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全民化

用社恐形容当下人们再合适不过,不是特指,是所有人都有社恐倾向。
人们享受网络便捷与世界同步的同时,大量信息充斥而来,无形中制造一种紧迫感,这是社交网络的副作用。人们早已离不开,生活工作都与之紧密相连。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儿童,信息化时代特色之痛苦并快乐着。
社恐是泛指当下离不开手机的人们,严重到了只有睡觉才舍得与手机分开。网络带来的乐趣无穷,背后的孤独感越发严重。刷来刷去,不知所以,思维全由他人支配;时间耗去了,反过来觉得无聊至极并伴随深深的罪恶感,为了消除罪恶感,只好再次拿起手机,默默地继续浏览,循环往复。
天文、地理、八卦、音乐等等,只需动动手指,应有尽有,任君采撷。因为网络,人们认识世界之大千奇百怪,而自身多么渺小,人们会紧张,紧张自我狭隘无知;因为网络,人们了解他人的优秀和努力,而自身多么平庸,人们会焦虑,焦虑自我懒散无能。
人们通过网络认识了世界,但从此拉远了与人的拒绝。信息越多,越担忧自己知道的太少;退堂鼓敲起,眼到之处,每个人都比自己优秀,挫败感失落感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开始影响生活,不会主动邀约,收到朋友邀请找借口拒绝;大多数时间宁愿坐在屏幕前避免焦虑加剧,只为获得片刻的安全宁静。
社恐是笼统概念,是由一种或多种焦虑造成的拒绝社交行为。尤其当下,短视频霸屏,由于视觉冲击力强,导致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人优点来衡量自身缺点,瞬间被紧张气氛环绕,产生焦虑。不光有容貌焦虑,还有时尚焦虑,身材焦虑,年龄焦虑,职场焦虑等。似乎各方面皆不如人,干脆不用出去凑热闹浪费空气。整天被这些焦虑环绕,出门简直如上刑场,搁谁都要社恐。
还有另一种形式社恐,算是时代特色。父母辈开始拒绝社交了,不邀亲换友,宁愿窝在家里,甚至外出逃避聚会,这是以前闻所未闻的。因为交流过于便捷频繁,人们八卦家长里短空前盛况,尽全力展现自家优点他家痛处,他家孩子离婚了,他家孩子未婚,他家孩子升官了,他家孩子赚多少。大量信息纷涌而至,人们总能从中找出比自己孩子优秀的,一有对比就有伤害,就怕别人当面提起自家的不如意,开始社恐。
社交媒体作用类似放大镜,实用不足,夸张有余。对抗焦虑,只有远离。冷静清醒后,学会利用、掌控,而不是被动随波逐流。社恐对所有人,都是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