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底层逻辑| 没有不能买的房子,只有不能买的价格!
最近有粉丝问到:
楼梯房8楼(最高9楼),卖的价格比较低,能做0首付,这种以后会不会很难再卖?我想买来想出租,主要是有公积金15万左右想把里面的钱拿出来用,装修还算行,不知道楼梯房8楼会不会很难出租。请指点一下这样的房源买得过吗?

没电梯的八楼不会很难出租
因为楼层从来都影响不了出租率
只要装修棒棒哒,哪怕你是没电梯的八楼也能租得比楼下贵!
因为租房子的人主要看交通的便利程度和装修新旧,别的不看。
但自住客人就不一样了
装修不装修的无所谓,反正最终都要砸掉的,楼层要紧,没电梯的高区没人爬得动,所以你这房子,将来不难出租,但会很难卖。

这类顶复老破大的目标客群是个悖论
不怕爬楼梯的年轻人
他们不需要大户型
需要大户型的普遍为二胎家庭或四世同堂
老人小孩爬不动楼梯
那么你的六楼复七楼乃至复到八楼的老破大,究竟卖给谁去呢?
不过,本文的主旨并非抨击没电梯的顶楼,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十几年前就写过了。今天来具体精算“有大面积赠送的硬伤房应该如何准确估值?”
所有的商品,只要它便宜到足够的程度,也是可以投资买入的,欧神买上海康城的底楼复式曾广被诟病,地上面积65平方地下室面积200平方的变态房子他都买?
哈哈,因为便宜啊!
足够便宜啊!
人是市场价6折买入的
没有不能买的房子
只有不能买的价格
一般来说,计入产证的类似赠送面积的这部分面积,我们可以计为5-7折市场价。比如上产证的阁楼、上产证的地下室等,这些面积虽然计入产证,但是你当正常市场价售卖是没人要的,必须打折,一般这部分面积打5-7折市场价。
不计入产证的赠送面积,一般是3-5折市场价来计算的。
我来实际举个例子。
假设小区均价1万,送的层高高于2.2米的阁楼10平方(计入产证面积的),则这部分计为7万,送的层高低于2.2米的阁楼10平方(不计入产证面积的),则这部分计为3-5万,别看使用体验差不多,但有没有被写入产证区别很大。此外,带电梯的顶楼复式赠送面积的估值要比无电梯的顶楼复式要高,有时候甚至有溢价。
地下室由于使用体验比阁楼更差,价格比阁楼更低,哪怕计入产证的,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有5成市场价的估值;不计入产证的大概只有3成市场价;


一楼小花园,计费方式类似,以此类推,用这种模型计算出来的售价才是合理挂牌价,而不仅仅是小区单价乘以面积。
有大规模赠送面积的硬伤房你如果用小区单价乘以面积去计算总价,注定挂高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