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名,唐太宗李世民(上)

2023-08-04 08:10 作者:倾心天下莫愁忘忧  | 我要投稿

一、幼时遇神棍批命


李世民:幼时被断言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


【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 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 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


林黛玉:【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二、都出生贵族


李世民:父亲唐高祖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母亲太穆皇后是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孙女。


林黛玉:林如海是探花郎,贾家是诗礼簪缨之族。


注:①母亲都去得比父亲早


②李渊三十多岁才生了李世民,林如海三十多岁有了林黛玉,且之前有儿女,夭折了。






三、龙凤


李世民龙凤之姿,为大唐天子,作《威凤赋》。


林黛玉可能属龙,住潇湘馆,有凤来仪。






四、病弱


(1)从小生病


李世民:七岁生病,李渊到处求神拜佛


【郑州刺史男李世民遏染时疾。比闻大海寺有双王像,治病有验,故就寺礼拜,其患乃除……大业元年】


林黛玉:【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2)心肺方面的疾病


李世民:【“朕有气疾,暑辄顿剧,往避之耳。”】


林黛玉:【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积劳虚损, 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阴阳衰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急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难可振复;又治肺与大肠俱虛,咳嗽下利,喘乏少气,呕吐痰.涎”






五、心气高,受不得抑挫


李世民:我性情刚烈受不得压制和挫折,不然我生气我伤心,我禁不住,我快病死了。


【朕本性刚烈,若有抑挫,恐不胜忧愤,以致疾毙之危。】


林黛玉:【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六、伶牙俐齿


李世民:【上好文学而辩敏,群臣言事者,上引古今以折之,多不能对。】


【陛下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其言,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天辩,饰辞以折其理,引古以排其议,欲令凡庶何阶应答!且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须为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


(加粗部分拿来说黛玉,完全没问题)


【淹荐刑部员外郎邸怀道,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上曰:“卿称怀道为是,何为自不正谏?”对曰:“臣尔日不居重任,又知谏不从,徒死无益。”上曰:“卿知炀帝不可谏,何为立其朝?既立其朝,何得不谏?卿仕隋,容可云位卑;后仕王世充,尊显矣,何得亦不谏?”对曰:“臣于世充非不谏,但不从耳。”上曰:“世充若贤而纳谏,不应亡国;若暴而拒谏,卿何得免祸?”淹不能对。上曰:“今日可谓尊任矣,可以谏未?”对曰:“愿尽死。”上笑。】


林黛玉:【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也不是,喜欢也不是。】


【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今儿他来,明儿我再来,如此见错开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






七、写诗焚稿


李世民:【未几,太宗为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 朕之此诗,将何以示?”令起居郎褚遂良诣其灵帐读讫焚之,冀世南神识感悟。】


林黛玉:【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






八、葬花吟中部分句子很符合武德末年李世民的处境。


李世民的句子引用自他写的《威凤赋》


李世民:或聚咮而交击,乍分罗而见羁。


林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李世民:嗟忧患之易结,欢矰缴之难违,期毕命于一死,本无情于再飞。


林黛玉: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林黛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李世民:有一威凤,憩翮朝阳。晨游紫雾,夕饮玄霜。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






九、爱哭


李世民:过生日思念母亲流泪,看书也能看哭,和臣子生离死别,必哭。做梦梦见臣子有若平生,醒来欷歔流涕。


【癸未,上谓长孙无忌等曰:“今日吾生日,世俗皆为乐,在朕翻成伤感。今君临天下,富有四海,而承欢膝下,永不可得,此子路所以有负米之恨也。《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奈何以劬劳之日更为宴乐乎!”因泣数行下,左右皆悲】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故孔子云:‘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自天子达于庶人也。’又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近代帝王遂行不逮汉文以日易月之制,甚乖于礼典。朕昨见徐幹《中论·复三年丧》篇,义理甚深,恨不早见此书。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自责,追悔何及!”因悲泣久之。】


和臣子生离死别哭得太多了,总之,基本是这个画风——


【上乃还入东苑,南望而哭,涕下如雨。及柩出横桥,上登长安故城西北楼,望之恸哭。】


林黛玉:“抽抽噎噎”“哭哭啼啼”“哭个不住”,“淌眼抹泪”,“掩面自泣”……


【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喉间犹是哽咽,心上还是乱跳,枕头上已经湿透,肩背身心,但觉冰冷。】






十、好为人师,有问必答,不问也答,温和耐心地为别人解答疑惑。


李世民:渭水之盟时,李世民在萧瑀没问他时,就耐心地给萧瑀分析形势。


【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


萧瑀在结束后问他,李世民再次给萧瑀分析局势,并讲明自己的战略,言简意赅地做出总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


然后,他很是温和耐心地问萧瑀同学:卿知之乎?


【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仗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


李世民耐心地和萧瑀解释不把刘武周他们受擒写入《七德舞》(前身《秦王破阵乐》)的原因。


【太常卿萧瑀上言:“《七德舞》形容圣功,有所未尽,请写刘武周、薛仁果、窦建德、王世充等擒获之状。”上曰:“彼皆一时英雄,今朝廷之臣往往尝北面事之,若睹其故主屈辱之状,能不伤其心乎?”瑀谢曰:“此非臣愚虑所及。”】


林黛玉:香菱学诗。


【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十一、经常半夜不睡觉看书作诗


李世民:【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李世民《赋尚书》】


【伏承风气小动,正进汤药,臣荷恩光,不胜愁惧。既闻御膳平和,一则以喜。伏惟陛下异人者神明,同人者五情。夫人之生,以神为主,神太用则虚,形太劳则倦。有此而不生疾者,非所闻也。陛下昔年力平寇乱,及临宝位。忧劳万国,龙荒沙漠,何所不思,情切於此,无时懈怠,遂令陛下须鬓为之早白。又数年已来,耽玩书史,每作文咏,兼诸手笔,日暮继烛,运心不停。又诘朝与群臣论政,数百千语,音若韶夏,理同兰王,若非辛勤,何以得此?且以天情爱好,不能自息,臣愚诚恐陛下今犹看读。夫人年逾四十,筋力渐疲,笃而不休,更增疹疾。然君以百姓为心,百姓以君为命。君体平康,天下安宁。陛下已读得之者用之不可尽,已知者当世不能逾。伏愿节诸言语,且无披卷,每减思虑,微疴自遣,天下苍生之所幸赖,臣不胜区区,谨敢表闻。伏愿无览臣之表,遣傍人读知臣章,臣愿足矣。下愚之情,伏深战灼。——褚遂良《请节劳表》】


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褚遂良劝李世民不要熬夜看书写作,劳神伤心。


薛宝钗劝林黛玉不要病中耗费精力写文章。




十二、“我没读过书”的凡尔赛


李世民: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林黛玉:只刚念了《四书》/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十三、都说过死生有命


林黛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

李世民:彼欲以此见杀,死生有命,庸何伤乎!






十四、紫娟梗


黛玉紫娟主仆一场,姐妹一场,紫娟整颗心都在黛玉身上,为她操心。


【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就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像姑娘这样的,有老太太一日还好,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敢俗语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李世民身边,一堆紫娟(憋笑),来,有请房紫娟,杜紫娟,尉迟紫娟,程紫娟,长孙紫娟,张紫娟等秦王府众紫娟……劝李世民拿主意要紧。


【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谓比部郎中长孙无忌曰:“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惟府朝涂地,乃实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无忌曰:“吾怀此久矣,不敢发口;今吾子所言,正合吾心,谨当白之。”乃入言世民。世民召玄龄谋之,玄龄曰:“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乃与府属杜如晦共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程)知节谓世民曰:“大王股肱羽翼尽矣,身何能久!知节以死不去,愿早决计。”】


【世民以咥言告长孙无忌等,无忌等劝世民先事图之。世民叹曰:“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敬德曰:“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宗庙社稷何!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无忌曰:“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敬德等必不为王有,无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世民曰:“吾所言亦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畜养勇士八百馀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世民访之府僚,皆曰:“齐王凶戾,终不肯事其兄。比闻护军薛实尝谓齐王曰:‘大王之名,合之成“唐”字,大王终主唐祀。’齐王喜曰:‘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彼与太子谋乱未成,已有取太子之心。乱心无厌,何所不为!若使二人得志,恐天下非复唐有。以大王之贤,取二人如拾地芥耳,奈何徇匹夫之节,忘社稷之计乎!”世民犹未决,众曰:“大王以舜为何如人?”曰:“圣人也。”众曰:“使舜浚井不出,则为井中之泥;涂廪不下,则为廪上之灰,安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乎!是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盖所存者大故也。”世民命卜之,幕僚张公谨自外来,取龟投地,曰:“卜以决疑;今事在不疑,尚何卜乎!卜而不吉,庸得已乎!”于是定计。】


【幕僚张公谨自外来,取龟投地,曰:“卜以决疑;今事在不疑,尚何卜乎!卜而不吉,庸得已乎!”于是定计。】


最后让尉迟紫娟表个忠心


【秦王赐以更生之恩,今又策名籓邸,唯当杀身以为报——尉迟恭】




恶搞版玄武门众紫娟劝秦王拿主意要紧:


皇上恩赐虽多,那一个不是朝令夕改,今儿朝东,明儿朝西?你就是中毒濒死,也不过三夜五夕就被皇上抛之脑后。


也就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懂得阿谀奉承的还好些。


像殿下这样的,有太穆皇后一日还好,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所以说,拿主意要紧。殿下是个明白人,岂不知俗语说的‘匹夫之节容易徇,社稷之计也难求。’


李黛玉:……


(违和君已下线)




附注:①初秋夜坐


(唐)李世民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②李世民深得人心、乐观豁达这方面,让人想起薛宝钗。






我来发点雷人东西吧[吃瓜]

我来发点雷人的东西吧,论林黛玉的原型是不是李世民。[吃瓜]

第1名,唐太宗李世民(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