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终末之旅(3)
本文是B站UP主“叶丽萨维塔official”的历史小说《泰坦尼克号:终末之旅》的一篇,首发于B站专栏,如果有意转载者欢迎转载(前提是保留本段文字),欢迎各位评论点赞!

我第一次见到爱德华•约翰•史密斯准将是在1904年,那时他正在9965吨的蒸汽船庄严号(SS Majestic ,1890年建成)任职,因布尔战争期间征调去运输送往开普殖民地的部队并两次平安到达而在1903年被爱德华七世国王陛下授予英国征战奖章,时年54岁的他已经被公认为“平安船长”,是白星旗下最著名也最有能力的船长,他负责的船从来没有重大事故,许多人都以坐他担任船长的船为荣。
虽然年龄相差了24岁,但我们却很有共同话语,史密斯船长1880年加入白星公司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蒸汽船凯尔特号(SS Celtic,海洋级邮轮五号舰)的四副,负责利物浦到纽约的航线,后来担任蒸汽船共和国号(SS Republic,海洋级邮轮四号舰)的船长。
六艘海洋级邮轮是白星公司向位于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订造的第一级邮轮,是那个时代最豪华的邮轮,史密斯船长从事跨大西洋航海二十余年,担任船长前后也有十余年了,泰坦尼克号的首航是他离休前的最后一班,他显然是急了。

1899年11月23日,白星航运公司董事长、贸易救生设备委员会(The Board of Trade Lifesaving Appliances Committee)主席托马斯•伊斯梅因心脏病逝世,长子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继任,也延续了父亲极力扩张自家船队的既定方针。
而在大洋彼岸,凭借黄金投机起家的华尔街巨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秉承快刀斩乱麻的果决风格,将美国轮船、红星、多米尼安、大西洋运输和利兰航运合为一体,又在1902年2月与德国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和汉堡-美洲公司签署了利益共享协议,还在1902年5月25日合并了白星轮船公司,10月1日成立了国际商业海洋公司,克莱门特•格力斯科姆任总裁,后来在1904年由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继任。
虽然伊斯梅这个万恶不赦的奸诈小人一步登天,但是国际商业海洋公司的霸业看似不可一世,实际上却是极为脆弱的,夹杂着美国人的阴谋和德国人的野心,伊斯梅应该明白自己只要走错一步,哪怕只是貌似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小错,他都会万劫不复。

1907年,伊斯梅夫妇来到伦敦贝尔格雷夫广场的唐谢尔餐厅与哈兰德&沃尔夫船厂的董事长詹姆斯•培里男爵共进晚餐,冠达航运的两艘新船——3万吨级的毛里塔尼亚号和卢西塔尼亚号——让伊斯梅很是不爽,认为白星必须超越冠达,建造更大、更豪华的邮轮。
显然,伊斯梅的宏大野心也是培里男爵所乐意的(白星航运公司一直是自家的老主顾,尤其是八年前的海洋号(二代海洋级,仅一艘)更是自家最好的广告,何况如今白星又傍上了IMM和背后的摩根这棵大树)。
虽然造价不菲,但白星背后的金主不缺钱,300万的巨款很快筹措到位,白星航运公司和哈兰德&沃尔夫船厂双方在1908年7月31日达成了协议:哈兰德&沃尔夫船厂将以每艘100万英镑的造价为白星公司建造三艘4万吨级的豪华邮轮,命名为奥林匹克(RMS Olympic )、泰坦尼克(RMS Titanic)和巨人(RMS Gig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