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年以前的朝鲜弹道导弹工业

2023-10-15 18:32 作者:akzdbq  | 我要投稿

谁也没想到,朝鲜仅花了30余年,就变成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弹道导弹技术大国,并建立起与国力不大相称的庞大作战部队——战略军。日本军事专家齐藤光政指出,朝鲜是极少数能独立研制和生产多种中近程弹道导弹及运载火箭的国家之一,同时它拥有生产核弹头的能力,而具有类似或更强实力的国家只有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和印度。朝鲜向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出口导弹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重要因素,对远离平壤的地区局势产生了影响。


对朝鲜而言,导弹核武器是其最看重的名片,而主导这方面研究的是朝鲜第二自然研究院(简称二院),金正日曾评价它是“党和革命的贵重财富”,“即使是建在金山上也掩饰不住光芒的单位”。韩国《月刊朝鲜》介绍,二院的基础是1964年6月29日成立的国防科学院,后基于保密需要才改用现名。在朝鲜,“第二”的名称往往用于军事部门,像负责军需经济的部门就被称为“第二经济委员会”。在二院工作的科研人员约1.5万人,他们全部着军服上班。这些人大多毕业于平壤国防大学、咸兴军事大学和龙城电子工业大学,还有来自人民武力部美林电子战大学、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金策工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除专职研究员外,二院还有4万余名实验助理和职工。所有人从进入二院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拥有与常人不一样的身份,也意味着他们要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平时,这些人的生活都由朝鲜后方管理局负责,后方管理局建有数个专供科学院的农场和牧场,后方管理局的职工也有3000余人,还建有幼儿园、学校等便利设施。


二院本部位于平壤龙城区,这是当年金日成亲自圈定的,他说过:“要把科学院选在空气好,不易遭受敌人空袭的地方,要将平壤市内最好的地段给他们。”本部内建有办公大楼、实验楼、院长和责任书记的住宅等,二院党委会和行政指导局在本部大楼里办公,党委下辖保卫部和保安部,承担保密反谍工作。行政指导局下设科学指导局、事务局、生产局、计划局、总务局、劳动局、财政局、教育局、对外事业局、审查局、后方局、建设局等部门,具体负责科研活动。二院下辖60余个研究设施,多数集中在平壤龙城区龙城洞、龙秋洞和山阴洞的“科学村”里,此外在慈江道、咸镜南道等地也建有一些研究所和试验设施。


二院中分配主抓弹道导弹工作的是第166工程研究所,也是该院所辖各研究所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共有研究员1000人,助理500余人,他们均来自平壤国防大学、龙城电子工业大学、金日成综合大学和金策工业综合大学,连金日成的一位亲属也于1985~1988年间在此工作。需要指出的是,第166所的成长也得益于密集的对外交流活动,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所招聘了20余名俄罗斯导弹技术专家,他们为朝鲜导弹技术的成熟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而第166所的业务骨干也经常奔赴伊朗、埃及、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开展联合研究。2011年11月12日,伊朗西南部厄尔布鲁士省郊外的一处导弹基地发生爆炸,现场作业的5名朝鲜工程师不幸身亡,其中三人就来自第166所。


与第166所工作相配合的是第628、144、185研究所。第628所原为第166所的一部分,只因导弹研制战线越来越长,于是把研发导弹发动机的部门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第628所。1985年10月25日,还是劳动党军事委员会委员的金正日视察该所展览室时,时任朝军总参谋长的吴克烈正好站在他身旁,金正日边看边说:“我们将艺术人才放在花岗石上培养,那么从现在起,这个所也应该放在黄金石上培育。”他还说:“我们的国防科学家的水平还是人民级的,要通过创造设计先进武器来达到领袖级水平。”很显然,金正日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加大投入和重点扶植,促成朝鲜导弹及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该所有研究员500余人,助理200余人。第144所现有研究员800余人,助理400人,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和火箭弹体的研究,它还管理着一家加工厂(员工300人)和一家钛铁矿工厂(员工1000名)。第185所专门从事弱电领域研究,主要承担导弹研发中所必须的通信器材开发,现有500名研究员和300余名助理,还管辖着一家200余人的工厂。


随着朝鲜迈向“拥核之路”,二院推进“导弹-核弹结合”事业的力度也在加大。位于慈江道江界市公贵里的第101核物理所正是二院从事核开发的基础性单位,它的全部设施都在坑道里,美国侦察卫星所能拍到的画面全是第101所周围起伏的山丘,至多只能识别出研究所办公区域附近的单层建筑,那是研究所员工的住宅。第101所现有300余名研究员和150名助理研究员,加上员工家属,共计2000余人,员工随时奉命前往宁边和丰溪里地区参与核试验。第101所的地位非常崇高,上世纪90年代朝鲜进入“苦难行军”时期,但该所从未中断过粮食供给,而且无论多么困难,第101所的科研工作也未停顿过。


由于导弹核武器在朝鲜国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成立第131指导局进行专门管理。实际上,朝鲜核开发体制大致是:军事委员会及最高司令官等下达涉核课题后,第131指导局和二院分别负责从政策及研究层面提供支援,二院明确具体日程后,由第二经济委员会负责审议,然后进入最后生产阶段。2013年4月12日,朝鲜内阁新成立原子能工业省,它应是在第131指导局基础上改组而来,使用“工业”一词意味着朝鲜今后在核武器研究上还要再进一步,制造出更多可供使用的核武器。


韩国国家情报院宣称,朝鲜约有3000名科学及技术人员从事核武器与导弹的研究,其中200余名为高级人才。培养核专家的关键机构是朝鲜的金日成综合大学和平城理科大学,尤其后者是由核物理学、化学、数学等五个专业组成的大学,该校学生大都是在全国科学竞赛中获得前五名的学生,且该校的每个学科仅有五名学生进行六年制的学习。除此之外,平壤高等物理学校、金日成高等物理学校等也都是培养物理学专业人才的高级学校。1989年5月,朝鲜金策工业综合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实现室内温度下核融合反应”的论文,其水平之高震惊了国际社会。


韩国《民族新闻》杂志报道,朝鲜官方对在地下核试验和导弹发射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及劳动者等进行大力表彰,表彰人数之多和规格之高都引人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大力提倡“科技兴国”的朝鲜对本国核、导弹领域的有功人员有一整套奖励机制,这些奖励能有效激励科技工作者励精图治、埋头苦干,为“先军朝鲜”更创辉煌。对朝消息人士披露,2012年底朝鲜“银河-3”远程火箭发射成功后,朝鲜官方授予101名有功人员“共和国英雄”称号。还有一批有功科学家、技术员受金正恩邀请,抵达平壤休养了20多天,并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另据朝鲜《劳动新闻报》报道,“元帅(金正恩)能让功勋科学家、技术员很好地休养、愉快地度过每一天,领导人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关心。”


朝鲜官方为这些功勋人员提供了最高级的食宿待遇,在平壤期间,他们一律下榻位于平壤市中区苍光大街东兴洞的朝鲜高丽饭店(全朝鲜最豪华的两座特级高级饭店之一,另一座是羊角岛国际饭店)。高丽饭店内设施很全,有大宴会厅、冷面馆、旋转餐厅、健身房、按摩室、卡拉OK厅等设施,有不少访朝的外国领导人在这里住过。功勋人员还受邀来到平壤玉流馆、青流馆、长箭迎日湾饭店等知名高级饭店,品尝由顶级大厨烹饪的各类高级菜肴。同时他们还前往平壤民俗公园、统一大街运动中心、柳京园、人民野外滑冰场等朝鲜于2012年新建的娱乐及休闲场所游玩。金正恩多次在平壤牡丹馆主持宴会招待这些人员,在其中一次宴会上,第一夫人李雪主出席宴会时亲切地称呼功勋人员“最亲爱的战友、最亲爱的同志。”在平壤期间,这些功臣经常陪同金正恩出席公开活动。在出席一次活动时,朝鲜火箭发射的总负责人、第二自然研究院院长崔春植被安排坐在金正恩的身边。其他朝鲜高层领导人也多次到这些功臣下榻的宾馆进行慰问。另外,金正恩还与这些功勋人员在劳动党办公大楼内合影。对于劳动者来说,能与最高领导人共同合影,也是对自己的最高褒奖。通常功勋人员会把与领导人的合影照片作为宝物一样珍藏。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多次向导弹核武器试验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技术员、劳动者及军人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并颁发了“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等,这些荣誉,直接与物质奖励挂钩。以“国旗勋章”为例,该勋章被分为一、二、三级,是朝鲜最高等级的勋章之一,主要奖给那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作出特别贡献的人及团体。其中,获得一级或二级勋章的人可以享受大幅增加工资、免费乘坐火车、公交车、船舶等奖励;此外,受奖者在退休后,还能额外获得较高的退休待遇。那些参与朝鲜导弹核武器开发的核心科学家和技术员,还会得到由政府统一配发的高级轿车、高档住宅等。“在朝鲜,这些核心科学家的待遇和地位很高,可以说,这些核心科学家吃穿不愁,尽管朝鲜经济不佳,但政府建立了特别供应保障体系,确保他们能获得充足的粮食配给。有的科学家还不时收到奖金。一些科学家的家人甚至也能受到优待。”


事实上,朝鲜历届领导人一直对核工业领域的专家非常关心,并为他们创造、提供最好的条件和环境。以朝鲜核研究领域的先驱者都相录为例,他就曾多次受到金日成接见,金日成还多次亲自或派人关心都相录的研究事业和健康。在金日成综合大学创建40周年之际,金日成甚至专程来到大学拜访都相录,并与他合影留念。都相录去世时,金日成还以自己的名义送上了花篮,并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把都相录的遗体安葬在爱国烈士陵园内。朝鲜最早从事导弹及核物理学研究的徐相国博士也获得了莫高的荣誉,他曾被授予“金正日勋章”、“劳动英雄”称号等荣誉,并获赠高级住宅。


另据韩国《周刊朝鲜》报道,为了寻求“多元发展”,2010年,朝鲜基础国防工业骨干有向伊朗转移的趋势,支援对方导弹开发。韩国消息人士表示,朝鲜向伊朗派遣200余名导弹技术人员,在建有铀浓缩设施等的纳坦兹等12个地区与伊朗同行共同工作。为不暴露这些人员的信息,就连护照都是经过精心伪造的。前伊朗驻挪威奥斯陆大使馆领事穆罕默德·礼萨·埃达里说,伊朗导弹工业面向全球招募人才,朝鲜科学家是他们的首选。埃达里称,他在伊朗外交部驻德黑兰霍梅尼机场办公室工作时,就曾利用职务之便帮助过不少朝鲜科学家进入伊朗,“情报部门的官员关照我们,给予这些朝鲜客人特殊照顾,让他们走VIP通道。当时朝鲜入境人员大部分是技术专家和军事专家”。2011年2月1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前往伊朗驻平壤大使馆,他在宴会致辞中说:“重视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并继续发展这一关系,是朝鲜的一贯立场。我们今后会致力于发展朝伊友好关系,并将友好合作扩展至所有领域。”伊朗驻朝鲜大使莫鲁特扎·莫鲁迪文也表示:“在反对帝国主义阵线上并肩作战的伊朗和朝鲜,在国际舞台上应当进行紧密的支持和合作。我们确信两国友好关系还将持续发展。”


前美国海军中心(CAN)国际关系局长柯恩·高斯曾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称,在导弹(火箭)生产领域,朝鲜有多达数十家研究及生产单位,全都隶属于第二经济委员会第四机械工业局,绝大部分设施实现地下化,很难被美韩军方侦察到,只能靠“脱北者”的证词或特殊渠道刺探才有所了解。


据悉,位于慈江道江界市的第26工厂是朝鲜最大的导弹工业基地,仅在地下设施内就有数以千计的工人上班,与之配合工作的还有位于熙川市的UID喷管制造厂和第38工厂,其中第38工厂对外称“熙川青年电器联合企业所”,主要制造导弹控制仪器和机械元件等,现有员工1.5万人,下面还设有第601、609分厂。为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0世纪90年代以后,朝鲜加快了导弹科研生产体系的“备份工作”,如平安北道的德岘区火箭推进剂生产厂、第301工厂(位于大官郡水原里,早年从事地空导弹生产)、龟城机械厂等,平安南道的顺天机械厂、胜利汽车厂、“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金城拖拉机厂、大平火箭制造厂等。


早年“脱北”的原朝鲜军官崔周华透露,平安南道“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和平壤“1月25日”机械厂是新崛起的“导弹三杰”,其技术实力堪与第26工厂媲美,不仅增强了朝鲜战略打击力量,还使朝鲜导弹工业布局更为均衡,避免被美韩“先发制人”的打击所瘫痪。据韩国《中央日报》透露,崔周华是韩美极为器重的高级“脱北者”,他还被邀请到美国众议院证实朝鲜军工实力。按照崔周华的说法,“1月18日”机械厂位于价川市角岩洞和龙岩洞一带,占地约1.1平方千米,主要生产大口径火箭炮、导弹(含固体火箭发动机)、鱼雷和坦克发动机等,部分生产设施位于地下,在导弹领域,它以生产近程弹道导弹的发动机为主,2011年1月,金正日曾来此视察。有意思的是,“1月18日”机械厂附近还有方岘航空发动机生产厂、“1月6日”工厂、秀德装甲车辆制造厂等10余家军工单位,形成蔚为壮观的“军工产业带”。


蚕进里工厂则位于平安南道南浦市江西郡的千里马地区,就生产条件而言,应算是朝鲜最现代化的兵工厂,该厂拥有导弹组装生产线,甚至有工业机器人协助进行“质量控制”,它具有年产120枚“火星-6”、“火星-11”近程导弹的能力,同时“火星-10”、“火星-12”远程导弹,“火星-14”、“火星-15”洲际导弹也是在该厂完成组装。韩军情报官员称,通过卫星监视,蚕进里工厂的生产规模有日渐扩大的趋势,四栋有蓝色屋顶的大型导弹组装厂房出现在侦察照片上,同时在距厂区约500米远的地方还出现了25米高的导弹发动机垂直试车台等附属设施,韩国特工还掌握到蚕进里工厂在白杨山、大宝山等地修建了导弹仓库,以防御敌方空袭。消息人士称,外传朝鲜每次洲际导弹发射都是先从平壤山阴洞运出火箭动力段,然后通过铁路运往发射基地,但真实情况应是蚕进里工厂生产的火箭箭体先送至平壤力浦区阳阴里的山阴洞导弹研究所(对外掩护名称为“人民军第7工厂”)实施“静态质量检测”,过关后再由覆盖伪装网的大型拖车运往发射现场。


位于平壤龙城区(一说位于兄弟山)的“1月25日”机械厂也是不容忽视的朝鲜“导弹圣殿”,对外的掩护称呼有“平壤养猪厂”和“第125工厂”,它始建于1972年2月29日,1977年全厂实现地下化,现有5000名员工,之前以生产组装地空导弹、岸舰导弹为主,如今也加入弹道导弹生产。据“脱北者”介绍,埃及、伊朗和缅甸的军事代表团都曾参观过这家工厂,对其导弹性能非常钦佩。据称,外国客户现在更愿意向朝鲜“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和“1月25日”机械厂下订单,原因是这三家的工艺水平更高,而且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像“1月25日”机械厂可以就近得到平壤半导体工厂(对外称“平壤IC工厂”)、万景台宝石加工厂、万景台电器机械厂等配套企业的协助,导弹上至关重要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可及时供货并得到快速升级。韩国国情院称,朝鲜“火星-15”导弹上搭载的电子元件都是平壤半导体工厂的杰作,而该厂的生产线有日本技术背景。


崔周华透露,位于平壤市以北14千米的射弩洞工厂(负责导弹预备组装)、黄海北道松林市黄海制铁联合企业、咸镜南道端川市荣誉军人半导体工厂、咸镜北道东海照明电器工厂以及金策制铁联合企业也都是保障导弹工业的重要单位。其中,金策制铁联合企业是朝鲜最大的钢铁厂,占地面积为4.3平方公里,前身是1942年日本殖民当局兴建的清津制铁所,上世纪50年代后期恢复产能,具备年产240万吨钢铁的能力,占朝鲜钢铁产量的40%。另据2014年美国詹姆斯·马丁研究中心发布的信息,朝鲜远程、洲际导弹发射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是位于慈江道前川郡鹤舞里的万浦汽车厂,隶属于朝鲜第二经济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局,前身是二战前日本帝国陆军部在朝鲜半岛设立的唯一军工厂——平壤兵器制造所。该厂早年主要从事将购自俄罗斯伐木公司的二手MAZ-543、MAZ-547系列越野卡车进行改装,但如今都基本实现国产化。


2019年以前的朝鲜弹道导弹工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