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莎翁情史》:此情可待成追忆

2020-03-29 11:42 作者:Tinkie_Yang  | 我要投稿

作者:黄禾秋

彩色字体作者:杯中的海

影片《莎翁情史》,也被译为《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以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引线,讲述了一代文豪莎士比亚的生平轶事及其浪漫的爱情史。

《莎翁情史》是一个浪漫与激情、偏见与接受、悲情与喜剧交加的故事。

一、浪漫与激情

浪漫,是莎士比亚对薇奥拉说的:“爱不分等级,饰演国王的流浪汉和女王也会谱出恋曲!”

激情,是表明心意时的“为了一个吻,我可以奋不顾身!”

激情,是薇奥拉“渴望生命充满诗意、心潮澎湃的爱!”

两个相互依偎的恋人,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缠绵互表情意,勇敢且放肆地爱了。其实,浪漫与激情从第一次见面就已开始;从船上的告白就已开始;从莎士比亚攀上薇奥拉的阁楼就已开始。如此不羁的莎士比亚与薇奥拉怎能不给人以美好的浪漫与澎湃的激情。

二、偏见与接受

偏见:是牧师高呼“剧场是污秽、淫荡之地”;是演员只能是男性的职业;是戏剧“能否能展现爱与真实”的质疑。影片暗含着对戏剧艺术似无却有的不同贬低。“剧场不是有身份的淑女去的”。剧场说关就关,戏剧演员地位低下,这也是莎士比亚成名前的真实写照。在盛名之前,莎士比亚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戏剧演员(和剧作家)。伊丽莎白时代,演员地位之低,表现在观众对演员的表演优劣裁断,几乎有着致命性作用。如果观众对某个演员的表演不满意,演员很可能有被割耳朵、被砸石头甚至被杀的可能性。

其中一个场景更把戏剧贬到尘埃。女王为首的贵族看剧时,就似木偶与傀儡般无情。只知女王该笑时笑,该嘘声时不语。女王的笑也仅是演出的狗叫得欢,并非演员演得好。如此看来,仿佛戏剧就是贵族闲闷无聊时讥笑取乐的工具。这种不明戏剧高尚而有意贬低本就是偏见所致。

在莎士比亚时期,戏剧艺术更大层面上投合了底层人民的观赏心理和艺术趣味。戏剧艺术,既是底层人民间接的狂欢表达,也是每日艰辛劳作后不可或缺的娱乐节目。

如此偏见,接受何来?

影片镜头往往意味深长。《罗密欧与朱丽叶》公演时,高呼“淫荡的戏!邪恶的戏!”的牧师被挤进剧场。

同样,在托纳多雷电影《天堂电影院》中,牧师通过摇铃的方式提醒放映者应该及时剪掉男女主人翁的亲密场景。将恋人之间的亲昵表达,视作淫荡和污秽,视作伤风败俗,视作大逆不道,视作忤逆人伦教化,是特定时期的禁欲理念对艺术自由表达的限制。

牧师在戏剧表演前的痛斥之言和戏剧表演后的投入神情,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与此同时,也说明了艺术的无名权威具有真正的感染力。面对真正的艺术,几乎所有人都会受到它的吸引而深深沉迷其中,毕竟:

真正的艺术,让人变得心怀宽广,让人不再唯我独尊。

真正的艺术,让人谦卑而高贵,让人不计前嫌、握手言欢。

真正的艺术,有一种无名的权威,让你自发靠近,让你主动聆听。

真正的艺术,让你从武断的裁决和盲目的追逐中摆脱出来,获得一种心灵自由和精神愉悦。

真正的艺术,可以让你具有穿越时空的想象,回到莎士比亚时代,见证爱情纯真的黄金时代。

真正的艺术,邀请你参与伟大作品的创作,这样,每当你再次打开这本书,都有一种参与其中的精神快感。

真正的艺术,会让你放下偏见,向无限的外在世界,打开自己,会让你的无知无畏变得深思熟虑起来。

在接近真正的艺术之前,你不知道你会不会因为固有的偏见而扼杀原创性艺术,而一旦你被原创性艺术的光晕所吸引,这一刻你忽然意识到自己从来都不是未卜先知的,而是只有参与其中才有评断的权利——且不管这评断是认可还是否定。

另外,从古希腊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女性从未被赋予表演的权利,从古希腊的公民权利到启蒙时期的天赋人权,从来都不曾将女性纳入其中,女性从来都被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而存在,既没有独立的经济权,也没有参政议政权,甚至也从未被赋予艺术创作权和艺术表演权。关于女性地位的变迁,请参看波伏娃的《第二性》和伍尔夫《自己的一间房间》。

菲立浦汉斯乐明知让女性登台必会遭受牢狱之灾,但他仍毅然决然让薇奥拉上台,代替原本的男演员饰演朱丽叶;还有观众里突然出现的女王伊丽莎白等镜头。这些带有深意的镜头,正暗示了不同阶层对戏剧的改观,戏剧正悄然间被各阶层所接受。

三、悲情与喜剧

悲情,是莎士比亚和薇奥拉的相爱、相知却不能相守的怅惘;是莎士比亚和薇奥拉窃来的幸福被骤然打破;是薇奥拉远嫁于他人莎士比亚却束手无策;是莎士比亚痛失挚友马洛的悲苦。此爱、此悲、此苦,得以筑成了一段凄美悲凉却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悲从中来,喜又何在?

扮演罗密欧的莎士比亚遇上了扮演朱丽叶的薇奥拉,“真正的罗密欧遇上了真正的朱丽叶”,就是喜。兜兜转转终归没有物是人非,就是喜。

浪漫与激情交加,偏见与接受重叠,悲情与喜剧相遇。影片随着金发少女走向新生而落幕了。也许这才是合理的结局,不悲不喜但仍心存希望。

就像莎士比亚诉诸文字的美好:

“She will be my heroine for all time.”

(她将是我永远的女主角)

 


《莎翁情史》:此情可待成追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