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电子电气产品EMC准入要求
背景
电磁兼容性(EMC)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运行的工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们即不会对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也不被其它设备产品的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设备或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不产生超过规定限度的电磁干扰(EMI)
设备或系统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并具有一定的安全余量(EMS)可以理解为:电磁兼容性(EMC)=电磁干扰(EMI)+电磁抗干扰(EMS)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电子电气产品的涌现,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对可靠性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越来越多国家把设备的EMC要求也纳入了管控范围。MCM将为大家简述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对于EMC的准入要求,详情如下:
欧盟
欧盟对EMC的管控需要满足CE的要求,加贴“CE”标志,以表明产品符合欧盟《技术协调与标
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目前EMC指令是2014/30/EU,所有电气产品都必须满足。2014/30/EU包含EMI与EMS两部分。EMC指令下涵盖了多个EMC标准,有以下几种常用系列。
按照产品功能类别分类

按照产品环境分类

EMC指令:https://single-market-economy.ec.europa.eu/single-market/european-standards/harmonised-standards/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_en
美国
美国EMC的监管部门是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简称FCC。FCC制定了一系列的电磁兼容相关标准,编号从Part 0开始,目前已有100多本。这些标准目前被列入联邦法规的47卷(47 CFR),是产品进入美国的强制性要求。FCC根据产品不同分为不同的认证模式:

FCC网站:https://www.fcc.gov/
联邦法规网站:https://www.ecfr.gov/
日本
日本对EMC的要求遵循《电气用品安全法》,即PSE认证。PSE管控的产品范围包括116种特定电气产品与341种非特定电气产品。范围内的产品除了满足电安法规定的安全要求外也要满足EMC方面的要求。目前日本的EMC要求只管控EMI干扰部分,具体标准如下:

韩国
KC (Korea Certification) 认证是韩国电子电气用品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从2012年7月1日起,KC认证证书拆分为安全认证和电磁兼容认证两个部分,证书也由原来的一份变为两份。凡申请韩国认证的电子电气产品,针对其安全和EMC要求,必须分别获取KC证书和KCC证书。
2013年7月1日起,EMC的主管机构由KCC(韩国通信委员会)转换为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MSIP),KCC认证被命名为MSIP认证。
一般产品有9kHz以上的振荡部件的话就需要进行EMC测试,包括EMI与EMS两部分评估。

中国
在我国,电子电气产品的EMC作为3C产品认证的测试项目被融入在产品认证中,从目前国内3C产品的测试要求分析我国EMC只有干扰与谐波项目,没有EMS的抗扰要求评估。

MCM提示
目前各国EMC标准存在差异,测试内容也不同,如美国FCC、日本PSE和中国都只需要评估EMI干扰部分测试,而欧盟CE和韩国MSIP认证则需要评估EMI和EMS两部分,测试项目多,要求严格。产品出口各国时还需要提前了解准入国的EMC要求,以便顺利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