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ature文章剖析铁死亡和肿瘤微环境结合的研究思路,并告诉你怎么灵活应用生信分析为

肿瘤微环境方向CNS级别文章频发,你还不心动吗?
不知道怎么研究没关系,剖析一下思路立马get!
再从Natrue文章总结生信分析的灵活应用~

今天小云想给大家解读一篇11月份发表的Nature文章,题目是肿瘤中性粒细胞的铁死亡导致癌症中的免疫抑制。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是研究:肿瘤中性粒细胞的铁死亡能够影响免疫抑制的。

那么作者是如何想到要研究这个方向呢?
(1)第一步,需要找到要解决的问题或目前研究的瓶颈:
铁死亡在肿瘤细胞中研究的比较多了,也开发出了一些铁死亡诱导剂用于杀伤肿瘤细胞,在体外细胞实验和免疫缺陷小鼠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但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动物模型中并没有明显的效果。说明当前的研究只关注了肿瘤细胞本身,而没有关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即铁死亡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尚不清楚。
(2)第二步,如何确定要研究哪一种免疫细胞呢?
作者发现2020年有一篇文章报道了人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PMN-MDSCs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PMN-MDSCs铁死亡途径基因显著富集,表明这些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更高。

(3)第三步:整理思路,提出假说:
病理激活的中性粒细胞(PMNs),称为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PMN-MDSCs),能够抑制抗肿瘤免疫。基于上述的研究进展,作者推测肿瘤微环境中的PMN-MDSCs会更容易发生铁死亡,并会对抗肿瘤免疫产生影响。
福尔摩斯·小云推测:作者的这一想法应该诞生于2020年,然后作者开始设计课题证实猜想,用1年多的时间得到数据并投稿,修修补补就来到了2022年正式被Nature接收并发表。

研究思路
有了研究假说,如何设计课题思路去证实呢?
总结一下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确定要研究的大体方向/要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文献调研提出科学假说→利用自测/公共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验证→组学+生信分析筛选关键分子并验证→增加临床意义(治疗方法+临床数据分析)。
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利用生信分析的找小云,毕竟分析贯穿了整个课题哦!
(1)通过生信分析证实PMN-MDSC与铁死亡的关系:用自测数据和公共数据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对小鼠和人PMN-MDSC进行了RNA-seq。
分组:①肺癌患者的血液(TBB)和肿瘤组织(TBT)以及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HD)中PMN-MDSCs;②荷瘤小鼠CD14high和CD14−PMN-MDSCs。
生信分析发现肿瘤PMN-MDSCs中参与调节铁死亡的几个基因的上调,说明PMN-MDSCs更易受铁死亡的影响。
基于数据中差异最大的八个铁死亡基因构建铁死亡signature,利用单细胞RNA-seq(scRNA-seq)数据集,证实肿瘤PMNs-MDSCs中铁死亡signature更高。

(2)通过实验验证PMN-MDSCs更易受铁死亡的影响:
利用人和小鼠的PMN-MDSCs验证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包括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脂质分子的累积、铁死亡抑制剂和诱导剂的应用,证实生信分析的结果,即PMN-MDSCs更易受铁死亡的影响,在肿瘤微环境中会发生铁死亡。

(3)实验证实肿瘤PMN-MDSCs铁死亡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
用铁死亡诱导剂RSL3处理无肿瘤小鼠的骨髓PMN(BM-PMNs)后,发现能够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利用基因敲除小鼠证实铁死亡缺陷的PMNs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消失了。而且这种抑制作用是由可溶性因素介导的,因为PMNs上清液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铁死亡抑制剂可以挽救这一效果。说明铁死亡在肿瘤PMN-MDSCs的免疫抑制活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脾脏PMN-MDSCs没有影响。同时,从肿瘤患者组织中分离出PMN-MDSCs也观察到铁死亡介导的PMNs向免疫抑制的PMN-MDSCs转化。

(4)利用组学和生信分析探究机制并验证:
对铁死亡诱导剂RSL3处理的BM-PMNs进行RNA-seq分析,并对小鼠肿瘤PMN-MDSCs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找到了关键的分子PGE2和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2、骨髓过氧化物酶(MPO),并通过实验证实它们的作用。

(5)临床转化意义:
1)通过抑制铁死亡抑制肿瘤生长:
动物模型证实了铁死亡抑制剂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同时铁死亡抑制剂还能增强PD-1抗体阻断免疫检查点的抗肿瘤效果。用Ly6G抗体耗尽中性粒细胞后,铁死亡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消失了,表明PMN-MDSCs是铁死亡抑制剂抑制肿瘤的关键细胞。铁死亡抑制剂会增加常驻记忆、中央记忆和效应性CD8+T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并通过scRNA-seq证实了T细胞的激活。
2)临床数据的分析和实验验证:
利用TCGA、免疫治疗等数据集评估铁死亡基因signature与PMN-MDSC、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发现PMN-MDSC和铁死亡特征之间呈正相关,以及铁死亡基因表达较低的患者生存率显著增加。

总结
这项研究证明在肿瘤微环境(TME)中,PMN-MDSCs会发生铁死亡,这使它们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性。诱导铁死亡足以使非抑制性PMNs转化为免疫抑制性PMN-MDSCs。虽然铁死亡减少了TME中PMN-MDSCs的数量,但铁死亡细胞释放的免疫抑制分子发挥了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抑制 PMN-MDSCs铁死亡能够抑制肿瘤生长。
另外,Nature子刊上的一篇报道发现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之后,会对周围抗原递呈细胞产生抑制作用,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

而且,抑制CD8+T细胞的铁死亡可有效恢复其抗肿瘤活性。

铁死亡在肿瘤中具有双重作用,这些结果进一步突出了铁死亡对于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在TME中不同细胞的铁死亡产生的不同效果要加以考虑,可以针对不同的细胞特异性靶向应用铁死亡抑制剂或诱导剂,以取得最佳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