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面试热点锐评六:“指尖政务”需迭代升级by卧龙公考

2023-06-04 10:58 作者:卧龙公考  | 我要投稿

        【热点背景】

        在某市政务办事大厅,办事群众络绎不绝。半月谈记者在79个窗口转了一圈,发现忙闲不均,其中医保、交管业务最为繁忙,虽然开设了多个窗口,但取号等待人数仍多在20个以上。一名群众表示,窗口到点下班,取了号也不保证能办上事,只能作废。

        据通报,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办事大厅办事,需先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预约。群众反映,每周五下午,公众号统一开放下一周号源。放号时,页面要么打不开,要么打开时已无号,一般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抢到号。

        一家公司的业务员说,现在网上办理证件,方便是方便,但是有时候文件出错了都不知道是哪里出错就被打回来了,网上又没有人及时答复。“等个两三天,然后系统出一个结果,是‘审批未通过’。还不如直接去窗口,不懂可以问,有工作人员教。”

        【出题方向】

        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等“互联网+政务”平台办理业务,已是大势所趋,疫情的发生更进一步催生了对线上服务的需求。不过部分群众反映,一些政务服务有时线上办比窗口办理更费时、更麻烦。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引导】

        表态:不得不承认,政务软件的使用极大地共享了信息和数据资源。

        分析:

        其一,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便利;

        其二,“一站式”的移动政务服务形态必将成为未来政务服务工作开展的主流;

        其三,建而不管、用而不精。

        建议:

        一方面鼓励“键对键”,也要重视“面对面”;

        另一方面,各部门要摒弃“为了建而建”心态。

        【参考解析】

        不得不承认,政务软件的使用极大地共享了信息和数据资源,收发文件不再受时间硬件条件限制,公务处理及时快捷,特别对于突发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处置反应速度有很大提升。

        政务服务移动化、“掌上”化,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便利,也是数字政府改革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大数据的普及为各项政务服务的流程架构“通了电”,真正实现了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互联网的联通也重构并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真正实现了整体性政府的要求。在人的发展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当下,人们在政务服务上的诉求愈发复杂,政府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日趋多样。借助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人们的需求得以借助各机关力量实现极大满足,政府所面对的特别问题也可以通过各部门“联合会诊”加以解决。这种“一站式”的移动政务服务形态必将成为未来政务服务工作开展的主流。

        但也不得不警惕,“指尖政务”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建而不管、用而不精,是基层电子政务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级各部门在政务APP建设上各自为政、各搞一套,既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也徒令基层干部和办事群众难以适应、无从选择。“互联网+政务”的精髓在于整合大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如果只是把现实中的部门壁垒、信息孤岛搬到网络和“云端”,“互联网+政务”还有多少实际价值?

        抓落实不能靠“远程指挥”,干工作不能“一微了事”,实干导向、实效要求、实绩指针,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不懈。

        一方面鼓励“键对键”,也要重视“面对面”。从层级工作部署、落实和考核,到倾听群众诉求、方便群众办事,不仅要有主动“触网入云”的创新自觉,更要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德要求;不仅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办公,也要善于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事。这也意味着,让“互联网+政务”实现效用最大化,关键就在于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弘扬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另一方面,各部门要摒弃“为了建而建”心态,不能仅满足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要把重点放在“好不好用”上。这就要求各领域、各部门充分共享信息,尽量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让“指尖政务”贵精不贵多,要充分了解群众所需,扩充入口,才能够更好解决相关问题。


面试热点锐评六:“指尖政务”需迭代升级by卧龙公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