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害群之马

2021-03-16 00:09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


        《庄子·徐无鬼》



【原文】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译文】 

有一次,轩辕黄帝要到具茨山(今河南省境内)去拜见一位叫大隗的贤能之士。


方明(作者虚设的人名,指明白人)驾车,昌宇坐在车后座做陪乘,张若和謵朋两人在前边开路导引,昆阍和滑稽两人在车后面跟随。


当他们走到襄城原野的时候,忽然迷了路,七位圣贤都迷失了方向,而且找不到一个人可以问路。


就在这时候,正好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黄帝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儿吗?”


少年回答说:“当然知道了。”


他又问道:“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


少年回答说:“是的,知道。”


黄帝很高兴,说道:“了不起,这位少年!真不简单啊,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的住处。让我问问你,你可知怎样治理天下吗?”


少年说:“治理天下,也就像你们在野外遨游一样,只管朝前走,又何须多事呢!我小时候独自在人世间游历,当时碰巧患了头晕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长辈教导我说:‘你要趁着阳光在襄城的原野上畅游,忘掉尘世间的一切,日出而游,日入而息。’ 如今我的身体好多了,我打算到更远的地方游玩。至于治理天下,恐怕只不过如此而已,也应该像这样吧,我想不用我再说什么了。”


黄帝说:“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向你请教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听了不予回答。


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有什么不同呢!和我放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把危害马群的坏马赶出去,去掉其中不好的害马就可以了,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


黄帝听了,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他称牧童为“天师”,多次拜谢,然后离去。



【赏析】

黄帝与七贤去具茨山见大隗的路上,途中迷了路,暗喻了黄帝在治国之术上已经处于束手无策的地步。


作者以牧马少年(牧童)自比,向黄帝讲述治理天下的道理:无为而治。突出老子“无事”“无为”的思想,“无事”即不生事,无扰民。


庄子认为牧人与牧马无异,放任其自由发展,不束缚不限制,尊重其本性,那么无需治国,国自然长治久安。


“害群之马”治理国家要把佞臣除掉。

对国家、集体和人民有害的人 an evil member of the community,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 a horse that spoils the whole herd,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pests of society.


害群之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