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店铺未授权低价销售我们公司产品可以这样解决
当前,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反映,有不少未经授权的商家在网上销售他们的产品,并常常以低价破价的方式销售,这对线下渠道的发展和经销商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损失了许多老客户。乱价、未授权的问题除了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现在又出现在抖音、快手、小红书、药师帮等集成社交电商平台,未经授权销售、低价乱价的问题愈发凸显。那么,厂家和品牌方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从侵权行为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未经授权卖我们产品是否构成侵权?
根据各个知识产权平台的规则以及商标使用权限的解释,经销商拿货后,若经销协议中没有标明代理商不允许在拼多多等平台销售,品牌方则不能限制卖家在任何渠道进行网销。所以,从长远和成功率上考虑,未授权销售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投诉理由。
二、未经许可,使用我们的商标、图片等进行产品的宣传以及推广,是否属于侵权?
(1)网销产品是正品:
如卖家销售厂家实际生产的正品,只是没有获得授权在平台上销售,并使用了对应的品牌商标或名称进行标题的展示,根据商标法的解释,厂家在生产该产品并售出给代理商之后,该产品所附带的商标权利已经用尽,而卖家使用产品商标或进行正常的描述行为,并不属于侵权行为。
(2)网销产品不是正品, 无法证明该产品的合法渠道:
如卖家销售的产品不是正品或无法证明货源渠道(例如无拿货凭据、刮除防伪码、刮除溯源码等行为),在此类情况下使用了厂家的商标进行展示,属于侵权行为。
(3)挂羊头卖狗肉,网销产品并非品牌方的产品:
如非品牌产品,在标题中使用其商标,即存在滥用商标以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可以发起商标侵权投诉。
根据品牌已有的资质,品牌方还可以通过著作权、专利权、肖像权等方式进行投诉。
除此以外,品牌方还可以通过行政投诉、工商举报、12377、市场监督局、法律诉讼等方式,并结合平台规则打击乱价店铺。
虽然经销商和代理商的线上乱价销售给品牌方带来了一些让人困惑和担忧的问题,但是这种新兴的销售方式正在慢慢走向成熟。品牌方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发掘这些销售渠道的潜力,找到切实解决线上乱价、未授权销售问题的方法,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权益,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设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