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1):序幕
导语
“拆解”系列是医工研习社挖坑最久的系列,继续以有趣科普形式讲解CT、MR、PET、DR、DSA、超声、放疗等医学影像设备参数,为医院,更为所有影像人。
“拆解”系列第1期,从CT开始,谈什么要开始这个系列。
医工研习社:专注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产品、技术、关键零部件及行业分析等深度交流!
2021年,某院配置了瓦里安 Vitalbeam、西门子 Prisma、飞利浦 Azurion 7M20等一批优秀高端医疗设备,不仅阵容强大,而且价格美丽,足以笑傲江湖。
得益于上层领导的支持、临床科室的专业、采购部门的把控,他们能以最合理的价格配置到最优秀的“满血版”设备。
我发现,专业、务实的团队越来越多;我更期待,懂设备、会砍价的医院越多越好。
一、一件小事
前几天,笔者想退役已用3年的A手机。鉴于上部的良好表现,决定继续支持,但不巧赶上主板有问题,退货。决定换个品牌试试,选定了B手机和C手机,不过各有利弊:
1)B,手机没毛病,价格比较合适。不过,受到同事和朋友的猛烈批评: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华为被打压,国家也被迫与美国贸易战,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而且国产手机有什么不好。很羞愧,放弃了。
2)C,手机基本也没毛病,不过实在太贵了。虽然确实想支持,但实在囊中羞涩,毕竟今年有资助10位学生的目标。
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得益于某个不愿意被公开感谢的厂家,我能在六一儿童节之前资助5名品学兼优的高一学生,届时继续公开具体情况。
作为重度PC党,笔者表示手机就是通讯工具,真心不懂,对其要求其实很简单:有颜值、大容量、大电池、拍照好、系统流畅、价格不贵。
之所以谈这件事儿,是因为我发现把“手机”换成“CT”,把“B”换成“进口品牌”,把“C”换成“部分国产品牌”,把“A”换成“另一部分国产品牌”,把“有颜值、大容量、大电池、拍照好、系统流畅、价格不贵”换成“速度快、图像好、设备稳定、价格不贵”,这件事儿依然成立。
于是,我就在想,那是不是懂了“手机”,会更好的选择“手机”呢?
二、两次对话
有时,某些医院采购设备时会和笔者讨论,有些是通过公众号认识已久的朋友,有些是顺着公众号专门找来的。
对于这种事儿,我都会实事求是,毕竟一台设备要用10年以上。不过,我一定会先问预算,因为设备档次、软硬件配置和价格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最新发生的两个比较有趣的对话(部分内容已经二次整理):
1、认真的C老师
老师,我们在采购DSA,预算XXX,要求各家:
1)必须提供实时冠脉支架精细显影功能,如飞利浦提供StentBoost live+StentBoost Substraction live,西门子提供ClearStent + ClearStent Live;
2)提供最新最完整版低剂量高清平台,如西门子提供CARE&CLEAR平台,飞利浦提供ClarityIQ平台,岛津提供SCORE PRO Advance平台。您看看这些软件他们都有吗?
看来贵院比较倾向飞利浦和西门子,这两台机器没毛病,都非常好,恰好也都用过,低剂量平台也都有的,选哪个都不会错。
嗯,我们想从飞利浦和西门子中间挑一个,现在A厂家向我们举报,B厂家没有提供真正的低剂量平台,您看A厂家提供的证明文件是真实的吗?
是的,这个文件是说的没错,确实没提供真正的低剂量平台。
谢谢,我们非常关心低剂量平台。
2、有情怀的L老师
朱老师,您好,医院现在采购CT,有6个选项,联影uCT760、西门子go.top、飞利浦incisive、GE optima ct680、东软NeuViz Prime、明峰Scintcare CT128。拜读了关于CT的大部分文章,但我拦不住专家把XX作为第1排序,挺担心国产可靠性。
国产品牌可靠性没问题,放心。
都是64排的,您觉得哪一款更具性价比呢?看您文章,1根球管大几十万,甚至100万,这哪里用得起?
有些事儿比较复杂,问题是您说了不算啊?
我说了是不算,但说了算的是自己人,我必须把实际情况告诉他。
既然这样,那就放心了。有心仪的吗?还是客观和你说?贵院有维修力量吗?买保修吗?
我们不买保修,所以特别关心可靠性,您客观的和我说。
那行,6台机器中有4台我摸过,另外两台听同行说过,我具体说说几台机器的性能和使用情况......
谢谢朱老师,真的想支持国产,但是国产有时候真爱不起来。
别担心,国产OK的,不过GPS那三台其实也是国内生产的。
纠正一下,是国产品牌
可是国家说了,不能歧视,不然谁还来咱们国家投资建厂啊?
那我说民族品牌更贴切。
朱老师,今天刚开完会,最后还是XX,XX万元,支持国产,但让他们带了3年维保。
嗯,3年保修要的,这个价格可以,挺好的。
三、10篇文章
前几天,一位厂家朋友说,现在我国的设备采购,不能说完全合理、专业。如果可能,希望您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算是一个小成就吧。
基于此,医工研习社有了“拆解”系列,做一个比较完整的梳理,告诉大家哪些是好的,哪些是要避免的,遇某些情况要怎么做。
首先从CT开始,涵盖采购和维保: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1):序幕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2):机架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3):扫描床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4):X线系统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5):探测器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6):图像质量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7):重建算法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8):临床应用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9):售后服务篇
看不懂CT招标参数?读这篇就够了(10):尾声
1)设备采购方面7篇,从科普角度介绍CT,从原理角度降维解读CT参数,方便大家都能系统各了解CT厂家的产品和新技术;
2)设备维保方面1篇,考虑到大型影像设备的维保成本比较高,为防止出现“买得起用不起”的情况,从采购和维护角度提供一些建议。
自公众号开始以来,已经写了很多关于CT的,除光子计数CT系列外,这将是最后一个CT系列,三个月内一定完结撒花。
如果每家医院哪怕只有一个CT专家,我希望那个人是医工研习社的读者,这是我的愿望、愿景与期望。。。