸收入用
  • 初职获得: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 单位间流动:顺流、逆流,单位盛衰,教师从政,流动沉淀(是否关系)

轨迹

  • 副科级:耗费时间、隐形台阶(不同的变动,职能不同,多岗位锻炼,淘汰机制)
  • 正科级:县领导为2.7年,正科级一把手为6.4年
  • 副处级:平均为7.3年
  • 正处级:平均为7.5年

政-党螺旋晋升模式:“政”指“政府系统”,“党”指“党委系统”

超稳定结构:县委县政府和人大政协

摇篮

  • 两种岗位和机构:一种产生干部流,另一种则是一潭死水
  • 多出干部的岗位和机构的特点: 权力和资源丰富;形成“高进高出”的干部流动机制

多出干部的机构:

  • 党群口:县委办、组织部、纪委、政法委、宣传部、团县委
  • 政府口:政府办、林业局、教育局、卫生局、农业局
  • 政法口:公检法部门
  • 乡镇:重点镇

多出干部的岗位:

  • 处级:县委书记,加木
  • 副处级: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县委办主任,公检法一把手。
  • 正科级: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大局局长,党群部委办正职或副职,团县委书记。
  • 副科级:县直常务副职,乡镇副职,党群部委办副科级职务,两办秘书

政绩

一、中心任务和目标考核

线性发展与非线性发展

二、政绩与干部仕途

政绩型干部体制

关系

关系在干部的仕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政治家族:

  • 大家族:产生5个以上副科级干部的家族
  • 小家族: 2个以上5个以下

形成

影响

衰弱


【清华云读书第77期】《中县干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