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尽全力】先别忙窒息!心平气和再看一遍姐姐们,总有新发现

曾经我对话剧演员是有一定的滤镜的,默认他们演技是至少合格线以上的,毕竟(99.9%的)话剧不能配音不能切镜头不能用替身,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不说是多出神入化,但绝对也得是个行活儿水平(此处行活为褒义,指及格线以上的水准)。比如第一季的朝阳男孩,虽然他们的作品和表演不够生活流,不算是我的最爱类型,但整体是工整的,好笑的,甚至是可以把脱缰野马金靖都融入并协调好的(我可太佩服了,这个技能真的流弊!)。
所以这一季最开始我对三某和三姐不说有什么多深的滤镜或者觉得他们会有多好多炸,但对他们的演技我从来没有担忧过。
三姐前两个作品虽然不好笑且窒息,我也一直觉得是编剧的原因。虽然每个作品其实本质上是共创,肯定也会是有演员的个人思路传达给编剧,但剧本大体还是把握在编剧手里,因为三姐并不具备实际编演一体的能力,更多的是提出点子和大方向,细节是交给编剧的。所以我还想着,三姐演技还行的,只是遇不到好本子,也许换个编剧就好了,第二个作品不好笑,但至少知道好歹得弄个底兜住它,第三四个作品再有一点小进步,慢慢来呗。
结果德古拉那个剧本直接给我搞崩了。我收回我对她们演技还行剧本拖累的评价,暴言她们演技就是烂!就是行活儿!(此处行活为贬义)只能做到剧本写笑的时候笑,剧本写愣的时候愣,剧本写哭的时候哭,脑子真是一点不带转的。因为通过德古拉这个本子,我严重怀疑,三姐在二喜的几个作品创排过程中,到底写没写过写人物小传?不一定非要落到纸面上,是至少要对角色真的进行分析和思考。(此处主要说目前在喜剧舞台上的四个作品,她们的话剧作品中的表演我不了解,没有线下观看过,不做评价)。
以德古拉姐姐的角色塑造方面的问题,我不信如果她们哪怕拿出一天半天时间去沉下心揣摩这个角色,会想不到一对相依为命颠沛流离的姐弟,只有彼此的姐弟,他们之间应该是什么羁绊,感情有多深刻。而基于这种血脉和共患难建立起的深深的羁绊,反应到肢体语言和眼神的表达,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十字绣出来的时候,姐姐为什么是躲在弟弟身后?难道不该是虽然害怕,但要护住懵懂的弟弟吗?这是三百年的姐弟情?甚至她和刘波有什么感情?看不出来啊!范海辛出来的时候,她躲到刘波身后?吸血鬼骨子里的骄傲和对至亲人的无条件相护呢?但目前看来她们就是拿到剧本,看到了,哦这是个闹腾的东北大姐,我演的是个喜剧,那我夸张点,闹腾点,嗓门高点,挤眉弄眼点,就行了。一点不带过脑子的。
范海辛那个角色…表演就直接砸锅了…节奏不对表演不对,情绪转换简直离了大谱…不想多说了…
可以回想一喜,皓史成双的作品里,王皓史策对于人物把控的一致性。例如最后一作披星戴月的想你,史策面对失忆的爱人,她的所有表现都是紧紧扣住"爱"这个主题,爱眼前这个男人,爱到即使每天演80条戏,爱到即使每天要承受无数次被遗忘的痛苦,但想到他们曾经那么相爱,想到他只是病了,也依然有勇气。比如王皓想起来以后,史策抱住他,王皓抱得很用力,史策则是一直在抚摸他的后背安抚他,"没事的我的爱人,别难过,我还在呢,摸一摸,乖乖不难过了哈",一种包容和温暖不用任何语言和扯脖子喊,自然就传递给观众。这里两个人直接拥抱没有手部动作影不影响剧情?不影响。但加上,就是会格外感人和温馨。
然后意识到这个问题,再去看她们的四个作品,就全都说的通了。就是完全不会思考,或者说思考都用不到正地方去。赛后采访,上价值说的一套一套的,要为女性发声,结果作品里全是嘲讽…甚至都不是自嘲…这就是你们思考的结果?但凡思考思考你们作品里角色的成长线和人物弧光?
在本季里强烈对比的就是和她们合作的少我前期作品的人物弧光的展现,小婉管乐遇人不赎人物的故事线。这些人物是完整的,有过渡的,有起承转合的,是可以说服观众相信这个人物存在的合理性的,即使是荒诞的合理性。(虽然遇人不赎那个本子我个人觉得还是在剧情逻辑上有点问题…但不妨碍人物塑造。而且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当下就是觉得挺好的)
我只能说,喜剧是有门槛的,和那些正剧一样是有其特有的魅力和难度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分块蛋糕的,尤其这蛋糕本来也小的可怜。不是说你连普通的剧都演不好就可以"退一步"来喜剧分杯羹的,不是说你连剧本基本的人物塑造都写的像团那啥,就可以"退而求其次"来祸害喜剧创作的。喜剧,它也是"剧",普通戏剧想要成为优秀作品,需要的那些重点,喜剧同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