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史传(27)出阵播磨国

谦信:“信玄,你(三方原合战)杀了多少织田军啊?”
信玄:“千余人吧。”
谦信:“哦,我也是,我(手取川合战)也杀了千余人。”
信长:“谦信,你看,这是你杀的千余人(都是刚投奔我的炮灰国人)。”
谦信:“你以后别在路上叫我。”
久秀:“那人谁啊?”
谦信:“不相干。”
虽然都自称自己斩获千余,但是手取川合战的影响力却远远不如三方原合战。三方原合战的战败给织田信长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连将军足利义昭都吓得准备卷铺盖走人,最后更是促使足利义昭背叛了信长。反观手取川合战,对织田家来说这似乎只是一场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常见的败仗而已,甚至还可以抽出一只手来抽死松永久秀那丫的。
天正五年(1577年)十月,打完松永久秀副本的织田信忠返回了京都,被赐予从三位左近卫中将的官位,其官位超过了继承北畠家的弟弟信雄。不久后,织田信长也上洛进京,出任从二位右大臣。
父子俩升官发财的同时,重臣羽柴秀吉也被信长派往了播磨国。
此时西国的毛利家与织田家进入了战争状态,但是两家的领地严格来说还算不上接壤。在山阴方面隔着因幡国、但马国,山阳方面则隔着备前国、播磨国作为缓冲。羽柴秀吉进入的播磨国,属于备前浦上家的地盘。
备前浦上家本来是播磨、备前、美作三国守护赤松家的家臣,进入战国时代后凌驾于主家之上。进入天正年后,浦上家家督浦上宗景早早就与织田信长交好,成为织田家承认的播磨、备前、美作国主。然而,浦上家的家臣宇喜多直家却借着毛利家的力量,将浦上宗景从备前国驱逐。流浪的浦上宗景前往播磨国依附当地国人小寺政职,因此信长才派遣羽柴秀吉前往支援浦上宗景等人。
秀吉进入播磨国后,小寺家派出家臣小寺孝高前来迎接,二人也因为这个机缘相识。小寺孝高的姓氏是小寺政职下赐的,他原本的姓氏乃是黑田,还有个比较著名的称谓“官兵卫”。在播磨国众的支持下,羽柴秀吉先拿比较弱的但马山名家下手,一举夺取了山名家的竹田城、岩津城等地,并任命弟弟木下秀长进城防守。
但马山名家的祖先正是“应仁之乱”时的西军大将山名宗全,然而山名家自应仁之乱以后便四分五裂,此时早已是日薄西山,根本就不是秀吉率领的织田军的对手。
随后,秀吉又与官兵卫合计,决定扫除播磨国内的反对势力。在竹中半兵卫、黑田官兵卫的攻势下,播磨国福原城很快就被织田军攻取,随后众人一路进军抵达播磨国、美作国边境上的上月城。上月城一旦失陷,美作国、备前国就将受到织田家的威胁,因而宇喜多直家点齐兵马朝着播磨国杀来,誓死保卫上月城。
宇喜多直家也算是个狠角,早年直家的爷爷能家被浦上家暗杀,其父兴家四处流浪,却无力复仇。兴家死后,直家忍辱负重再度出仕浦上家,最终在暗中蓄力、厚积薄发,终于积攒了超过浦上家的实力,将浦上宗景驱逐。
然而,纵使宇喜多直家是一方霸主,也仍然不是有着“天下人”buff的羽柴秀吉的对手。宇喜多直家的援军在进军途中遭到羽柴秀吉的攻击,被织田军打得大败,战死六百余人,连直家也在战败后仓皇逃走。
上月城见援军无望,这才想起投降,可是秀吉却拒绝了这个提议,还下令切断上月城水源,并在城外修筑鹿角,防止城中有人逃亡。几日后,摇摇欲坠的上月城在织田军的强攻下陷落,城中守军悉数被秀吉就地处决,孩子、妇女则被秀吉带到了播磨、备前、美作三国的边境上。
尽管后世的艺术作品里,将残暴、刻薄、暴君等词汇强加在织田信长头上,而秀吉、家康往往都是仁厚、宽容、朴实的代言人,顶多也就加个狡猾形容。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信长反而才是最仁厚、朴实的那个人,家康是那个最狡猾的人,而残暴、刻薄才是最符合秀吉这个“朴实”百姓出身的天下人的形容词。
随着秀吉的一声令下,在上月城被俘的女子被公开处以磔刑,也就是绑在柱子上用长枪刺死。通常这样行刑人不会立即死去,而是会痛苦挣扎,直到失血过多而死。小孩就更惨了,被秀吉处以“串刺”之刑,也就是用细细的尖锐的竹子从肛门插入,再从嘴巴刺出的残忍刑罚。
这可比宴会上拿出人头手办炫耀远远残酷得多。
无论是从属织田家的播磨国人,还是敌对的备前、美作国人,都被秀吉在边境上的处刑给震惊到了。大家的思绪不一,再三思考着自己的站队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而以刺杀手段闻名的“阴谋家”宇喜多直家,也被秀吉的操作给吓得产生了恐惧心理。从这时开始,直家便下定决心,一定不可以与织田家敌对。
可是,既然有宇喜多直家这样想法的人,那必然就会有同直家想法相反的人存在。在播磨国内有着最大势力的别所家就是如此。
别所家与浦上家一样都是守护赤松家的家臣,号称“播磨东八郡守护”,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实力。当时别所家的家督乃是二十四岁的别所长治,但是因为家督年轻,家内的实权实际上掌握在长治的两个叔叔别所吉亲、别所重栋手中。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就有争端,别所家也是如此。别所重栋比较亲近织田家,与秀吉有所往来, 别所吉亲则主张与毛利家、本愿寺结盟,抵抗织田家对播磨国的侵略。上月城合战以后,别所吉亲整日在大侄子长治耳边叨叨秀吉多残忍多残忍,简直不是人。再加上播磨国人们本来就互相通婚,被秀吉捅死的人里有不少说不定都是别所家的亲戚,因而别所长治思虑再三,决定加入毛利家举兵。
别所家的根据地三木城地势险要,别所长治召集了四千余军队防守, 可以算是兵精粮足。再加上三木城周遭还有淡河城、神吉城、志方城等支城拱卫,形成了一道强大的防御网络。别所长治举兵以后,包括小寺政职在内的许多国人也都反了,羽柴秀吉的军队陷入被敌人包围的危险境地之中。
说回京都这边,这年信长也在忙。
天正六年(1578年)元旦,朝廷举办了久违的元旦节会。本来元旦祭典的钱是由室町幕府来出的,但是自从进入战国时代以后,幕府也没有闲钱,因此元旦祭典就时断时续,到了这年,朝廷已经有二十年左右没有举行过元旦祭典了。好在信长当政以后,不断下令让各地的土豪们把侵占的王家、公卿的庄园归还,这才让朝廷有了自己的小金库,再加上织田家的赞助,这年的祭典办得十分盛重。包括吉田兼见在内的公卿们,无不为此感到兴奋,纷纷由心底感激信长。
几天之后,安土城的城下町发生火灾,经过调查以后,原来是信长家臣福田与一的家里起火引起。信长将福田与一叫到安土城大骂了一顿,福田与一却解释说自己是单身搬到安土城居住的,老婆孩子都住在乡下的领地上,所以才导致外出时家中起火没人发现。
趁着这个机会,织田信长下令家臣们必须把妻儿从领地内接到安土城下居住,随后还下令让信忠带人把马廻众在尾张国的屋子烧毁。
从这时开始,织田信长才完成了让织田家施行“城下集住”的政策,这正是与“兵农分离”相辅相成的姊妹政策。也就是说,织田家的“兵农分离”,这年才开始正式施行。由于“城下集住”相当于把老婆孩子送到主公眼皮子底下做人质,虽然自己没有反叛之心,但是多少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所以每次战国大名推行“城下集住”政策时,往往都伴随着叛乱进行的。比如武田信虎推行“城下集住”时,国人大井氏、今井氏久因为拒绝搬到甲府而举兵作乱。
因此,信长假借因火灾生气之名下令,没有人敢惹气头上的信长,说个不字。
没准儿福田与一家的这把火就是信长放的。
在这之后,别所家叛变的消息就传到了织田信长的耳朵里。此外,信长还收到消息说,吉川元春率军一万五千人、小早川隆景率军两万、宇喜多直家率军一万四千,正在朝着上月城进军。
当然,除了坏消息外也有好消息。比如北陆方面就传来消息说,去年在手取川揍了织田军殿后部队的上杉谦信突然在春日山城暴毙而死。
上杉谦信早年可能在小便池边上看过戒色吧的广告,一辈子不接近女色。但是这大哥却戒不掉喝酒的习惯,年近五十了依然天天买醉。再加上长年的军旅生涯让谦信的身体十分疲惫,根本承受不了酗酒的压力,所以这年便在家里突发脑中风去世了。
上杉谦信去世以后,由于戒色所以没有孩子继承家业,导致两个养子上杉景胜、上杉景虎发生内讧,为了夺位大打出手。上杉家的家臣们也因为各自的矛盾分别加入了两人的派系对决,上杉家走向了分裂,从此开始衰弱。别说攻打织田家了,连武田胜赖都能带兵来春日山城下郊游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戒色的后果。
没了上杉家的威胁,织田信长便下令亲自率军出阵播磨国,救援被毛利家攻击的上月城。上月城的守军是不久前来投靠织田家的“尼子复兴军”,由尼子一族的尼子胜久及尼子家重臣山中鹿介幸盛率领。
尼子家本来也是西国的名门,是南北朝时代那个婆娑罗大名佐佐木道誉的后人,在战国时代尼子家的文书一度通行于山阴、山阳十一国,被人称为“阴阳一太守”。可是当毛利家崛起以后,尼子家便日渐衰弱,最终被毛利家灭亡,连家督都被绑到毛利家幽禁起来。尼子复兴军的目的正是想打倒毛利家,救出被囚禁的家督复兴尼子家。
在信长的命令下,明智光秀、丹羽长秀、泷川一益等人作为前锋进入了播磨国,随后织田信忠、信雄、信孝三兄弟以及佐久间信盛、细川藤孝也率军抵达。然而,在信长准备亲自出阵的前几日,近江国突然下起了暴雨,各地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山洪与山体滑坡。
织田信长向已经抵达播磨国的织田军下令,表示因为雨太大,自己就不出兵了。让众人快点把秀吉从包围网里救出来就行。至于上月城,信长只字未提。
按照信长的个性,别说是洪水了,就算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他该出兵也还是会出兵的。那么信长这次的决定,就充分说明了,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救援上月城。播磨国的国人们纷纷叛乱,秀吉率领的织田军陷入了重围,非常危险。此时与毛利家在上月城对峙,或派兵前往救援上月城,也不过是往人家的包围圈里送人头而已。与之相比,不如将秀吉从重围中救出,重新整顿军势对叛乱之人逐个击破才是最优选择。
尼子复兴军?这只是一支与织田家没什么关系的军队而已,虽然也不能说他们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但是当“大将”秀吉受到威胁时,“弃车保帅”才是对织田家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尼子胜久、山中幸盛不知道的是,自己早已成为弃子。在毛利军的攻击下,尼子胜久以保障城兵性命为条件自开城投降并自尽。可是毛利家却没有遵守和约,因为担心山中幸盛逃跑再把尼子复兴军组织起来捣乱(已经有过先例),毛利家下令在押送山中幸盛回国途中将其杀死。
虽然是织田信长主动放弃的上月城,但是尼子复兴军好歹也是自己人,信长吃了这么个大亏,自然是不会放过播磨国的那些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