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范勇 | 《解谜三星堆》问答录

考古学家范勇《解谜三星堆》答疑
有句经典语,“魅力永恒”。诚如此言,三星堆就是这样。已经多年了,三星堆文明的魅力依然不减。坊间各类探索三星堆之谜的书籍、视频、网络节目热闹依旧。我用了“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写成《解谜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一书。有热爱读书同时又关注三星堆的朋友来访,急切想了解和询问《解谜三星堆》一书的内容和意义。谈话也有些意思,我想对读者也许有所帮助,遂撰成问答录。以下是问答录。

问:《解谜三星堆》一书的内容是什么?
《解谜三星堆》是一本学术畅销书,是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上的探秘解谜之书。具体而言,这本书依据三星堆文明特点、文明发生背景、文明兴衰的考证和逻辑推理,层层递进,按次第分别描述,分为甲乙丙三编。
甲编为“你所不知道的三星堆文明”,将三星堆文明,按考古出土的青铜、陶器、玉器、石器、金器等物证,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再加以条分细缕,梳理出诸多不为大众甚至业内专家了解的三星堆文明属性和特征,并且与相关文明、文化做了比对,挖掘出影响三星堆文明的诸文化因子,为解谜三星堆做好了前期准备。
乙编为“探索文明之源”,依据三星堆文明发生发展的时间段,上溯到更早的中华文明起源发生的时间段,将中华大地上的文明起源、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做简明扼要的分析,以此展开宏大中华历史舞台,点明了三星堆文明产生的历史背景。
丙编为“三星堆文明的来龙去脉”,正式解谜。以中原华夏族与江汉苗蛮族的冲突与战争,“窜三苗于三危”的历史事件起首,引出夏人、有缗氏、三苗的关系和他们沿岷江南迁的事实,再以蚕丛、柏灌、鱼凫部族的形成为契机,解说他们如何创立的三星堆文明,做了可信的论证;并对“蜀”与古蜀人的形成、氐人、岷山岷江的得名、古蜀人南迁等予以考证;对三星堆文明的政体、权力运作,文明如何盛极而衰,国破后三星堆古蜀人的消散,去向哪里,依据物证史料,做了合符逻辑的判断推理。


问:你认为《解谜三星堆》一书具有哪些特点?
与那些仅凭猜想就论述三星堆文明的图书不同,这本书注重实证,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展示三星堆文明独特属性,具有两大特点:
一、注重资料论据,注重逻辑推理,释疑解惑,多有创见;
二、附有彩色黑白图片,图文并茂,器物比对,直观易懂。

问:三星堆文明是来自西方的吗?考古学界和文博界为何不发声?
三星堆文明与西亚近东文明有密切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星堆是本土文明,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解谜三星堆》书里对此已经做了详细的阐释。
考古学界和文博界由于多种原因,研究滞后,或受诸多顾虑影响,难以立论。要允许别人犯错误。比如彭山江口沉银,史有记载,但并没有多少学者相信,直到乡民大规模挖掘,文物大量出土,才引起当局重视。
可以说,考古工作者比起农村的自发“考古”,始终是后知后觉。
问:你怎么看待苏三所写的《三星堆文化大猜想》一书
有人说三星堆文明来自西方,如苏三著的《三星堆文化大猜想》,说什么三星堆人是闪族人后代,三星堆文化是来自西方的。其实,你只要认真地看看她的立论和根据,就会难以认同她的这些观点。比如她谈到的《圣经》,以此证明作为闪族人的一支——犹太人的古老,来作为西方文明的古老。
我们都知道,旧约是谈以色列民族历史,新约才是基督教的教义,无论旧约还是新约,都是说人类起源于伊甸园,很难设想,中东一带会是人类起源的伊甸园?中东这个地区,应该是人类生存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古时仅为了争夺水源,各居住族就打得不可开交,是血与火易于产生的地方。
日本著名学者和迁哲郎的名著《风土文化:风土人类学的考察》对此有精彩论述。中东这样的地理环境若非有历史契机,是无法自主产生出文明的。
有学者认为,称得上伊甸园(我理解是文明的原发地)的地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有远古人类文明因素的存在;
2有良好温和湿润的气候存在;
3有可能是人类起源地的存在。
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类文明因素的集聚,是需要环境来支撑的。
问:三星堆还有未解之谜吗?
那是当然的。
《解谜三星堆》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也只是先行者而已,不可能都将三星堆所有之谜全部解开,立论有些疏漏和错讹也是难免的。
我认为,《解谜三星堆》一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勾勒出距今4000年至3000年前的三星堆文明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基本大轮廓,确实有助于关注三星堆文明的读者深度思考和判断。
可以这样说,读懂了《解谜三星堆》,届时不至于遇到新的冲击而懵圈——因为三星堆还有更大的秘密存在。
可以预言,十年之内,三星堆研究必有惊人消息传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