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柯尔特M1895|马林M1917重机枪

2020-05-12 18:05 作者:巴勒斯坦的西瓜  | 我要投稿

绰号“土豆挖掘机”的柯尔特M1895重机枪是一款由约翰勃朗宁和其弟马修勃朗宁根据他们在1889年开始设计,于1895年完善后正式定名的一款重机枪,据说这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款进入军队服役的导气式枪机重机枪。

墨西哥的7毫米版

设计师:约翰·M·勃朗宁、马修· S·勃朗宁

、马林公司生产的M1895改版M1917和M1918: 卡尔·G·斯威比利斯

制造公司:柯尔特枪械公司、马林·洛克维尔枪械公司(同样是杠杆步枪制造商,使命召唤16的马林出自此公司手)

重量:16KG,带脚架25.4KG(无弹)

全长:1040毫米

枪管长:711毫米

口径:参考使用弹药

使用弹药:美国6mm李·海军步枪弹

德国7×57mm毛瑟步枪弹

美国.30-40克拉格约根森步枪弹

美国.30-06斯普林菲尔德弹

英国.303步枪弹

俄国7.62×54mmR步枪弹

意大利6.5×52mm卡尔卡诺步枪弹

枪机:导气式枪机,杠杆式枪机(可能是因为其和杠杆一样向下弧形运动的导气活塞系统,并非温彻斯特步枪的手动杠杆),闭合式,火药燃气循环。

射速:400-450发/分

马林航空机枪

1892年,勃朗宁为他和他弟弟马修勃朗宁设计的一种枪械机构申请了专利,这个枪械机构就是M1895的内部机构前身。而在3年前的1889年,约翰勃朗宁受到马克沁机枪的启发,开始进行实验和完善自动装填技术,在此之前,勃朗宁兄弟在为温彻斯特枪械公司设计制造杠杆式步枪。至于灵感来源,有说法是1889年秋季时,勃朗宁在打猎受到枪口气体吹动草叶的现象。当然现在隔了一百多年,这个说法的真实性问题就不是很重要了。

1889年秋季,勃朗宁将一把.44口径的黑火药弹的步枪进行改装,让其能够利用火药燃气进行自动发射(个人推测可能是M1873步枪)。3年之后,他给康涅狄格州的柯尔特专利武器制造公司(创始人是塞缪尔·柯尔特)提交了一个设计,内容大概是在枪口15厘米处开一个导气孔,以及杠杆的移动改成向后,避免过热导致故障而采用加重的枪管(导致重量有16千克,加上带有射手座的机枪三脚架,总重量有25.4千克)。1893年,美国海军对这款原型枪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过热的时候会出现子弹内燃导致走火等故障,导致在一次长时间射击之后必须立马卸下枪械以散热。不过在测试的时候,这个原型枪可以在走火过热失控之前打出1000发左右的弹药,当然枪管也是被打的又红又烫。

最初订购的时候,使用的弹药是美国海军的6毫米李·海军步枪弹,后来陆军也订购了一批,要求使用弹药为陆军的克拉格约根森.30-40步枪弹。后来在1914年,M1895又制造了使用.30斯普林菲尔德弹的版本,这一年时M1895配备了一个较低的三脚架。而土豆挖掘机外号来源的第二个说法也开始了:有美军士兵反应使用这种脚架射击时,活塞会挖到土里。

在出口方面,沙皇俄国在1914年订购了上千挺的M1895,备注要使用俄国7.62×54mmR步枪弹,后来这批机枪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另外一种出口版M1895/14则是使用了.303英国步枪弹卖给英国和法国。同时针对南美洲各国使用的德意志帝国7×57毛瑟步枪弹,柯尔特也有出口相应弹药的版本给南美洲。比如墨西哥,在墨西哥革命期间交战双方都使用了7毫米版的M1895。

在M1895还是6毫米李海军步枪弹初版那会,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入侵关塔那摩湾战斗时,一个美军海军陆战队营就有四挺M1895,其中有两挺从德克萨斯州海军陆战队借来的。而事实证明,使用M1895是在当时海军陆战队的火力上的重大提升。在战斗期间,海军陆战队使用M1895给进攻的步兵队伍提供火力支援,相比之下陆军则是继续使用沉重的手摇式加特林机枪马车。当时在骑兵团当中校的西奥多·罗斯福部署了两挺M1895重机枪,这两挺重机枪是士兵家属私下为骑兵团购买的出口用7×57毫米版。不过罗斯福指出:“总的来说,这些柯尔特重机枪不是很成功,它们比加特林更复杂,而且容易出毛病。”随后这两挺7毫米口径的M1895转交到约翰·亨利·帕克中尉指挥的加特林机枪队,参与了1898年的围攻圣地亚哥战役。

后来,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6毫米口径的M1895参与了美菲战争和镇压义和团运动,和7毫米的评价不同,这两次使用的M1895被证明是可靠的。在1904年左右,墨西哥政府购买了150挺7毫米版M1895重机枪,在墨西哥革命中双方都有使用。美墨战争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围攻维克拉鲁兹战斗中使用了M1895重机枪6毫米款。

美国陆军方面,虽然从未正式采用,但是在1902年购买两挺,1904年购买140挺,和马克沁机枪和维克斯机枪一起用于陆军的武器评估。而陆军最后采用的是M1909贝内特·梅西耶轻机枪。不过从1921年开始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开始断断续续的使用M1895。

乌拉圭军队在1904年也有使用M1895清剿乌拉圭内战后期残余的叛乱份子。

加拿大军队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时使用了.303版M1895,并且还造就了一名使用M1895阻止布尔骑兵冲锋而获得参战的加拿大军队获得三个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之一的士兵:爱德华·詹姆斯·吉布森·霍兰德,当时还在英军当中尉和战地记者的温斯顿·丘吉尔对M1895机枪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次成功,加拿大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继续使用M1895重机枪。

美国一些煤矿警卫人员组织的私人民兵手里也有M1895的存在,其中最著名事件的发生在1914年科罗拉多州的路德洛,私人民兵使用一挺部署在当地的M1895对举行旷工的矿工营地开火,制造了著名的路德洛大屠杀。在当时旷日持久的矿工罢工热潮中,臭名昭著的鲍德温·菲尔茨侦探事务所派出一辆安装有M1895机枪的装甲车对矿工进行恐吓,矿工称其为死亡特快。

一战期间,1915年,加拿大21轻步营前往法国参战的时候就是使用的.303版,虽然很快就被维克斯机枪取代,但是这些M1895并没有带走,而是转交给了比利时残军。法军也有测试过,包括在飞机上测试M1895。而美军方面,美军认为过时没有广泛装备,柯尔特公司则在1916年停产,技术图纸机器制造权等转交给了马林·洛克威尔公司。因为柯尔特宣布停产的时候还欠着两笔分别来自意大利海军和俄国的订单,于是马林公司便达成协议,接管这两笔订单,马林M1917和M1918诞生了。

本人在某外国销售网站看到的马林1917机枪玩具

和原版相比,马林公司生产的版本从原本的重型枪管改成可拆卸枪管、扩大进弹口,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可连续发射的弹药数缩减了一半。1917年,美军购买了2500挺用作训练用武器,美国海军则购买了一些活塞代替杠杆结构的版本,虽然很少在船上使用。后来马林公司推出了一款车载和机载的改进版本,设计师是瑞典的卡尔·G·斯威比利斯,和柯尔特的M1895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柯尔特的杠杆活塞被****管下的直行导气管和往复式活塞替换,技术可能是来自当初美国海军的活塞代替杠杆结构的订单,枪管上有增加密集的散热槽。不过由于还是保留了柯尔特原版的一部分结构,使得单枪重量只有11.34千克。相比于维克斯水冷航空机枪的15千克还是算轻便了不少,和刘易斯航空机枪(12.7千克)比也轻了一些。根据统计,在一战结束前几个月,马林航空机枪几乎替代了50%在美军服役的SPAD XIII战斗机装备的维克斯航空机枪。事实上,如果战争持续到1919年,马林载具机枪很有可能成为美军最主要的载具机枪。而美国本土在使用托马斯莫尔斯侦察机训练时也在上面加装了马林航空机枪。

意大利军队也有购买一批马林和柯尔特,以替换卡波雷托战役损失的重机枪。意大利版除了改用6.5卡尔卡诺步枪弹,还改为水冷式,在枪管外面套一个狭窄的黄铜制套筒。作为意大利海军陆战队保卫皮亚韦河河口的武器。而意大利的鱼雷艇、F级潜艇和驱逐舰上都有装备。

马林机枪在法国雷诺FT-17轻坦上都有装备,不过后来在勃朗宁.30载具机枪取得成功后,马林机枪被迅速替换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俄罗斯内战、1920波苏战争和1921布莱恩山战斗中都有出现,还有柯尔特和马林同台使用。西班牙内战期间,弗朗哥军队和共和军双方都有使用记录。比利时军队在一战结束之后获得了大量的7毫米毛瑟弹版柯尔特M1895重机枪,在1940年德国入侵比利时的时候被比军广泛使用。

一战结束后,意大利把所有的M1895封存在仓库,一直到二战重新分发给本土防空部队,直到1943年投降为止。

虽然在武器历史上有先驱地位以及优秀的性能,但并不代表这是一款完美无瑕的武器。

其实在提缺点之前,关于一些对这把枪的重量问题算缺点我是颇有微词的。因为这把枪是属于重机枪类,而且我们先来看看德国的MG08的数据(无弹):

连水一共69kg

除去冷却水65kg

枪身26.5kg(无水)

冷却水4kg

三脚架38.5千克

对比一下M1895的数据是不是好多了,M1895枪身带脚架的重量没有MG08的单枪身重量高,至于和德国方面作为轻机枪使用的MG08/15比……你品,细品。

M1895的第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射速问题。因为其独特的设计,M1895的射速只有400-450发/分,射速偏慢。对比之下,德国的MG08水冷机枪的射速是450-500发/分。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优点,因为低射速+重型枪管(马林公司的改进型号采用散热效果更佳的散热槽枪管)得以使M1895可以正常风冷,这也让它在水冷如云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代更便携还更轻的重机枪。虽然因为长时间的射击和卡壳导致强制性停火的战斗不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维修(还有一些通过手动活塞循环)排除,而且随着机枪手的战斗经验提升,避免长时间射击可以提升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不过有一个缺点:结构较复杂是一个重点缺点。因为M1895结构复杂,和历史上一些对待复杂结构武器的规定一样,美国军队规定在拆解M1895的时候周围必须要有军官或者士官在场监督指导。

M1895采用导气式枪机,这是为什么有土豆挖掘机的绰号来源的第二点有关:枪栓在机匣内的活动槽里移动,扣下扳机后,火药燃气通过枪口7英寸的导气孔冲击枪管下的锤子形杠杆活塞。受到冲击的活塞往后下方快速旋转160°,同时活塞通过连杆开始移动枪机,枪机受连杆的影响后开锁进行后座。而活塞弹簧被压缩后开始回弹,活塞开始往前回位,连杆带动枪机回位。回位过程中,输弹轮移动弹链将新弹带入输弹位置,枪机回位闭锁时将子弹带入枪管。其实本质上,这个枪械运行是杠杆步枪向前杠向后机的相反版本,我个人认为最直白的比喻就是倒着拿P08手枪,然后观察其肘节式起落的后半部分肘节杆。

这挺机枪虽然在美国军队服役,但是未在陆军正式服役使用,而是在海军和陆战队正式服役。在三脚架、船只、装甲车、马车上都有它的身影。

使用国家:澳大利亚

比利时

加拿大

菲律宾

也门

捷克斯洛伐克

西班牙

芬兰

法国

意大利

墨西哥

乌拉圭

美国

沙俄

波兰

罗马西亚

往期回顾:


美国柯尔特M1895|马林M1917重机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