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飒沓如流星:第1章,陈公公的七秒钟

(本故事纯属胡说八道,配图皆为凑数,谨祝观赏愉快)
【1】
我的刀尝过很多人的血。
我的箭藏了很多人的恨。
这个混乱的世道,已然没什么王法。
唯有强大,更强大,不择手段的变得强大,才是在乱世苟活的唯一选择。
他一直记得他当年的这段话——10年间的每一天,每晚念叨,不曾遗忘。
【2】
陈公公解手完毕,洗净了手,习惯性地整了整衣裳。
掸左袖口三下,捋顺;掸右袖口三下,捋顺。
三拜六扣手,这是他自己的规矩,也是他们的规矩。
外人们自然是看不懂的。
陈公公做事向来谨慎,办事向来滴水不漏,讲究的是四平八稳,生怕有个万一,于是,颇得九千岁赏识。
朝廷上下,宫廷内外,帝国南北,都知道皇上平时在深宫潜心琢磨榫卯技法,大小诸事都是要九千岁过手。九千岁虽然不识字,但身边总有舞文弄墨的人,这陈公公就是其一。
办事漂亮是一方面,做人讨巧则是另一方面。
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其他人的献媚无非是曲意逢迎、溜须拍马、奉上各种奇珍异宝。心高气傲的陈公公打心眼里觉得这种方式“俗气”、“没有特色”,他也给九千岁送礼,但送的礼却是一副“软银镶金锁子甲”。
这副轻甲只有上身,护肩不臂,护腰不护胯,是陈公公请了京城最一流的金银匠打造,由一个个细小的银环环环相扣而成,可以贴身穿在衣服里面,外面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您也甭小看这锁子甲,虽然银软,不抵真正的甲胄那么厚重,但这细细密密的一层,远可挡箭,近能抵刀,必要时刻也能缓穿甲之人一命。
陈公公给九千岁奉上这件“中看也中用”的东西时,九千岁不解,平时自己深居内廷,自有一众帝国精英护卫,要这何用?
陈公公心里暗骂这九千岁不识字果然蠢笨,嘴上倒也坦诚,说九千岁的地位虽是已经堪比九五至尊,正因如此,必然有人觊觎,何况之前残害东林党一众核心人物,关内有白莲教暗流涌动,关外有努尔哈赤磨刀霍霍,若是动乱再起,这九千岁肯定是最大的靶心。这种情况下,是要担忧自己的性命的。
这九千岁平时被人追捧过多,已经习惯飘了,突然有陈公公这么一番“清新脱俗”的诚挚建议,心中自然涌出一股暖流,对陈公公自然刮目相看。
这印象分高了,平时的接触自然也就更频繁了。
让九千岁觉得陈公公值得信赖的,除了办事漂亮与做人讨巧,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他们是同类人。
这种同类,是介于男与女之间的。说白了,九千岁净了身,但并不【干净】,陈公公亦是如此。
至于这是怎么做到的,九千岁知道,陈公公也知道,只是我们不知道。
无论如何,总有些秘密属于知道而没法放在台面上去说的事儿。
【3】
由于陈公公拥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在办好九千岁交待的事儿,临别南京前,自然要寻一番欢乐。
陈公公与几位贴身锦衣卫是打扮成阔老爷来到【春风渡】的,对于6岁就被父母卖掉,游走世间三十多年的柳红娘而言,纵使一眼就看出这几位客人绝非“普通人”,也非善茬儿,但何必与银子过不去。
陈公公一行人包下了装饰最豪华的暖阁一整层。
这一整层由数个套间组成,套间之间都有厚厚的墙,以免隔壁的声音穿墙而过,每个套间还设计成不同的风格。不仅如此,每个套间里还有专门放夜壶的大单间,不仅有门,还有专门的通风口,单间之所以设计地宽敞,一来,这里有时会用作放大浴盆,二来,便于散味。
【4】
临仙之后,陈公公去了放夜壶的那个大单间。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心里暗想着,瞧着自己的脸庞映在铜盆的水面上,嘴角扬起一丝狡黠。
他向前稳稳迈了一步,“一二三”,然后,似乎听到了什么东西悄然落地的声音,说是似乎,是因为他虽然不知道什么东西与地板有了接触,但脖颈后面明显掠过了一丝微风。
出于本能,陈公公向右转头想要看个究竟,就在同时,左肩好像被一只手轻抚了一下,想被看不见的线牵引着,他又扭头向左看去。
迎接他那保养有方的面庞的,是带着一股子药香的蓝布。陈公公心中暗想:不妙!却已然猛吸了一口气,这药香里裹着一股檀香,就在陈公公身子顿觉发软之时,左胸又感觉明显发凉,一种钻心的痛猛然印染全身,他只觉得那种痛似乎在胸口打了个转,还向里面捅了捅,好像还感觉湿漉漉的。
然后,他觉得全身很重,好像,又很轻,总之,痛也好,疼也罢,所有的不舒服很快就消失了。
陈公公至死也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突然就往生了。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用今天的话说,只有7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