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9节译:巴达布战争(1)——大漩涡
那场撕裂世界的冲突——巴达布战争不是在一夜之间爆发的,其根源深埋于过去。这场战争的根源可以在那些点燃这场战火之人的心中和历史中找到,也与事件发生地——大漩涡的特性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多个星际战士战团爆发武装冲突的一千年之前,某些战争的种子就已经被埋下。而当这一切发生时,某种对于帝国稳定(局面)和秩序的长期威胁便再次抬头。


大漩涡追猎(大约720.M40-580.M41)
从第四十个千年末期到第四十一千年早期的整个时期,帝国遭受着来自大漩涡内敌对力量不断激增的进攻——该区域是靠近银心地带的巨大且古老的恒星/亚空间漩涡。这些进攻蹂躏并摧毁了周边的数百个世界和恒星系,入侵者们屠杀掉数十万人,并大量猎捕那些运送生产自周边稠密星团中的资源的帝国运输舰船。
这些攻击的腐蚀效果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其后果包括:在700M41年代末期,欧克兽人的Waaagh!导致了帝国失去了Hybraxis星云边境的世界们;在M41最初的的岁月中,崇拜混沌的变种人部落们对重要的采矿殖民地Larsa和Kyro进行了蹂躏破坏。特别是,帝国对于遥远但却有重要经济意义的边境地区——大漩涡地带的控制开始危险地下滑。这一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威胁,会大规模破坏周边更为稳定的帝国星区的军事生产能力,并最终瓦解帝国在该地区漏洞百出的边境线,从而将相对安全的世界们置于直接的攻击威胁之下。

该区域完整但也较为冗长的名称是“人类帝国大漩涡临近区域自治资源开采区,等级004-357”(简单也更常见的称呼是“大漩涡地区”),它曾经是而且目前也是一片巨大的荒芜空间,按标准形制的银河方位定义来看,其位于亚空间风暴“大漩涡”的西/西南/南侧。在面积上,这片虚空空间的巨大跨度令诸多帝国星区相形见绌,其中包含超过一千个可观测到的恒星系,事实上该区域也不只是一个地理和行政分区,也绝非是一片真正连贯的区域。尽管大漩涡区域包含多个主要帝国世界与殖民地,但人类帝国并未完全集中控制该地区,甚至连短暂的控制都不存在——由于帝国对这片遥远偏僻区域的探索极其稀少,这也是做不到的。大漩涡实质上处于人类帝国边境之外,直达大远征时期才被首次穿越。该区域处在银河悬臂密集的恒星带与大漩涡本身的致命湍流之间,其中大片区域都是黑暗虚空;天体群不均匀地广泛散落在这片星光暗淡的峡湾中。致命且不可预测的现象,诸如离子暗礁、空无区域和游动奇点等,困扰着整片区域;同时大漩涡也施加着恶毒的影响,它混乱怪异的潮涨潮落,给穿越此地的亚空间旅行带来了危险与不可确定性——在解释大漩涡地区为何在数千年中都未能被成功开发时,这个因素可能最具说服力。考虑到当地的条件,该地区的宜居世界相对较少也在情理之中,拥有可生存生态系统的恒星系比例远低于其他更安定地区。

从历史上来看,这也就意味着能维持生命活动的世界只要被发现,往往就会成为重要资源,其归属权也会引发激烈的竞争,因为它们能提供用于随时获取大漩涡区域财富的通道——该区域拥有着大量财富。大漩涡地区的世界通常都是受自然和超自然双重因素的影响,最初在过去的岁月中,从银心区域逃逸和流浪而出的星球;这些天体提供了很多稀有矿物、同位素和晶体沉积物的矿源,这些物质在银心区域之外(的存在)几乎闻所未闻,而且也极少这般唾手可得。就是这些财富让人类们不顾艰难险阻,一再地前往该区域。事实上有现成的证据表明:早在遥远的黑暗科技时代,人类便出现在了该区域。但大漩涡地区也吸引了人类的无数敌人和各种令人厌恶的存在。
在第38和第39千年,大漩涡地区内部的多个慢慢声名鹊起,成为了彰显区域内实力和影响力的闪烁灯塔。几个重要世界形成了一条遥远的链路,让大漩涡的资源得以从其危险的深处被输送到悬臂之外那些更发达稳定星区的金库中。Cygnax, Sagan和巴达布这三个星系是链路中最重要的三个枢纽,其中的每一个都是这片无序混乱之海中的帝国文明孤岛。随着大漩涡状态变得愈发不稳定,这条商路也日益遭受的威胁。
Cygnax世界之死(4667577M41 )
高度军事化的Cygnax世界所在的星系与其同名,等到第41千年中叶,它成为大漩涡北部区域中人口最多的星球。Cygnax是一颗至关重要的世界,长期以来都是人类帝国控制该区域的关键,它形成了抵抗入侵者的堡垒和帝国舰船的安全港口。在557.M41,随着一阵亚空间风暴突然袭来,Cygnax在内部腐化和外部进攻的夹击下沦陷。在名为“重生者”的可怕星际战士战帮干预下,星球上的帝国卫队驻军和死亡教派教徒们迅速爆发了内战,数以万计的邪教徒从巢城深处蜂拥而出,他们不计任何后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掉整个城市街区的住民。尽管螳螂勇士战团进行了介入——他们自己的母星就位于附近的Endymion星团,死亡人数还是快速飙升到了数百万。在帝国部队未能察觉的情况下,死亡教徒们进入了一部分星球防御导弹发射井网络,并在一场自杀式的暴力猛攻中发射了导弹,原子和电浆弹头如雨点般落下,炸碎了星球上的巢城,并成功扰乱了星球轨道数年时间。随之而来的永久性核冬天、放射尘沉降和地质构造剧变毁灭了Cygnax上的所有生命。


该事件产生了影响巨大的余波,就像移走一块关键的楔石便能拆倒整座巨大的房屋一样,随着Cygnax陷落,帝国对于大漩涡区域北境的控制也很快瓦解。贸易路线被切断,帝国与数十个边远哨站和采矿站点之间的联系也很快断绝。Cygnax自身变为一颗辐射尘遍布且风暴肆虐着的星球,但无论对人类还是异形的拾荒者与变节者们而言,那些倒塌巢城的废墟都提供了丰厚的诱惑。至于那些被与帝国切断联系的遥远世界,它们不是被迫缩减开支以生存下去,就是陷入了黑暗的沉寂。只在一年的时间中,这片面积相当于一个半月的亚空间航行所穿越空间的区域,便不再是人类帝国能掌控的了。

算上过去几个世纪的损失,情况达到了一个关键临界点,从Bakka一直延伸到神圣泰拉的重要军备供应链也受到了威胁,这迫使泰拉政府采取行动。
大漩涡守卫(0338587M41)
为了应对来自大漩涡的恐怖侵袭,泰拉高领主们发布了一道帝国法令,该命令要求:为了保护帝国的利益并平定该地区,多个星际战士战团将永久性驻守在大漩涡区域。为了表彰他们在过去对于帝国的光荣贡献,星辰之爪战团被授予了指挥新组建的大漩涡守卫战团群的崇高荣誉。这支部队中还包括舰基战团恸哭者和墓葬守卫,他们专门负责巡逻大漩涡外围区域;已经驻扎在附近Endymion星团的螳螂勇士战团也被纳入其指挥范围内。一经抵达战略上至关重要的巴达布星系,星爪战团便接管了一座轨道战斗空间站,将之用作当时的要塞修道院和行动基地。在守卫战团群建成后,一支负责执行搜索、摧毁和护航任务的帝国海军的永久性中队也被派往此地,对其提供支援;帝国部队很快就平定了周边区域,并肃清了内侧区域的异端分子和肆虐当地的异形势力,十二个星球重新被帝国控制住。大漩涡地区的财富开始再次流入帝国的金库。


该时期规模最大的行动是640.M41-651.M41的肃清战役,星爪及其盟友执行了一系列主要战斗行动,深入进攻到了大漩涡核心区域,并将战火烧到了敌占区——数个世纪以来,这是第一支做出此等壮举的帝国部队。利用五十多年的持续战斗所积累的情报,外加螳螂勇士档案馆的神秘历史记录中收集的古老星图和秘密,守卫战团群打击部队成功准确定位并摧毁数十座敌军据点,并拔除了很多臭名昭著变节者的藏身地。在塔司卡尔伤疤区域的战斗中,螳螂勇士为自己在Cygnax世界上的损失向重生者战帮复了仇。尽管星际战士们取得了胜利,但当墓葬守卫战团被突然完全抽调出大漩涡区域时,他们的进攻行动也猛然缩减。在泰拉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墓葬守卫与守卫战团群间的联系也被切断,他们被派往帷幕地域参加Thanatos远征。这次突然损失令守卫战团群的兵力下降了四分之一,事实上也就终止了这次战役。星爪战团随后请求泰拉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再指派一个替换的战团,以修复守卫打击部队的兵力,但遭到了拒绝。
不到二十年之后,守卫战团群遭受了另一次严重打击。在681.M41,一艘之前未知的太空废船——“渎圣之心”号出现在大漩涡边界处。这艘废船是被压碎的城市景观和失踪舰船组成的扭曲混合物,其被证明是恶魔的居所,所有接触过它的人们都被自杀性的绝望和疯狂所撕裂。在渎圣之心摧毁多个帝国哨站的过程中,帝国部队进行了一次英勇的拦截尝试,数个中队的(海军)舰船和一艘星爪打击巡洋舰因此而全军覆没;之后废船溜入亚空间,重新出现在殖民地世界Eshunna的星球轨道上。在仅仅一夜的漫长屠杀中,Eshunna就失去了整整四分之一的人口——他们都是一波大规模自杀、残杀暴行和歇斯底里暴乱的受害者。似乎只有恸哭者战团的星际战士们能接近太空废船而不死于其恶毒诅咒,但哪怕是他们也开始屈服于恶魔的力量,被诅咒者们释放出的鬼魂般恐怖影响也开始无情进攻他们。但尽管直面着不洁的恐怖之物,恸哭者们也毫不退缩,他们将近距离轰炸与绝望的跳帮行动相结合,对抗这艘肆虐着亚空间腐化的废船,最终成功将这团巨大怪异的物体驱离了星球轨道。随着星际战士们的进攻,废船核心处的黑暗之星褪色消失了,船体最终也在不断的攻势下分崩离析。但恸哭者战团也付出了高昂代价,超过三百名战斗修士和四艘打击巡洋舰损失在了战斗中。





在圣锤修会之后出具的调查报告中,指责恸哭者战团并未以Eshunna星球为代价尽快摧毁太空废船。该判决惹怒了恸哭者战团,他们驱逐了圣锤修会代表团,以此来回敬对方的冒犯。这标志着该时期内,人类帝国(当局)和大漩涡守卫们之间的关系陷入低谷;而在此时,恶魔入侵与海盗袭击事件的激增,也迫使守卫战团群越来越多地采取防御姿态,大漩涡区域周围的所有活动都被暂停。
巴达布僭主(5901715.M31)
在巴达布星区遭受了一系列源自大漩涡内部的兽人掠袭之后,星爪战团长——罗威科 波拉克违背了自己的信条,他搭乘着战团的战列母舰“审判炽天使”号,率领一支庞大的打击部队,追赶着兽人进入了大漩涡中。就在兽人们的恐怖舰船抵达庞大的Hellsiris恒星处,进入围绕其选择的破碎行星组成的巨大碎片带,找到自己的“岩块”基地不久之后,星爪部队也离开了亚空间,双方战斗一触即发。罗威科 波拉克,这位领导星爪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战团长,在与兽人战争头目——焚人者沃格的一对一决斗中陨落了。尽管星际战士们屠杀了数以千计的兽人,摧毁了兽人基地的大部分区域,但“审判炽天使”号受损严重,星爪战士们被迫撤退。





等幸存者们在5901715.M41甫一回到巴达布星区,星辰之爪三连长——拉夫特 休伦便在同僚们的一致赞誉下被任命为战团长,他由此成为了星爪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战团之主。休伦已经在战斗中为自己树立了形象:一位魅力超凡的领袖兼技艺精湛的战术家,通过重组星爪战团的战略部署,并制定了扩建已然遭受重创战团舰队的政策(手段包括发动侵略性的掠袭,俘获夺取海盗们的舰船),他很快便声名鹊起。他与守卫战团群中的其他战团长配合协作,制定了针对敌方星球的焦土政策,并且为此而增加了星爪的灭绝令武器库存储备。过去曾为变节舰船提供临时港口的几颗的边境星球,都被休伦化为了毫无生机的废土。

在4512718.M41,巴达布主星上一场失败的宫廷政变,在这颗巢都世界上引发了一场未遂的内战。星爪战团介入其中,平定了这次冲突。事后,政变的幕后主使们遭到了审讯,他们被揭露出与掠袭者和该星球之外的走私团伙存在勾连——后者为其提供了武器和腐坏的毒品,用于为这场失败暴动火上浇油。而当暴乱和小规模叛乱再次爆发于星球各处时,此次事件就被交由拉夫特 休伦进行判决。休伦恼怒地认为,此类事件会在自己背后悄然恶化,而且考虑到Cygnax世界的教训,他决定亲自处理这些问题。星爪战团的星际战士们很快便强行恢复了巴达布主星上的秩序,他们这次动用了毁灭性的武力,处决了星球统治阶层的大部分成员,并肃清了一切被其视作惯犯的巢都居民。休伦夺取了这颗星球的统治权,他自我标榜为“巴达布僭主”,并宣称巴达布星区(巴达布星系周围相对宜居的虚空区域附近的一系列住人世界)为星爪战团的封地。“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世界,以及居住于其上的那些沐浴在帝皇荣光中的灵魂,”这份宣言呼应着奥特拉玛主权王国与大漩涡守卫宣言的先例。对于周边星系中统治精英们的大规模清洗也很快便开始,在之后的数十年中,星爪战团建立起了很多“守望要塞”,同时休伦选中的仆从和政治盟友们也掌握了权力,巴达布星区实质上变为了由星爪战团控制的口袋帝国。通过将该区域(分布)不均衡且往往心怀分离主义的行星防御部队大规模重组,休伦创建了“僭主军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这支部队遵循着休伦制定的标准,并有着统一的指挥结构。星爪分队也被指派去强化训练这些凡人,以剔除其中的脆弱成份。等到了790. M41,巴达布星区的防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固。在反击Decabalus世界和Mynestra空间站遭受的不同海盗掠袭中,僭主军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星爪战团也摆脱了防御姿态,对边远地区发动了一系列闪电突袭,在血骨星(Bloody Bones)以及异端或异形势力控制的其他星球上,袭扰和摧毁了机会目标。随着获胜次数与日俱增,星爪“僭主”的名声也远播到了大漩涡地区之外,海盗活动减少,大漩涡地区的物资产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这些成功的激励下,休伦派仆从前往泰拉朝圣,去递交一份正式而冗长的请愿书。这份文件详细说明了完全征服大漩涡和周围地区的计划,以及此举将为人类帝国带来的巨大利益;而为了实现该目标,这份文件请求帝国向大漩涡守卫战斗群大量增派星际战士战团,并认为值得进行一次新的建军来满足该计划的需要。高领主们未经充分审理,便拒绝了休伦的请愿,理由是其他区域已经更好地满足了帝国的需要。

巴达布分裂(748.M41)
在重新分配大漩涡资源的进一步要求被拒绝后,休伦扣留了巴达布主星缴纳给政务部的什一税,并封锁了通往自己领地的贸易通道,以此抗议泰拉政府未能向自己和盟友们提供管理大漩涡的足够资源。此举产生了双重影响,因为大漩涡的大部分产出,实际上是利用散落在大漩涡苍白群星区域内的采矿哨站收集的矿石与晶体提炼而出。此外,由于该地区主要的可行亚空间通道都经过巴达布主星,来自这片重要区域的大部分矿物供应也被切断。
利用星爪战团作为大漩涡地区捍卫者的身份,巴达布僭主表达了这份拒绝:他转移了征用的资源和人力,将其直接补充到了巴达布星区的防御中,并且增强了大漩涡分遣舰队,要塞化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关键世界。这在巴达布星系中表现为太空防御设施的大量增加,内环和外环星球都被一道“钢铁之环”环绕起来。同时在巴达布主星上,休伦下令拆毁了统治此地的君王们曾居住的古老城堡,按照自己确定的规格和设计,修建了那座日后的传奇建筑——高度要塞化的“刺荆宫”。.
在泰拉政府和暴风星域法院内部,这些持续的政治情势引发了关于违反宪章和契约的激烈争论。问题的症结在于一条长期沉睡于帝国法律那僵化结构之下的断层线:政务部对于帝国什一税的征收权,与阿斯塔特指挥官利用一切必要手段来保卫人类帝国的古老权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这场骚动很快便被观察家们称为“巴达布分裂”,持续时间将超过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尽管其与政务部和星域当局的紧张关系在加剧,星爪战团和大漩涡守卫战团群的军事行动仍然照常进行。
Karthargo星区对于工商业命脉突然丧失的感觉最为明显。在超过十一个世纪的岁月中,当地的领主和星球总督们一直握有分配大漩涡区域工业产出的特许状,并保护着自Sagan世界上由政务部控制的补给要塞而来,并且随之通往极限星域和外部空间的通道。由于和星域要塞(首府)——Kar Duniash之间隔着动荡且战事频繁的广阔空间,Karthargo星区的人们早已变得奢靡颓废——那些纷争更为激烈的区域用自己的鲜血和辛劳护卫着他们,令其免受野兽和异星人的掠食。他们惧怕的人物只有星域总督上将——后者并不在乎星区长期供应的资源是否会突然枯竭,只要求其尽到义务。
Lycanthos横坑战役和怒火远征
尽管数百光年远的人们都在对其举动愤怒地口诛笔伐,但在酝酿已久且臭名昭著的第四象限叛乱(这次冲突困扰了帝国数十年)之后,星爪战团——他们现在有了充足的军力,而且摆脱了毫无荣耀的驻军重担——介入了战争。他们响应了(帝国当局)对区域内阿斯塔特部队的总动员召集令,由休伦本人亲自指挥一支强悍的特遣队,前去对抗大漩涡南部边境之外仅剩的叛军主要据点星系之一。在帝国部队的会议上,拉夫特 休伦被一致推举为混合特遣队的战争领袖——这支部队由星爪、火鹰、白疤和天界守卫星际战士连队们组成,并有来自克里格和Kol-Sec世界的帝国卫队团,以及猎兵军团(Legio Venator)的泰坦提供支援。在休伦卓越的指挥下,特遣队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从戒备森严的Lycanthos星系中无情地根除了叛军和混沌势力。然而,对于自己在此次战役中的指挥权并未居于休伦之上,火鹰战团长——斯迪波尔 拉扎雷克感到耿耿于怀,他从此之后便对星爪战团怀恨在心。而这份积怨很快便会结出苦果。

带着胜利的荣誉返回大漩涡地区后,星爪战团很快便试图从自己的成就中获利。等到869.M41,在休伦的鼓动下,黑色圣堂战团宣布发起怒火远征,从大漩涡东侧向其内部进攻。同时星爪、恸哭者和螳螂勇士战团也从大风暴的南侧和东北侧边境出击,攻入大漩涡的(内部)通道。此次行动清理掉不少于二十三个由异星人和异端分子占据的据点世界,其中就包括怀言者及其叛教门徒们在大漩涡边缘处夺走的多颗星球,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僭主的战略规划与星际战士战团的英勇奋战。在这场战役最激烈的阶段,星爪和螳螂勇士战团进入了有记录的全部帝国舰队都未曾抵达过的更深处,他们发动大规模攻势,以击溃Howling Gyre区域的亚人类血肉骇鬼(subhuman flesh-haunters )。而在对抗血肉骇鬼战斗的高潮阶段,休伦率领星爪第一连杀开血路,深入进这些丑恶生物储尸仓库,向这些可憎恶物释放了噬生者病毒。凭借这次行动,他们便终结了这个自叛教时代之前便一直危害着帝国的威胁,夺取了值得称赞的伟大胜利。但某些更大规模事件再度干扰了星爪战团的计划,令其过早结束——在泰伦异形战争(爆发)之后,黑色圣堂战团突然被调走,去救援遭受围困的奥特拉玛。守卫战团群已经遭受了大量损失,而且担心被切断后路,另外帝皇塔罗的占卜结果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灾难,于是他们被迫从大漩涡中撤退,未能完成自己的目标。这令休伦大为光火。
不仅在大漩涡地区,即便是在更广阔的帝国疆域内,事态也再度恶化。贝希摩斯虫巢舰队的进犯令极限星域的防御陷入混乱,而在遥远的恐惧之眼与食尸鬼群星处,蛰伏中的威胁也再度复活。战火烧向四面八方,相关的谣言也在漫天飞舞,叛乱和异象无处不在。大漩涡地区也再度出现了麻烦:一股兽人劫掠势力肆虐在Endymion星团,其规模是自从Hellsiris之战后再未出现过的;位于大漩涡边缘Phargos Hex区域的古老世界纯粹消失不见,再也未被人们目击过。越来越多的航运船队遭受了袭击,人们在曾经安全的亚空间航道中看见了幽灵船和以太质风暴,大漩涡的巨大风暴本身也出现了盈凸现象,向外伸展出去。在亚空间风暴的恶毒光芒中,分散在苍白群星中的采矿哨站也爆发了邪教领导的叛乱;星爪的家园附近甚至都遭受了袭击,连巴达布星区的阴暗区域中都被发现有邪教活动在溃烂滋生,这促使暴君的追随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无情屠杀。
在800s M41年代的最后几年中,接连不断的危机令休伦眼看着巴达布地区从自己的掌控中脱离。守卫战团群夺取的胜利成果开始崩塌,所以休伦开始加强控制,却并未意识到其他区域中的状况在向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