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众打脸!中汽删除《承诺书》中涉及价格条款的内容

2023-07-10 18:19 作者:电车观察  | 我要投稿

7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声明。声明称,关于16家汽车生产企业签署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现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并敦促16家及其它汽车生产会员企业,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及相关行政法规、指南、规章,自主定价、公平竞争,共同为产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当时发布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条款如下:

  • 一、坚持遵守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营销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 二、注重营销宣传方式方法,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不为吸引眼球、增加获客而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宣传;


  • 三、发扬质量为先、品质为本的工匠精神,以高质量产品,高品质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稳增长强信心防风险等方面积极担当,勇挑重担,携手为国民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这一《承诺书》发布当天,7月6日,南北大众汽车就宣布官降。其中,一汽-大众宣布,针对ID.家族系列车型推出限时优惠活动,即日起ID.家族车型15.59万元起。最高优惠幅度达到5.4万元。另一边的上汽大众ID系列同样进行了降价,最高幅度3.7万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签署这份《承诺书》后第二天,特斯拉也变相推出了“促销”政策。作为2023年最早打响汽车行业价格战的特斯拉也在签约企业之列,同时,特斯拉也是此次签约唯一的外国品牌。



7月7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宣布,即日起升级对Model 3/Y的引荐奖励,成功引荐好友下单并在有效期内提车,即可赢得专属权益礼包。对购车人来说,奖励包括3500元引荐奖励(可用于抵扣车辆尾款)和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EAP)90天免费试用。


对于此次价格调整,有业内人士认为属于正常范围内的补贴政策升级以及价格优惠,不属于“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非正常价格”。


在此之前,特斯拉刚刚于7月1日对部分车型进行了价格调整,包括特斯拉所有版本的Model X和Model S的价格将降低3.5万元至4.5万元,其中Model S的起售价将降至77.39万元,Model X的起售价将降至98.89万元。



从政策层面来说,汽车工业是国民消费和经济支柱,上下游都是极其庞大的产业链和从业者。


当整个产业靠低价竞争,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支撑后,势必走向衰败,同时也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更关键的是,汽车作为一个特殊商品,无论配置还是安全性能都不容一丝一毫的懈怠。可过度的价格战导致车企利润降低,也必然会令车企想办法偷工减料,造成安全隐患。


只是打价格战固然非长久之计,但是以行业协会名义联合众多车企搞出一份价格承诺书,实在有些掩耳盗铃的味道。


我国《反垄断法》第二章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承诺书里面的“非正常价格”是否可以理解为“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呢?


“非正常价格”这个说法也很耐人寻味,究竟什么叫“非正常?”


就拿车企来说,我们都清楚,很多进口车在国外售价不到国内的一半,国内买同样的车型就是比国外买要贵。


虽然其中有保护民族汽车工业的考虑,但这份“保护费”是不是太贵了点?这个价格相对国际市场价格,又算不算“非正常”价格?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7日发表声明称,《承诺书》的本意是想按照《反垄断法》第十四条“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合规经营”,履行行业协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义务,但“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述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



根据相关法律,与其他行业相同,汽车行业中的最明显的垄断行为是卡特尔协议,被《反垄断法》所严格禁止。卡特尔协议是指,竞争对手之间达成固定价格、分割市场、限制产量、限制购买或开发新技术或新设备、联合抵制等协议。


 另一种在终端容易发生的情形是,汽车厂商设定经销商和维修商转售整车与售后零配件、精品的建议价、指导价或最高价的行为。


1997年的《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一款也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07年通过的《反垄断法》再次强调,对经营者间横向联合限价的协议予以严厉制止。



如果只是靠这种带有行业约束性的承诺书来应对市场,显然有些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也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解。


企业联盟不是不可以有,但不应将落脚点放在“不降价”上,而应遵循市场规律,尊重消费者的需求,主动去创造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


任何企业进步和发展都会经历价格竞争,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也是淘汰那些不思进取,只图眼前利益,不去提升技术进步的企业的市场选择。


当市场供大于求,彼此间又无法凸显核心竞争优势,要么削减产量减少供给,要么只能降价自保。毕竟,自由竞争的市场背景下,价格从不是哪个企业或者哪个联盟所决定的,是由市场需求关系决定。


虽然承诺书对车企价格进行了约束,但并没法给出挽救市场的解决方案。



上半年车企扎堆降价,说到底还是汽车市场这几年不景气,车企只能通过降价实现自救。


按照眼下局面,如果需要车企维持一个稳定的价格,势必要企业通过减产来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可哪家车企肯轻易减少自己的产能呢?这不仅关系到正在经营和运转的产业链体系,更会使得之前巨额投入化为泡影,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同时,签署协议的车企各自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并不相同,维持价格就意味着自己产能不能停的背景下,销售还得跟上……可不就是因为销售出现问题,才降价的么?


世界上任何知名车企的发展路径,都是通过改良新技术,提升产能水平,再以降价的形式拓展市场份额,没有谁仅靠不降价就能赢得市场。



如果各家车企类似“补贴”或者变相降价现象逐渐普遍,那么这份承诺书最终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谓“价格联盟”,也早晚得土崩瓦解。


毕竟,市场经济重在开放,不是靠价格壁垒,也不是靠情怀捆绑,更不可能仅靠一纸协议来应对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

大众打脸!中汽删除《承诺书》中涉及价格条款的内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