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音乐学考博申博经验 复试信息 社科综合和写作 面试经验【音乐考博】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博士招生信息
育明考博-李

育明考博-李解析中国传媒大学考博:
1、中传博士招生从2021年开始,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选拔模式,2022年博士招生,普通招考依旧为“申请-考核制”。选拔流程包括考生报名、提交申请材料、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初试、复试等环节。
通过材料审核是考博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博申请资料审核呢?主要是三点:一是本硕院校和专业,双非院校的学生还没有突出的科研建议试试以考试制院校为主进行备考;二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撰写,对于很多国外留学的学生而言,研究计划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难度;三是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积累。
2、普通招考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2021年12月3日上午10:00至2021年12月31日上午10:00。。
报名网址:http://yz.cuc.edu.cn/bs/
3、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在报名时须同时提交个人基本信息、代表作、贡献度和主观评价等方面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须通过报名系统提交,不可通过其他途径提交。
申请材料清单(模板详见报名系统,以下清单若与报名系统要求有出入,则以报名系统要求为准)如下:
1.基本信息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籍学位证明材料。
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或者博士学位证书扫描件,在国(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扫描件。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学生证扫描件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版,录取当年入学前可获得国(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近期开具的在读证明或成绩单扫描件。
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学士学位证书扫描件。
(3)硕士课程成绩单。
(4)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
(5)本科毕业论文全文。
(6)外国语水平证书。
(7)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
(8)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9)诚信考试承诺书。
2. 代表作
近5年内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最多提交3项能反映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高水平教材、文艺新闻出版作品、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以及其他具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作成果等,须按重要程度排序)。
3. 贡献度
(1)各类荣誉奖项
(2)各类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获奖。
(3)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4)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的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等。
(5)其他能证明自身社会贡献度方面的材料。
4. 主观评价
(1)申请信(含报考原因、自我评价等内容)。
(2)专家推荐信(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
5. 其他
其他能证明本人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材料。
另外,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供满足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详见“四、报考条件,(三),3”。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报考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4、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
各培养单位资格审核小组依据报考条件的要求,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不予准考。
各材料评议小组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对其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给出材料评议成绩。材料评议成绩达到进入初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可进入初试考核环节。
绿色通道:考生如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且材料评议成绩为“优秀”,则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组进行考评,考评通过者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可进入绿色通道。绿色通道考生也须参加初试考核环节,但其初试合格线可适当降低。
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线发布、考生材料评议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届时相关通知。
5、初试

6、复试
复试主要以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进行考查。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考博复试信息:(2022年考生可参考)
复试考核的具体内容及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1.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
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考核分为三部分:专业知识、学术能力、综合素质。考核时间不少于25分钟。
专业知识:以随机抽题方式,重点考核对报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为主。
学术能力:考生以学术答辩形式介绍本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并重点介绍一项本人独立完成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或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并回答考核小组的提问。
综合素质:结合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通过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创新潜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交流能力等进行考查。
2.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为100分)
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不少于5分钟。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考生提交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等材料,以及在面试考核过程中与考生的交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加试内容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政治理论及两门报考专业硕士学位主干科目(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采用网络远程笔试方式进行,由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组织。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有任何一个科目不及格则不予录取。
5.复试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 = 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90% +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10%
复试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关于专业课备考:
1、初试:学术写作 人文社科综合


2、复试:专业知识
《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于润洋主编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美)保罗 · 亨利 · 朗著,顾连理、杨燕迪、张洪岛等译
《西方音乐史》(第六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美)唐纳德 · 杰 · 格劳特、克劳德 · 帕利斯卡著,余志刚译
《苏联音乐史(1917-1953)》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黄晓和著
《音乐史学原理(修订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德)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
《西方文明的风格与流派》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修订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钟子林著
《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美)菲利普·唐斯著;孙国忠、沈旋等译
《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美)列昂·普兰廷加著;刘丹霓译
《二十世纪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美)罗伯特·摩根著;陈鸿铎等译;杨燕迪等校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杨荫浏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刘再生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郑祖襄著
《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王子初著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汪毓和著
《中国现代音乐史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汪毓和著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刘再生著
《中国当代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梁茂春著
《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李焕之主编
《百年中国音乐史 1900-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居其宏著
《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于润洋著
《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于润洋著
《西方现代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于润洋著
《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奥)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
《论音乐的特殊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波)卓菲亚 · 丽莎著,于润洋译
《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日)野村良雄著,金文达、张前译
《西方音乐美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意)恩里科 · 福比尼著,修子建译
《中国艺术意境论》 蒲震元 北京大学出版社
《意境》 宗白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美学体系》 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艺美学》 胡经之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音乐文化教程》 赵志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数字音乐的产业价值链研究》 佟雪娜 清华大学出版社
《音乐产业运营与管理》 佟雪娜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期刊:
1.《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
2.《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3.《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
5.《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6.《音乐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
【中传考博进入复试分数线】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基本要求
【中传考博复试内容】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
备考建议
第一部分 申请环节:
1. 申请环节——基本情况介绍&专业方向&导师选择疑问沟通;
2. 申请环节——博士申请资料整理&撰写&完善;
· 本科&研究生学习情况&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可能的问题;
· 博士研究计划撰写包含内容&具体规范&注意事项;
· 博士研究计划示例讲解;
第二部分 笔试环节:
1. 笔试考核环节——专业笔试——专业知识;
核心学习内容:
(1) 社科综合和写作核心理论学习;
(2) 中传音乐与录音学院导师组主要研究方向核心知识点汇总;
2. 笔试考核环节——专业笔试——核心科目(社科综合和专业写作);
第三部分 面试环节:
1. 面试考核环节——专业问题问答;
· 高频专业问题汇总&解答;
2. 面试考核环节——专业英语问答;
· 高频英文问题汇总&解答;
3. 面试考核环节——其他问题(个人介绍/研究方向/兴趣、未来职业选择等);
· 高频专业问题汇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