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穿搭造型|从时尚媒体拍片造型学习如何构思日常穿搭?

2023-09-19 19:26 作者:冷芸时尚圈  | 我要投稿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一、时尚圈里的造型过程与经验


1.提问:什么是你认为的Styling?最好的Styling应该是怎样的?大家最喜欢的造型师是谁,为什么?


在这里我们把Styling这个词解读为时尚造型,可能更符合今天的语境。关于时尚造型,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的。比如阿豆豆脑海中先想到的是炫酷的大片拍摄;Alice认为指的是妆容和服饰的搭配;殷辉Lizzy将其理解为是一种与人的打扮相结合的方式,要匹配本人或场景;而梦甜直接联想到时尚杂志的大片拍摄,其中“时尚”二字总会给她一种独特新潮的感觉。可能是我们常常见到的一些时尚造型在材料、颜色搭配等细节上的一些创新之处与我们日常普通造型有所区别。


我自己在理解“时尚造型”这个词时,首先会想到时尚杂志中超级模特的独特穿搭,异域风情中的异国情调,艺术大片中极富画面感的场景,以及T台秀场上令人眼前一亮的华丽打扮。它与普通的日常着装风格确有区别,它提供的是超越功能的视觉体验,带来新奇感、艺术感和梦幻感。好的时尚造型能抓住时代文化精神,并将其以图像化的方式传达出来。


Styling主要可以分为editorial(杂志类)和commercial(商业类)两大类。两者的区别简单来说,一个面向专业人士,一个面向消费大众。为明确两类造型的区别,冷芸博士说明,我们日常在杂志上看到的跨页、封面等均属于editorial类。而产品目录(catalogue)则属于commercial类的商业拍摄。广告拍摄也分类为editorial。商业拍摄主要是为了体现品牌形象,满足品牌需求。我认为,editorial注重视觉艺术感和文化传播,commercial则强调商品的营销效果。前者的照片布局、色调氛围、模特姿态都追求画面感的冲击力,而后者更看重产品本身的展示。两者在目标用户也有差异,editorial面向专业人士,commercial面向大众消费群体。不过有时两种风格也会有融合,编辑拍摄也会考虑品牌的推广效果。


关于时尚造型的专业定义,我总结它包含观察文化艺术环境,设计服装配件,通过媒体传达整体外观、故事和趋势。但提醒妆容不在造型师的专业范畴,而是化妆师的领域。冷芸博士补充,这看似其实更像创意总监的工作,需要把控整个拍摄创意,包括场景和道具。一般而言,时尚造型师主要负责模特的整体创意,不具体执行穿搭和化妆发型。如果还负责场景,应该是由创意总监全面负责。


关于创意团队的组织模式,我们可以看看知名行业杂志《时尚》的模式。《时尚》杂志有总编辑、副总编辑、创意主管、造型总监等职位构成核心层;下设多个部门包括时尚部、美容部、生活部等,每个部门有负责人和编辑;再下面是 Reporter、助理这样的基层职位。但不同杂志的分工可能有所不同,人员构成更完善的情况下,时尚编辑的角色更符合我刚刚所描述的工作范围。时尚编辑类似项目负责人,需要协调各方面工作。造型师只是团队中的一个角色。但我个人的经验是,在小杂志中,造型总监可能包揽所有工作;而较大的杂志有时尚副总监作为总指导,编辑负责具体执行。国内时尚编辑同时也会担任造型工作,不仅仅负责部分职责。不同媒体可能有不同设置,但关键是要在现有的人员架构下明确分工,并保证信息沟通畅通,最大发挥每个人的专业能力。


作为时尚造型师,其专业能力在于擅长以图像讲故事,传达信息,其工作也是一种营销形式。为杂志拍摄可以更好推广服饰,为自己拍摄可以展现最美好的一面。这是一个理解、拆解、创造和传递的过程。


我认为优秀的时尚造型需要具备以下要点:一是能敏锐地洞察当下文化潮流和前沿艺术思想,具有创新和前瞻性。二是能熟练运用服饰、妆容、发型、道具、场景等元素进行视觉组合,创造独特画面美学。三是善于以图像表达某一主题思想或品牌理念,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四是能完整编织故事线索,给人意味深长的联想空间。五是兼顾商业效果与艺术价值,既要有创作激情,也要考量市场需求。总之,良好的时尚造型应该能精确把握时代脉搏,并以富有感染力的视觉方式传播给大众,这需要造型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优秀的审美能力。只有当造型师能观察到文化,设计服饰,传达理念和趋势,TA才称得上是一位出色的造型师。


我认为,好的造型应该充分结合个人创意、出版物风格、人物特质以及当下流行趋势。既要创造出优秀的图像,又要与当前潮流关联,最后还要兼顾商业效果推广商品,需要平衡审美性与商业性。看似能够尽情发挥创造力,但实际上也需要在个人创意与拍摄主题之间找到平衡,不可喧宾夺主。


时尚造型的评判标准确实不应该是单一的,因为它需要兼顾创意新颖性、与主题的契合度、细节的精致度、商业价值等多方面。仅从个人审美角度出发很容易失真,也需要考量团队协作的需求。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造型师个人风格的体现,这代表了他们的专业素养与视觉识别力。因此,融合个人风格与项目需要,同时结合潮流元素,是良好时尚造型的关键所在。


关于优秀的时尚造型需要团队协作,但杂志编辑并不固定使用同一团队,而是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合作的摄影师和模特。但商业造型师中也会有自己的团队形式,不同创作团队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会根据项目需要选择擅长某种风格的创作人员,对于模特的选择通常也要“按需订制”。成功的时尚图像需要团队各部门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才能势成水火。模特提供面料感和姿态,化妆打造符合主题与品牌的妆容,造型通过穿搭产生视觉冲击和画面感,道具场景烘托氛围,摄影负责光影构图与后期呈现。每一环节都对最终效果有关键影响。缺少协调与沟通很容易造成失误,需要团队内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流程。


杨梅认为摄影在整个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理解各个环节,因为最终呈现都是通过摄影师。冷芸博士也提到,有时摄影师也担任创意总监的角色。对于造型上的改进建议,摄影师也会提出。在中国杂志拍摄中,摄影师确实在很多项目中担任核心角色,需要考量各元素的組合与传达效果。但也有例外,像艺人个人写真这类,艺人本身的气质表现可大过摄影水准。但其实正如冷芸博士所言,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团队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缺一不可。越是高水准的团队,每个人的个人能力也越强。欧美作品之所以细致入微,是因为每个人都很专业。团队协作非常关键,每个人都不可或缺。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对各角色的重视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这需要团队通过项目探讨达成共识,理解每个人的价值所在。


时尚圈内有一些非常具有个人风格和高知名度的造型大师,他们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谁手。比如曾与安妮海瑟薇、贾斯汀比伯等多位明星合作的派翠西亚·菲尔德,她善于通过穿搭烘托女性力与性感。来自比利时的Olivier Theyskens以黑色、蕾丝等元素见称,作品有 melancholy 感。这些顶尖造型师都能给人形象以鲜明的个人印记。当然,个人风格也需要不断涵养与更新,才能与时俱进。


另外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国外的著名造型师,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一一找来了解:Benjamin Bruno、Joe McKenna、Petra Flannery、Rachel Zoe、Lotta Volkova、Melanie Ward、Venetia Scott、Edward Enninful、Nicola Formichetti、Petra Flannery、Grace Coddington、Ray Petri、Carine Roitfeld。



2.经验分享:为杂志与艺人Styling的过程分别是怎样的?


在为杂志进行时尚造型拍摄前,编辑和助理会先从各大品牌公关那里要到最新一季的样衣清单,并按品牌归类整理。首先根据主编给定的主题或根据整个刊物的主题延伸出分主题。主题的选择会考量该期杂志的整体定位和内容结构,同时也要关注当前的文化热点和前沿趋势。明确主题后,团队会在网上搜索大量照片,比如时尚杂志的相似拍摄、最新艺术作品截图等,制作氛围板。氛围板是为激发创意而制作的视觉画板,能够明确主题方向。


接下来,需要确定具体的拍摄场地。如果在摄影棚内拍摄,会先通过小红书等平台来选择当地有特色的摄影棚;如果是外景拍摄,则需要搜索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建筑或自然景观的图片。有时也会需要美术团队构建特殊的拍摄布景。场地的选择要结合主题风格和视觉需求。选定场地后,团队会从样衣清单中选择合适的服装,制作成PPT发送给对应品牌的公关人员,询问是否可以提供样衣支持这次拍摄。由于不同品牌在杂志上的年度投放预算和广告占比不同,编辑选择样衣搭配时也需要考虑根据品牌的广告投放量来安排其在该期杂志的版面使用量。


选定样衣后,会预约真人模特进行试装,混搭不同品牌的服装与配饰,完成最终的拍摄造型,然后将所有用到的衣物和配件打包带到实际的拍摄片场。之后就是进行实际拍摄,完成后期后发布。需要注意的是,编辑和摄影师会在拍摄前反复交流讨论,现场查看场景,必要时修改原定的拍摄方案,以实现最佳的视觉呈现效果。


在为艺人拍摄造型前,助理需要先整理该艺人从出道至今的所有造型照片,形成档案,以了解其风格。同时,通过与艺人团队的沟通,明确本次活动需要呈现的image和风格定位。然后从样衣中选择最符合定位的单品。对于艺人参加的活动或节目录制,还要考虑活动的形式、着装要求、气候条件以及商业合作关系等多方面因素。无论杂志还是艺人拍摄,选择样衣时都需要考虑品牌的商业合作关系,确保造型符合合同要求。


通常在造型中需要把握的三个方向:(1)活动:造型师需要调研活动的正式程度、其他宾客、气温、地点和交通。(2)艺人的个性:了解艺人的穿着偏好。(3)商业排他:评估是否有某些品牌因合同原因必须或不能穿着。


在整个Styling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首先是大量收集参考图片,确定精准的风格方向。同时,与团队中的各专业人员、品牌公关、艺人等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需要有新颖的创意、对细节的关注以及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将构思转化为强大的视觉表达。一个成功的时尚造型需要各方面条件的支持,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最终效果。




二、日常穿搭的借鉴


1.普通人如何构思日常穿搭?

日常穿搭的灵感可以从各大时装周的街拍、热门时尚博主的穿搭照、社交媒体等获取。近年来时装秀也开始重视售卖Styling概念而不仅仅是单品,所以也成为获取穿搭启发的来源之一。选择一个与个人风格契合的时尚博主作为参考,往往比直接追随主流潮流更有实用价值。因为博主的个人风格往往更加固定独特,以形成强烈的个人认知和粉丝粘性。


2.时尚圈的Styling与构思日常穿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日常穿搭服务的是个人,杂志拍摄造型服务的是图像,是故事。日常穿搭还要考虑服装的重复使用率,服装的舒适度、可穿性;杂志拍摄便完全不用考虑,只考虑图像能呈现出美就行。日常穿搭会更注重打造个人风格,所以同一个风格的单品会买很多,且不一定考虑流行;杂志拍摄则基本上是流行什么风格就穿什么风格,因为我们借衣服基本上都是借的当季甚至超季款。但两者追求的视觉效果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时尚圈的造型可以提供更大胆的试验与视觉冲击感,而日常着装需要考量生活实用性。了解更多风格也有助于日常着装的选择。专业造型师在构思自己的日常Look时,也可以运用工作中积累的视觉组合方法,并从更广泛的文化艺术领域获取设计灵感。


我们在构思日常Look时,可以先选择上装,然后找与其最佳搭配的下装。也可以根据当天的着装需求和场合来决定整体风格方向。例如参加正式会议,就选择职业女性风格的套装;出席晚宴则可以大胆些,搭配裙装。如果系统学习过着装搭配原则,掌握基本知识框架,就可以更好运用所获取的时尚灵感。没有相关学科基础的初学者,也可以通过积累来熟悉不同风格。


同时,注意不同场合的着装风格区分,根据环境和活动需要调整。参加派对可大胆些,上班要保守些。最后,要注重配饰的搭配,这能轻松提升整体效果。善于跳出常规思维,融合创意与实用来呈现独特的个人风格。总之,发掘灵感源泉,学习专业知识,并以自我风格为核心,是日常着装的三大关键所在。



庄主总结


一、时尚圈里的造型过程与经验

1.提问:什么是你认为的Styling?最好的Styling应该是怎样的?大家最喜欢的造型师是谁,为什么?

观察文化和视觉艺术环境,选择和设计服装和配饰,为各种媒体传达整体外观、故事或趋势;视觉故事的讲述者和图像的创造者;Marketing的一种形式。最好的Styling就是个人创意与出版物想要传达的风格/人物性格与当下潮流的结合。


2.经验分享:为杂志与艺人Styling的过程分别是怎样的?

为杂志:整理Sample List——给定主题制作Mood boards和Reference——找场地和Setting——邮件借衣联系摄影师与模特实地勘景——Styling/Fitting——拍摄

为艺人:制作Archive——邮件借衣——Styling/Fitting——艺人上身

三个方向:(1)活动:造型师需要调研活动的正式程度、其他宾客、气温、地点和交通。(2)艺人的个性:了解艺人的穿着偏好。(3)商业排他:评估是否有某些品牌因合同原因必须或不能穿着。

Styling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新颖的创意、对细节的关注和高效的组织能力。要把个人创意与出版物想要传达的风格与当下潮流结合起来。总是思考每件单品都应该如何融入进整个主题与情绪。


二、日常穿搭的借鉴

1.普通人如何构思日常穿搭?

时装周的场外街拍时尚博主和超模的街拍与社交网站上的照片时装秀里的造型灵感。与其跟随主流,不如找到与自己风格类型接近的博主做参考。

2.时尚圈的Styling与构思日常穿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以视觉效果为最终呈现。都是有预算的。

不同点:日常穿搭服务的是个人,杂志拍摄造型服务的是图像,是故事。日常穿搭还要考虑服装的重复使用率,服装的舒适度、可穿性;杂志拍摄便完全不用考虑,只考虑图像能呈现出美就行。日常穿搭会更注重打造个人风格,所以同一个风格的单品会买很多,且不一定考虑流行;杂志拍摄则基本上是流行什么风格就穿什么风格,因为我们借衣服基本上都是借的当季甚至超季款。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穿搭造型|从时尚媒体拍片造型学习如何构思日常穿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