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共产党宣言》新时代阐释--摘要09(私有制 )

2021-10-20 23:29 作者:七曜江音秀  | 我要投稿

注:摘自《<共产党宣言>新时代阐释》,陈培永·著。

很不错的一本书,通过关键词来学习《共产党宣言》,了解马克思思想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私有制

房子车子等只是私有财产的物质化的表现形式,就本质而言,私有财产是一种关系,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的关系。

更为本质性的问题是,资产阶级社会里,活得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本来积累起来的劳动,包括商品、货币、资本都是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的,但在私有财产与董总,在资本运作的逻辑中,人的活劳动成为服务于已经积累起来的死劳动的工具,人的生活被追逐私有财产所支配,人被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商品、货币、资本所牵制。

现代社会的难题就在于把人都变成追逐私有财产的人,而只要人把获得更多的财富,占有更多的财产当成生命目的本身,只要人把财产或者财富当成支配别人的权力,人就会被外在的物的力量所奴役,人就注定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主导者。

消灭私有财产,不是消灭哪个人和哪些财产,而是要消灭建立在资本与劳动对立、资本剥夺劳动基础上的私有财产关系,消灭必然会带来人与人冲突,人与自然对抗的私有财产关系。消灭私有制是消灭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不公平的制度,消灭不合理不正当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其他以切社会关系。

消灭私有制,根本不是剥夺人的财产,侵犯人的自由,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的自由和个性,大多数人的自由和个性,是为了让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劳动,而不再是雇佣劳动,谋生劳动,异化劳动,是为了让人的劳动服务于人的生活,而不是服务于资本增殖,服务于财富的不断扩张。

如何理解私有制

  1. 何时消灭?

消灭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在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有足够多的产品来满足所有人需要的条件下才能消灭。

  1. 如何消灭?

马克思曾批判,认为所有人共同占有私有财产,是平均主义思维作怪,他只是变化了占有私有制的主体,把少数人的占有变成大多数人的占有或普遍的占有。

  1. 什么是正确的消灭?

《共产主义宣言》中:

把资本变为共有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薪资。

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是客体化的劳动,是人的对象化的积极成果,是人的生命力量的物质表现。

共产主义是以过去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基础的,它绝不是返回到非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

具体到现实,就是摆脱人与物对立的方式,对物不占有不拥有。


《共产党宣言》新时代阐释--摘要09(私有制 )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